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作用
2025年08月10日
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 在体外(相当生药6 g/mL)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粒细胞型、单核细胞型以及慢性粒细胞型的肿瘤细胞有较强抑制作用(美蓝试管法);用瓦氏呼吸器测定,对前两者的抑制作用亦较强。曾用浸膏于小鼠S180和艾氏腹水癌,以及大鼠吉田肉瘤的实验性治疗,皆无明显抗癌作用;0.5~1 g/mL生药在体外对吉田肉瘤和艾氏腹水癌有抑制(美蓝试管法)。
白花蛇舌草(伪品)药材
白花蛇舌草(伪品)饮片
2.抗菌消炎作用 体外抗菌作用并不显著,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有微弱作用。观察煎液对正常和人工阑尾炎兔的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和白细胞在体内外吞噬后力的影响,认为其抗炎作用,是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生和增强吞噬细胞活力等因素所致。抗菌:煎剂用试管稀释法,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1:2对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具抑制作用;抗炎免疫:煎剂4 g/kg 1日内灌服4次,对正常兔及人工狭窄阑尾所致的实验性阑尾炎兔均有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生,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使嗜银物质倾向致密化,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而达到抗炎的作用。煎剂300 mg/只灌胃对初次免疫小鼠脾脏抗原结合细胞有抑制增生作用。水提物2 mg/只腹腔注射,对小鼠可增强异型小鼠脾细胞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100 mg/kg腹腔注射,可增加小鼠脾抗体分泌细胞数(PFC);30~240 μg/mL可增强小鼠脾细胞对丝裂原ConA及LPS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反应;30 μg/mL可增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MX-87靶细胞的杀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