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黄 壤
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2700m的山区,与红壤交错分布,同一地区常常在红壤之上。气候为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5℃,≥10℃的积温3600~4600℃,年降雨量1300~2300mm。雨量多,雾气重,空气湿度大,气温略低;土壤风化程度较弱,处于脱钾为主的阶段,胶体品质较好,含较多的2∶1型黏土矿物;土壤湿度大,氧化铁水化程度高,土体呈黄色。土层深厚,质地黏重紧实,盐基淋洗,饱和度低,呈酸性或强酸性反应,自然植被下有机质含量较高,开垦利用后保水保肥,是我区主要农业土壤之一。黄壤分布地区,人少地多,虽然土壤养分丰富,水分条件好,但热量条件差,农作物产量不髙。耕地面积有67.694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3.76%。有暗黄壤、典型黄壤、黄壤性土、漂洗黄壤和山地黄壤五个亚类。
表2-10 黄壤亚类分类系统表 单位:万亩
续表2-10
(一)暗黄壤
暗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2300m地带的缓坡低山洼地,一般来讲,土壤侵蚀不太严重,表土层较深厚是云南松、华山松等木材生长的主要土壤,自然植被除有常绿针阔叶次生林外多数覆盖着矮灌丛及杂草。少数地势平缓的荒坡、山间凹地及村寨周围虽垦为农耕地,但终因气候条件的限制,多数耕地只能一年一熟,而且产量较低。黄壤亚类由于处在多雨、日照少、湿度大的气候条件,从而使土壤腐殖化作用加强,给有机质的积累创造有利条件,所以,黄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目前,耕地一年两熟。耕地面积有48.844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32%。有厚黄泥土、黄大土、黄泥、麻黄壤、麻黄土、砂黄土和棕黄泥土七个土属。
1.厚黄泥土
厚黄泥土土壤较为深厚,所处地形条件较好,垦殖面积较大。耕地面积有2.959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60%。有厚黄泥、黄白砂土和窑泥土三个耕作土种。
厚黄泥:耕地面积有0.202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04%。主要分布在腾冲市村寨附近。耕层厚度一般在34cm,呈淡黄棕色,质地壤土小核粒结构,由于长期耕作熟化,施肥较多,土层厚,耕层深,结构良好,富含各种养分,多用于种植蔬菜。其理化性状如下:
厚黄泥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较高,缓效钾含量丰富,速效钾含量缺。
表2-11 厚黄泥理化性状表
黄白砂土:耕地面积有1.404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29%。主要分布在施甸县和腾冲市,由于土壤淋溶度高有机质含量减少,多为坡耕地,坡度较大,水土流失较重,土层浅,质地粗,含砂多,保水保肥性差,肥力中下等。其理化性状如下:
黄白砂土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丰富,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12 黄白砂土理化性状表
窑泥土:耕地面积有1.351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27%。主要分布在昌宁县、施甸县海拔1700~2300m的山坡。水土极易流失,是旱地中较低产的土壤,其改良方法主要防止水土流失,改坡地为梯地,增加有机肥和化肥的施用量,因地制宜种植作物。其理化性状如下:
窑泥土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较高,缓效钾含量中,速效钾含量丰富。
表2-13 窑泥土理化性状表
2.黄大土
黄大土主要分布在基性结晶岩类的山区,土壤颜色暗黄,酸性为主。耕地面积有1.944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40%。有暗黄砂泥土一个耕作土种。
暗黄砂泥土:主要分布在腾冲市,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表土松散,土层浅,结构差,有机肥施用量少,肥力中下等。其理化性状如下:
暗黄砂泥土养分情况:呈酸性,有机质含量较高,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较高,缓效钾含量丰富,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14 暗黄砂泥土理化性状表
3.黄泥
黄泥主要分布在湿热的山区,质地较黏,土壤颜色与母质相近似,黄蜡底层明显。耕地面积有15.072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06%。有黄泥、灰黄砂泥土两个耕作土种。
黄泥:耕地面积有11.641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36%。主要分布昌宁县和腾冲市,整体呈酸性反应,一般宜耕性较差,保水保肥力较强,土层较深厚,耕层厚度一般在15cm,呈灰黄色,块状结构,有中度土壤侵蚀。其理化性状如下:
黄泥养分情况:呈酸性,有机质含量较高,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丰富,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15 黄泥理化性状表
灰黄砂泥土:耕地面积有3.431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70%。分布在海拔1800~2100m的山坡地带。土壤整体呈酸性反应,土壤全剖面无石灰反应,宜耕期较短,偏酸,有效养分少,保水供肥性一般,适作较多。其理化性状如下:
灰黄砂泥土养分情况:呈酸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较高,缓效钾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16 灰黄砂泥土理化性状表
4.麻黄壤
麻黄壤成土母质为酸性结晶岩类的花岗岩的风化残积物。土壤颜色鲜明,酸性反应。耕地面积有0.674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14%。有黄砂泥土一个耕作土种。
黄砂泥土:主要分布于腾冲市,土层较厚,质地稍黏重、紧实。属酸性土,有机肥施用量少,肥力低。其理化性状如下:
