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石灰土
石灰土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地区的幼年土壤。植被为稀疏的阔叶灌丛和草本植物。与其他石灰岩形成的土类不同,主要是风化程度不深,土层浅薄,或犬牙石林立,土壤分布在露石缝隙之间及槽地上;淋溶作用弱,多数石灰反应强烈;酸碱度中性或微碱。耕地面积有11.810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40%。有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三个亚类。
表2-79 石灰土亚类分类系统表 单位:万亩
(一)黑色石灰土
黑色石灰土主要分布在裸露石灰岩之间,有机质含量较高,表土灰黑,疏松肥沃,但耕作不便。耕地面积有3.739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76%。有黑泡土一个土属,有黑泡土一个耕作土种。
黑泡土:主要分布在施甸县、昌宁县、隆阳区和腾冲市,土层薄,但自然肥力较高,目前多数以植桑为主,有的用于种烟、辣子等经济作物或粮食作物。由于多数分布在石灰岩的空隙之间,故易冲刷和侵蚀,因此改良主要是防止水土流失,加深耕层,作物以经济林木为主,结合其他农作物,提高增产潜力。其理化性状如下:
黑泡土养分情况:呈中性,有机质含量中,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中,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80 黑泡土理化性状表
(二)红色石灰土
红色石灰土分布在海拔1000~1500m的低热河谷地带,也有分布在海拔1700~2000m的温凉地区,不论分布在何种地带的石灰土,总的特点是裸岩明显,植被多为矮小灌木丛或杂木林,荒山草地多,耕地少,土层基本上在裸岩脚或裸岩之间的空隙地,群众一般叫石卡拉土,含腐质较多,呈鲜红色土层薄,疏松具有一定的自然肥力,垦殖后适种多种作物,但容易遭受冲刷流失,应开挖好防洪沟渠是保护石灰上的重要措施。自然土适宜种油桐、桐麻等经济林木。耕地面积有5.796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18%。有红泡土一个土属,有红泡土一个耕作土种。
红泡土:主要分布在龙陵县、昌宁县、施甸县和腾冲市海拔1400~2000m地带而裸露石灰岩较集中的缓坡山地上,呈暗棕色,质地壤土核状结构,表土疏松,结构好;心土紧实黏重。低热河谷的红泡土除了能种粮食作物外,水利条件好的地方还可以种甘蔗、花生、芝麻等经济作物。而分布在较高海拔地带的红泡土大春以种苞谷为主,小春可种豌豆、大麦等,雨水少的年成收入很低甚至无收,由于红泡土土层薄质地结构较差加之分布在山坡石灰岩集中的地区,故保水保肥力弱,因此耕作上除了冲刷减少水土流失外,适当增施有机肥和速效化肥也是十分必要的。其理化性状如下:
红泡土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较高,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中,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81 红泡土理化性状表
(三)黄色石灰土
黄色石灰土由于它形成于气候较为干燥的缓坡地带,其钙质和盐基的淋失作用以及矿物质的脱硅富铝化作用比红色石灰土稍弱,致使土壤颜色由淡红色变为灰褐色至灰黄色,粗腐殖质积累较多,有机质含量也较高,但质地较黏,缺磷,石灰反应强。目前,大部分垦为耕地,可以发展甘蔗、咖啡等热带作物。耕地面积有2.274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46%。有黄泡土一个土属,有黄泡土一个耕作土种。
黄泡土:黄泡土土壤整体呈现中性反应,土壤全剖面有强烈的石灰反应,该土在0~18cm处的表土层为灰褐色,质地为中壤,粒状结构,有少量碎石;该土的心土层在18~58cm处为黄褐色,重壤质地,块状结构,58~100cm处为黄色,重壤质地,块状结构,土壤整体保肥性较好,但耕作不便,适作不广。其理化性状如下:
黄泡土养分情况:呈中性,有机质含量中,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缺,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82 黄泡土理化性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