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 预测方法

7.2.1 预测方法

生态影响预测应根据评价对象的生态学特性,在调查、判定该区主要生态功能,以及完成功能必需的生态过程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测与评价。常用的方法包括列表清单法、图形叠置法、生态机理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法、指数法与综合指数法、类比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生物多样性评价等。

其中,通过现状分析获得评价区动植物现状资料之后,根据工程施工活动的范围、类型、工期,类比相似工程,预测、分析施工期和营运期对植物的影响及恢复程度,并采用生态机理分析方法预测项目建设对动物的影响。

在遥感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通过对比工程前后评价范围内景观格局、多样性、优势度等特征的变化,预测分析工程建设对评价范围生态完整性的影响。

水土流失预测采用类比调查法,选用“土壤侵蚀模数”指标进行估算,并根据SL190—2007《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评价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土壤侵蚀情况。

在研究生态环境影响的累积效应问题上,有学者提出幕景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按时间序列描绘的不同幕景,反映出该区域生态环境一系列主要变化过程,直观展示不同的规划方案或者拟议活动情景下的累积生态环境影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