黄砂泥土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中,全氮含量中,有效磷含量中,缓效钾含量中,速效钾含量丰富。
表2-17 褐黄红土理化性状表
5.麻黄土
麻黄土耕地面积有6.645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35%。有黄砂土一个耕作土种。
黄砂土:广泛分布于腾冲市各地花岗岩中山地上。土壤含沙粒较多,侵蚀较重,耕层稍浅,漏水漏肥,抗旱性能差,属中下等肥力旱地。一年一熟或两熟,大春种植荞子、玉米等;小春季节种植少量小麦、油菜、豆类。其理化性状如下:
黄砂土养分情况:呈酸性,有机质含量较高,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较高,缓效钾含量中,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18 黄砂土理化性状表
6.砂黄土
砂黄土耕地面积有13.142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67%。有砂黄土一个耕作土种。
砂黄土:主要分布在昌宁县和腾冲市,该土壤土质厚,耕作层呈黄橙色,耕层较深,肥力中等。多为一年两熟,大春种植玉米及小杂粮,小春种植小麦、豌豆等。其理化性状如下:
砂黄土养分情况:呈酸性,有机质含量较高,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较高,缓效钾含量丰富,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19 砂黄土理化性状表
7.棕黄泥土
棕黄泥土土壤颜色较淡,土质疏松,土层较其他土层薄。耕地面积有5.405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10%。有小黄泥土和棕黄泥土两个耕作土种。
小黄泥土:耕地面积有4.084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83%。分布在施甸县、腾冲市海拔2000m左右的地带,土层深厚,耕层厚度一般为18cm,黏壤土棱柱状结构。表土松散,心土紧实,耕层较浅,但坡度较平缓,近年来通过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固定耕地,改坡地为梯(台)地,肥力有所提高。大春主要种植玉米,其次是荞子、旱谷、豆类。少数地块复种油菜、绿肥、麦类、豆类等小春作物。其理化性状如下:
小黄泥土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较高,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较高,缓效钾含量中,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20 小黄泥土理化性状表
棕黄泥土:耕地面积有1.320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27%。分布在施甸县、腾冲市海拔1900~2300m的缓坡丘陵或山洼间之间,一般来讲土层深厚,肥力中等,耕性也较好,加上耕作施肥,多为一年一熟,大春种植玉米、旱谷。少量复种油菜、小麦,产量低而不稳。其理化性状如下:
棕黄泥土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较高,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丰富,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21 棕黄泥土理化性状表
续表2-21
(二)典型黄壤
典型黄壤水分条件好,热量条件差,质地轻,耕作方便,保水保肥力弱,平缓处土层深厚,颜色灰暗,肥力较高。耕地面积有9.106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85%。有黄大土、黄泥和砂黄土三个土属。
1.黄大土
黄大土耕地面积有3.933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80%。有黄大土一个耕作土种。
黄大土:分布于龙陵县海拔1800~2100m山地。表土较松散,结构极差,干后成细粉末状,雨后易板结,保水保肥力差,土温变化大,耕地多为轮耕地,离村寨较远,坡度大,施农家肥困难。其理化性状如下:
黄大土养分情况:呈酸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缺,速效钾含量中。
表2-22 黄大土理化性状表
2.黄 泥
黄泥耕地面积有4.605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94%。有灰黄砂泥土一个耕作土种。
灰黄砂泥土:分布于龙陵县海拔1900~2200m山地之间,保肥供肥性能好。其理化性状如下:
灰黄砂泥土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缺,速效钾含量丰富。
表2-23 灰黄砂泥土理化性状表
3.砂黄土
砂黄土耕地面积有0.56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11%。有砂黄土一个耕作土种。
砂黄土:主要分布在龙陵县海拔1800~2200m,质地较砂,漏水漏肥。主要种植苦荞、玉米、小麦、萝卜等作物。其理化性状如下:
砂黄土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中,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24 砂黄土理化性状表
(三)黄壤性土
黄壤性土主要分布在海拔1400~2200m低山、丘陵、河谷及盆坝边缘,水热条件较好,植被差,山体切割深,坡度大,表土层侵蚀严重,土壤发育处于幼年阶段,夹大量碎石片,土体胶粒少,保水保肥性差。目前,多数是林地、草地,少数为旱作地,种植苞谷、小麦、豌豆等作物。耕地面积为6.516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32%。有粗砂黄土、砾质黄土、砾质棕黄泥和石渣子黄泥四个土属。
1.粗砂黄土
粗砂黄土耕地面积有0.372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08%。有羊毛砂土一个耕作土种。
羊毛砂土:主要分布于腾冲市,耕层浅薄,结构较差,有机肥不足,肥力低,一年一熟。其理化性状如下:
羊毛砂土养分情况:呈酸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较高,缓效钾含量丰富,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25 羊毛砂土理化性状表
2.砾质黄土
砾质黄土耕地面积有1.596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31%。有砾质黄土一个耕作土种。
