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有效锌
(一)土壤有效锌含量概况
保山市耕地土壤有效锌含量在0.1~85mg/kg,平均值为1.92mg/kg。
表4-31 耕地土壤有效锌分地类含量表 单位:mg/kg
(二)土壤有效锌含量的区域分布情况
耕地土壤有效锌含量以丰富为主,有223.908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5.52%;含量较高的面积有83.148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6.90%;含量中的面积有117.031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3.79%;含量较缺至缺的面积有67.808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3.79%。
表4-32 耕地土壤有效锌分级统计表
有效锌含量最大值出现在龙陵县,最小值出现在龙陵县。平均值隆阳区最高(2.23mg/kg),龙陵县最低(1.41mg/kg)。
表4-33 耕地土壤有效锌分县(市、区)统计表 单位:mg/kg
(三)土壤有效锌调控措施
锌参与光合作用,作为多种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碳氮代谢作用,有利于生长素的合成,促进蛋白质代谢,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提高抗逆性(抗旱、抗热、抗冻)。当土壤中有效锌含量<0.5 mg/kg时,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锌不足,缺锌时作物植株矮小,叶长受阻,出现小叶病,叶子皱缩,叶脉间有死斑,中下部叶片脉间失绿或白化,节间短,生育期延迟,如水稻“矮缩病”、玉米“白苗病”、柑橘“小叶病”“簇叶病”等。土壤供锌过量,作物锌中毒时嫩绿组织失绿变灰白,枝茎、叶柄和叶底面出现褐色斑点,根系短而稀少。调控土壤有效锌一般用锌肥。锌肥种类有氯化锌、含锌玻璃肥料,木质素磺酸锌、环烷酸锌乳剂和螯合锌均可作为锌肥。锌肥施用的效果因作物种类和土壤条件而异,只有在缺锌的土壤和对缺锌反应敏感的作物上施用,效果明显。锌肥施用在对锌敏感作物上,像玉米、水稻、花生、果树、番茄等施用锌肥效果较好。在缺锌土壤上,可作基施、叶面喷施、浸种和拌种、注射,氧化锌可配成悬浮液作水稻蘸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