四、红 壤
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300m范围的中山山地与平坝周围,是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土壤。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年平均气温13~18℃,≥10℃的积温4000~6000℃,年雨量除腾冲、龙陵两县(市)部分地区达到2000mm以外,多数地区为1000~1500mm,雨量偏少,湿度不大,干湿两季分明,有利于原生矿物的分解和次生矿物的形成;次生的氧化铁水化程度较低,土壤均带一定程度的红色。其红色程度随水化程度而异,由褐红—红—黄红。
由于风化程度较深,脱硅富铝化作用较强,一般土层深厚,质地黏重。雨季淋溶和旱季氧化,常有铁锰胶膜,铁子结核淀积。盐基淋洗较强,土壤呈酸性反应。雨热同季,生物循环旺盛,森林植被下,有机质年增长量大,分解也较快,一般含量不高。耕作土壤受耕作施肥的影响,速效磷钾有所提高。农作物一年两熟,或因缺水只种一季大春,是保山市主要的旱粮生产基地。耕地面积有132.822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7.00%。有红壤、红壤性土、黄红壤和山原红壤四个亚类。
表2-38 红壤亚类分类系统表 单位:万亩
续表2-38
(一)红 壤
红壤主要分布在缓坡地带,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部分针叶林,生长木荷、云南松等。土壤的风化程度深,自然肥力不高,生产水平低。垦殖后适种性广,表土层黄红或黄棕色,粒状结构,能回润,保水保肥力一般,作物产量中等,随分布地的不同肥力程度也有较大差异。耕地面积有65.654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3.35%。有麻砂红土、山红大土、山红泥、山砂红土和山棕红土五个土属。
1.麻砂红土
麻砂红土耕地面积有0.611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12%。有红香面土一个耕作土种。
红香面土:主要分布在腾冲市,土层厚,耕层深,表土干后呈粉末状,结构差,质地壤土细粒状结构,酸性反应,肥力中等。一年一熟,种植玉米、旱谷,有的种植甘蔗。其理化性状如下:
红香面土养分情况:呈酸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较高,缓效钾含量中,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39 红香面土理化性状表
2.山红大土
山红大土耕地面积有1.637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34%。有油红大土一个耕作土种。
油红大土:主要分布在龙陵县海拔1400~1700m的缓坡丘陵地带,土层深厚,肥力中等,难耕作。开垦后种植玉米、小麦、豆类及茶叶等作物,未开垦的自然土壤植被以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及荒草地为主。其理化性状如下:
油红大土养分情况:呈酸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较缺,速效钾含量中。
表2-40 油红大土理化性状表
3.山红泥
山红泥耕地面积有2.166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44%。有山红泥土一个耕作土种。
山红泥土:主要分布在昌宁县、龙陵县和腾冲市海拔1300~2000m的缓坡地带,土壤整体呈酸性反应,表土松散,心土紧实,有机肥不足,保肥供肥性能好,肥力中等。主要种植陆稻、玉米、豆类、小麦等粮食作物。部分地区施肥重化肥轻农家肥,使土壤有变酸和板结的趋势。其理化性状如下:
山红泥土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中,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41 山红泥土理化性状表
4.山砂红土
山砂红土耕地面积有2.374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48%。有山砂红土一个耕作土种。
山砂红土:主要分布龙陵县和腾冲市的山地上,耕层厚度一般在22cm,呈黄橙色砂壤土柱状结构,土壤含砂多,质地不良,结构差,保水保肥性能差。一年一熟,种植玉米、红薯,部分种植甘蔗。其理化性状如下:
山砂红土养分情况:呈酸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缺,速效钾含量丰富。
表2-42 山砂红土理化性状表
5.山棕红土
山棕红土耕地面积有58.863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1.97%。有山棕红砂土、山棕红土、山棕瘦红土、山棕油红土和棕黄红土五个耕作土种。
山棕红砂土:耕地面积有3.245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66%。主要分布在施甸县海拔1600~1800m地带,土层略浅,肥力中等。适种性广,在增施农家肥的基础下适量增加速效氮、磷、钾化肥的用量,也可施用碱化肥料降低酸度,有利作物更好生长。其理化性状如下:
山棕红砂土养分情况:呈中性,有机质含量中,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丰富,速效钾含量丰富。
表2-43 山棕红砂土理化性状表