砾质黄土:保水保肥力弱,作物生长受一定限制,虽然一年可以两熟,但产量不高,小春多数冬闲或种部分绿肥。其理化性状如下:
砾质黄土养分情况:呈中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中,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26 砾质黄土理化性状表
续表2-26
3.砾质棕黄泥
砾质棕黄泥耕地面积有4.453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91%。有砾质棕黄泥一个耕作土种。
砾质棕黄泥:该土壤夹大量石片,宜耕期较长,肥效来得快,但土体胶粒少,漏水漏肥严重,抗旱能力差,适作少,低产。其理化性状如下:
砾质棕黄泥养分情况:呈微酸,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中,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27 砾质棕黄泥理化性状表
4.石渣子黄泥
石渣子黄泥耕地面积有0.094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02%。有石渣子黄泥一个耕作土种。
石渣子黄泥:主要分布在龙陵县海拔1800~1900m陡坡或山麓地带。因坡度较大,森林植被较差,土壤受雨水冲刷流失,剩下些石骨子所以石片多,耕性差,土层薄,保水保肥性能差,难耕作,产量低。其理化性状如下:
石渣子黄泥养分情况:呈酸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中,缓效钾含量较缺,速效钾含量缺。
表2-28 石渣子黄泥理化性状表
(四)漂洗黄壤
漂洗黄壤主要分布在龙陵县和腾冲市中、南部低山、丘陵及中北部河谷及湖盆坝区边缘,海拔1400~1800m地带,水热条件较好,是红壤与黄壤之间的过渡类型。自然植被为;榰属和栎类等喜暖常绿阔叶林,现多为灌草地、云南松、旱冬瓜、次生杂木林、经济林(香果、茶叶、油茶)和旱地。耕地面积有2.997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61%。有厚黄泥土一个土属。
1.厚黄泥土
厚黄泥土有窑泥土一个耕作土种。
窑泥土:主要分布于龙陵县和腾冲市海拔1800~2100m山地,地势较平缓。耕层厚度一般为14cm,呈淡红黄色,质地壤土细粒状结构,土层深厚,但耕层浅,土壤结构差,于时呈粉末状,部分地块因烧地种旱谷,土壤结构破坏,肥力降低,一般属中下等肥力土壤。一年一熟或两熟,种植玉米、旱谷;复种小麦、豌豆。其理化性状如下:
窑泥土养分情况:呈酸性,有机质含量较高,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中,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29 窑泥土理化性状表
(五)山地黄壤
山地黄壤多分布在1400~2600m的山麓丘陵地带,地区植被较好,多为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表土层多为黄棕色,质地中壤至重壤,土壤呈酸性反应,有效养分含量较低。海拔1800m以上的,由于日照不足,气温低、湿度大,给有机质的积累创造了条件。耕地面积有3.229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66%。有厚黄泥土、黄泥和棕黄泥土三个土属。
1.厚黄泥土
厚黄泥土耕地面积有0.676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14%。有窑泥土一个耕作土种。
窑泥土:分布在隆阳区1400~2600m的山地,黄土疏松宜耕,底土层夹有部分碎石块,土壤肥力属中下等。其理化性状如下:
窑泥土养分情况:呈中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缺,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30 窑泥土理化性状表
2.黄 泥
黄泥耕地面积有0.771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16%。有灰黄砂泥土一个耕作土种。
灰黄砂泥土:分布在昌宁县、隆阳区海拔1400~2000m的山地缓坡或陡坡地带,多数耕地上下无埂,夏季山洪暴雨较多,表土大量随水而流失,耕层浅薄,肥力差,底土层夹有半风化的碎石块,属于中下等肥力的土壤。其理化性状如下:
灰黄砂泥土养分情况:呈中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中,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31 灰黄砂泥土理化性状表
续表2-31
3.棕黄泥土
棕黄泥土耕地面积有1.782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36%。有小黄泥土和棕黄泥土两个耕作土种。
小黄泥土:耕地面积有1.236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25%。分布于隆阳区海拔1900~2300m的丘陵缓坡地带,保水保肥较好,多数为冬闲地,少数耕地种苦荞。群众在改良胶泥土方面取得一些好的经验。一方面是固定耕地面积,因地制宜的开梯造地,防止水土流失,另一方面是增施有机肥、腐肥、磷肥,利用空闲地不断扩种绿肥和豆科作物,逐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单产可以逐年提高。其理化性状如下:
小黄泥土养分情况:呈中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中,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32 小黄泥土理化性状表
棕黄泥土:耕地面积有0.545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11%。分布于隆阳区海拔1600~2300m的山坡地带,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较好,这一部分耕地只要注意深耕施肥,玉米地上套种光叶紫花苔,不断培肥熟化土壤,在水利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成为超千斤的高产地。陡坡地带的冲刷严重,耕层浅薄,土壤肥力也低,施肥也少,一部分为白籽地,广种薄收,大春种植玉米。其理化性状如下:
棕黄泥土养分情况:呈中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丰富,缓效钾含量缺,速效钾含量较高。
表2-33 棕黄泥土理化性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