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4 站场工程
2025年09月26日
7.3.4 站场工程
站场工程使得原本人为活动较少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区域变成人类活动的密集区,站场的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施工期的占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以及运行期人为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站场的城市集聚效应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站场工程属于高铁建设主体工程之一。站场的硬化地面及修筑房屋等永久占地将造成植被的永久性消失,改变原有耕地、林地、园地等土地使用功能,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是不可逆的。站场施工时,开挖、取弃土会破坏土壤母质,使得表土层松动,在水力和风力的作用下,易形成侵蚀,导致水土流失。产生的取弃土如不合理处置,会产生水土流失和新增占地。对动物来讲,工程施工和运营将改变原有动物的生境,影响它们的觅食、栖息甚至是繁殖,使其暂时或永久性迁徙。
运行期的站场工程基本不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但在运行初期,由于一些水保工程的功能尚未发挥,如植物处于幼苗阶段等,雨水的冲刷还会产生少量的水土流失,但随着水保工程功能的日益完善,坡面植被形成,水土流失将会逐渐减缓。
高铁通车后会带动当地城市发展的变化,更多的建设用地将可能规划在靠近站场附近区域。若站场选址位置是在土地肥沃、耕地分布广、植被茂密的区域,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对农业、林业的生产发展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