山棕红土:耕地面积有36.128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34%。主要在龙陵县、隆阳区和施甸县离村子稍近或是缓坡低洼地带,由于土层厚,施肥较多,耕作精细,作物长势较好,产量也比较稳定,多为一年两熟。离村寨远的多数坡耕地,土壤冲刷严重,农家肥施用较少,有半数耕地不施肥,耕层瘦薄板结,通过坡改梯,平整土地,又逐步增施有机肥、腐肥、磷肥,再结合施用一定数量的石灰,改良土壤酸度,不断改革耕作制度,进行合理轮作,大量开展间套绿肥,培肥地力,产量是可以逐年提高的。其理化性状如下:
山棕红土养分情况:呈中性,有机质含量中,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缺,速效钾含量丰富。
表2-44 山棕红土理化性状表
续表2-44
山棕瘦红土:耕地面积有4.596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94%。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2000m地带的半山区和山区,颜色淡红至黄红,肥力中下。其理化性状如下:
山棕瘦红土养分情况:呈中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中,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45 山棕瘦红土理化性状表
山棕油红土:耕地面积有10.262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09%。主要分布在隆阳区和施甸县海拔1000~1800m的村寨附近或山脚一带,土层深厚,历年来有机肥施得较多,耕作和管理水平较好,是旱地中高产稳产的一级地。由于复种指数较高,产量也比较高,对土壤中养分消耗大,目前秸秆没有完全还田。其理化性状如下:
山棕油红土养分情况:呈中性,有机质含量中,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缺,速效钾含量丰富。
表2-46 山棕油红土理化性状表
棕黄红土:耕地面积有4.631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94%。主要分布于隆阳区海拔1200~1800m的山区土壤黏性大、呈酸性反应、水源差,群众总结的经验是施石灰治酸,以及种植绿肥,逐步改良培肥土壤,对提高作物产量有一定效果。其理化性状如下:
棕黄红土养分情况:呈中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中,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47 棕黄红土理化性状表
(二)红壤性土
红壤性土分布在施甸县和龙陵县海拔1400~1800m地带的半山坡或山梁,特别是容易被冲刷和侵蚀的地带,垦殖后,需加强管理。耕地面积有2.725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55%。有粗红土、砾石红大土和棕红砂石土三个土属。
1.粗红土
粗红土耕地面积有1.256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26%。有粗红土一个耕作土种。
粗红土:主要分布在龙陵县海拔1600~1900m的陡坡地带,土壤质地适中,保肥供肥性能好,肥力中等。自然植被多为针叶林、阔叶林及灌木草地。其理化性状如下:
粗红土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丰富,速效钾含量丰富。
表2-48 粗红土理化性状表
2.砾石红大土
砾石红大土耕地面积有0.678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14%。有砾石红大土一个耕作土种。
砾石红大土:主要分布在龙陵县海拔1800~1900m的中山坡地,土质疏松,砂性,保肥保水力弱,水热条件好。农作物一年两熟。其理化性状如下:
砾石红大土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中,缓效钾含量中,速效钾含量中。
表2-49 砾石红大土理化性状表
续表2-49
3.棕红砂石土
棕红砂石土耕地面积有0.790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15%。有红砂石土一个耕作土种。
红砂石土:主要分布在坝区边缘及低热河谷海拔1400~1600m的缓坡丘陵地带,耕层浅,肥力随分布地带的不同而有高低。其理化性状如下:
红砂石土养分情况:呈中性,有机质含量中,全氮含量方法,有效磷含量方法,缓效钾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50 红砂石土理化性状表
(三)黄红壤
黄红壤受气候、地形等影响,环境阴湿,土壤水分条件较好,部分氧化铁水化,土体呈黄红色。一般分布在红壤之上,黄壤之下,少数因地形影响与红壤交错分布。耕地面积有47.656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69%。有黄红大土、黄红泥、麻黄红土、小黄红泥、小黄红土和棕黄红土六个土属。
1.黄红大土
黄红大土耕地面积有4.502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92%。有暗黄瘦红土一个耕作土种。
暗黄瘦红土:主要分布于腾冲市地处安山岩低山丘陵及熔岩台地,地势较平缓,耕层厚度一般在17cm,呈淡棕色黏壤土块状结构。历史上有烧地种旱谷的习惯,土壤结构破坏,加之有机肥不足,土壤肥力较低。一年一熟或两熟,种植玉米、旱谷、小麦、豌豆、油菜等。其理化性状如下:
暗黄瘦红土养分情况:呈酸性,有机质含量较高,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较高,缓效钾含量缺,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51 暗黄瘦红土理化性状表
2.黄红泥
黄红泥耕地面积有16.434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34%。有白泥土、黄红末香土、黄红泥土三个耕作土种。
白泥土:耕地面积有1.501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31%。主要分布在施甸县,由于植被破坏后,土壤淋溶作用增强,有机质和各种养分随水分往下淋溶和淀积,故表层呈白色而且质地黏重,耕性差宜种性降低。其理化性状如下:
白泥土养分情况:呈中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中,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52 白泥土理化性状表
续表2-52
黄红末香土:耕地面积有10.737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18%。主要在昌宁县、隆阳区和施甸县海拔1800~2000m的山区分布较多。土壤呈微酸性反应,土壤剖面无石灰反应,一般土轻松散,平时呈粉末状,湿时易板结,土温变化大,宜作少,低产。虽然适种作物广,耕种也方便,多数为一季地,有一部分是轮歇地。因此在开展农田建设修筑台梯地的基础上必须增施农家肥,种植绿肥合理施用化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其理化性状如下:
黄红末香土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中,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中,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53 黄红末香土理化性状表
黄红泥土:耕地面积有4.196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85%。分布在昌宁县、龙陵县和腾冲市的山原坡地。整体呈微酸性反应,土壤胶体品质较好,水湿条件好,但有机肥不足,结构稍差,加之耕作管理较粗放,肥力中下等。一年一熟或两熟,大春玉米、旱谷,少量复种小麦、油菜、产量较低。其理化性状如下:
黄红泥土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中,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缺,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54 黄红泥土理化性状表
3.麻黄红土
麻黄红土耕地面积有0.179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04%。有黄红鸡粪土一个耕作土种。
黄红鸡粪土:主要分布于腾冲市村寨周围,土层深厚,呈淡红黄色,黏壤土块状结构。耕作熟化较好,土壤结构较好,肥力中上等,一年两熟。其理化性状如下:
黄红鸡粪土养分情况:呈酸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缺,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55 黄红鸡粪土理化性状表
4.小黄红泥
小黄红泥耕地面积有2.543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51%。有小黄红土一个耕作土种。
小黄红土:主要分布在龙陵县1400~1800m的丘陵山地。由于雨多,水土流失大,盐基淋洗,土壤成灰黄色,耕层浅薄,漏水、漏肥。开垦后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其理化性状如下:
小黄红土养分情况:呈酸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缺,速效钾含量中。
表2-56 小黄红土理化性状表
5.小黄红土
小黄红土耕地面积有0.243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05%。有小黄砂土一个耕作土种。
小黄砂土:分布于隆阳区海拔900~1800m的山地,红沙土耕性好,适种作物广,属于中下等肥力的土壤,部分坡耕地冲刷严重。其理化性状如下:
小黄砂土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中,全氮含量中,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缺,速效钾含量中。
表2-57 小黄砂土理化性状表
6.棕黄红土
棕黄红土耕地面积有23.754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83%。有棕黄红泥土、棕黄油红土两个耕作土种。
棕黄红泥土:耕地面积为7.200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46%。分布在隆阳区、施甸县海拔1500~2300m的山区,由于海拔较高,气温低,雨量多,尽管耕作施肥水平不低于其他土种,但土壤肥力始终受着光热不足的影响,作物产量较低,多数耕地种大春后冬闲,少数种部分大麦或冬荞,产量也十分有限。宜施用碱性肥料,结合施用农家肥的同时增施磷肥和石灰,利用冬闲地大种绿肥,对改良土壤,提高作物量都有一定效果。其理化性状如下:
棕黄红泥土养分情况:呈中性,有机质含量中,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中,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58 棕黄红泥土理化性状表
棕黄油红土:耕地面积有16.554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37%。分布在隆阳区、施甸县海拔1500~2300m的山坡地带,由于坡度大,耕层侵蚀严重,表土层浅薄,土壤的肥力水平和施肥水平都属于中等。其理化性状如下:
棕黄油红土养分情况:呈中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缺,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59 棕黄油红土理化性状表
续表2-59
(四)山原红壤
山原红壤土层厚,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土壤呈酸性反应,养分积累较多,保水保肥性良好,适种性广,作物长势好,产量较高,地表也有轻度的侵蚀现象,分布地不同肥力程度也有较大差异,其分布区域气温偏凉,光照稍差,土壤湿度大。耕地面积有16.785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41%。有红泥土、麻红土和棕油红土三个土属。
1.红泥土
红泥土耕地面积有2.547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52%。有红泥土、瘦红泥土两个耕作土种。
红泥土:耕地面积有1.018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21%。主要分布在昌宁县、隆阳区,土壤呈微酸性反应,土壤全剖面无石灰反应,由于这类土壤离村寨较近,施肥水平较高,所以土壤肥力基础较好,适种作物多,产量较高。其理化性状如下:
红泥土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较高,缓效钾含量缺,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60 红泥土理化性状表
瘦红泥土:耕地面积有1.528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31%。瘦红泥土土层薄,质地黏,结构不良,颜色暗棕红,随分布地点的不同,肥力、作物产量,以及其他性状也有不同差异。小春季节多数为冬闲。其理化性状如下:
瘦红泥土养分情况:呈中性,有机质含量中,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丰富,速效钾含量丰富。
表2-61 瘦红泥土理化性状表
2.麻红土
麻红土耕地面积有0.317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06%。有红砂泥土一个耕作土种。
红砂泥土:主要分布于隆阳区1700~2300m的村寨的平坡地带,土层深厚,土壤结构良好,上壤下黏,宜耕性好,属中等肥力的土壤,一般施用农家肥和化肥较多,是属于旱地中高产稳产的田块。其理化性状如下:
红砂泥土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较缺,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62 红砂泥土理化性状表
3.棕油红土
棕油红土耕地面积有13.921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83%。有棕红砂土、棕红土和棕油红土三个耕作土种。
棕红砂土:耕地面积有1.469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30%。棕红砂土整体上呈微酸性反应,土壤剖面无石灰反应,土体夹大量石片,透性好,保水保肥性差,易受旱、蚀等危害,适作少,低产。其理化性状如下:
棕红砂土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中,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缺,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63 棕红砂土理化性状表
棕红土:耕地面积有10.291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09%,主要分布在昌宁县、隆阳区,棕红土在整体上呈中性反应,土壤胶体品质好,保水保肥力强、养分积累多,作物产量较高。其理化性状如下:
棕红土养分情况:呈中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缺,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64 棕红土理化性状表
棕油红土:耕地面积有2.160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44%,棕油红土分布在海拔1500~1800m地带的坝区边缘和山区半山区村寨周围,土壤肥力高,耕性好,结构优良,宜种性广,是粮食、蔬菜的主要产地。其理化性状如下:
棕油红土养分情况:呈中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中,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65 棕油红土理化性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