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 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

7.2.5 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

1.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我国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工程建设过程中,路基开挖、回填、平整,取土、弃土、弃渣以及隧道、桥梁、站场修筑等作业时,会扰动原地表,损坏原地表土壤、植被,致使地表抗蚀能力降低,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高铁项目的水土流失预测期分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

一般工程施工准备期按0.5年预测;施工期路基工程、桥梁工程、站场工程、隧道工程按设计文件开展预测;自然恢复期一般按2年预测。

预测前首先需要确定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铁路建设主体工程的永久性占地区(路基、站场等)和取土场、弃土(渣)场、制存梁场、施工场地、施工便道、施工营地等其他临时工程占地区。

水土流失量可以采用类比法、模式计算法进行预测。根据有关高速铁路建设情况分析,新增水土流失量与拟建项目当地土壤侵蚀模数、土壤侵蚀面积、工程挖填方量、取弃土(渣)场设置等有关。工程施工期水土流失量远大于自然恢复期,是水土流失的重点防护时段。

2.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高速铁路项目建设的高填深挖作业会影响地质结构,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在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铁路工程边坡施工将破坏自然坡体,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引发滑坡。特别是在滑坡密集发育区,如我国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诱发滑坡的可能性更大。

铁路修筑时,开挖边坡切割了外倾的或缓倾的软弱地层,大爆破时对边坡强烈震动、削坡过陡都可以引起崩塌。如果在可能产生崩塌的地段不适当地堆渣、弃渣、填土,会增加崩塌体荷载,破坏坡体稳定,进而诱发坡体崩塌。列车行进中的震动,也有可能会诱发崩塌。

铁路修建的不合理开挖,会破坏山坡表面,从而诱发泥石流。不合理堆放弃土、弃渣,也有可能造成泥石流现象。

3.生物入侵

千万年来,海洋、山脉、河流和沙漠为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演变提供了隔离性天然屏障。但在近几百年间,这些屏障受到全球变化的影响已变得无效,外来入侵物种远涉重洋到达新的生境和栖息地,并成为外来入侵种。外来入侵种就是对生态系统、生境、物种、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种,可能威胁当地动植物的生存,导致庄稼减产,使海水和淡水生态系统退化。

1)生物入侵影响物种多样性

入侵物种常常表现出极强的适应进化能力,这是其成功入侵的主要原因。能够成功入侵的外来物种,往往具有先天的竞争优势,在入侵地摆脱了原来的制约,就会出现疯长现象,甚至抑制、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一的优势种群,最终导致入侵地物种多样性丧失,如飞机草、紫茎泽兰、豚草、凤眼莲等入侵物种,已经在我国云南、广西、四川、福建造成入侵地当地物种的减少或灭绝等。

2)生物入侵影响遗传多样性

外来物种入侵导致入侵地局部野生、原始种群消失的同时,也伴随着遗传材料减少,从而导致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外来物种入侵还使种群破碎化,导致遗传漂变和近亲交配,使个体适应性和生活力下降。

3)生物入侵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在自然界长期进化过程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形成稳定的生态平衡系统。外来物种入侵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使生态系统内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难以进行,导致生态失衡、生态系统紊乱。例如,薇甘菊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大肆扩散蔓延,遇树攀缘、遇草覆盖,仅深圳市受薇甘菊危害的林地面积已达2 667 hm2。外来物种入侵的后果是导致不同生物地理区域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均匀化,并最终退化,失去其服务功能。

4)生物入侵造成经济损失

生物入侵最直接的危害是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据统计,我国每年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经济损失达574亿元人民币。据林业专家测算,仅森林公害一项我国每年损失就有 50 亿元;有统计资料表明,水葫芦所造成的损失达80亿~100亿元。生物入侵导致生态灾害频繁爆发,对农林业造成严重损害。

5)生物入侵影响人群健康

外来生物入侵不仅给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还直接威胁到人类健康。外来入侵种带来许多新的医学问题,而且全球化会使那些对人类有害病毒(如传染性疾病)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豚草、三裂叶豚草现已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和华中的 15个地区,它的花粉就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的主要病原物,每到豚草开花散粉季节,过敏体质者便发生哮喘、打喷嚏等症状,体质弱者甚至有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