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作用
川贝母
1.镇咳祛痰作用 动物实验证明,给小鼠灌服贝母总生物碱及非生物碱部分均有镇咳作用(氨水引咳法)。从川西北地区野生及栽培的暗紫贝母中,提取出总生物碱及贝母皂苷Ⅰ、贝母皂苷Ⅱ、贝母皂苷Ⅲ号。进行药理实验观察,结果总生物碱对小鼠未见镇咳作用(二氧化硫引咳法);贝母皂苷Ⅱ号给小鼠灌胃(0.2 g/kg),能明显延长咳嗽的潜伏期,表现镇咳效应。家种及野生川贝母70%乙醇提取的流浸膏,经口给药,未见明显镇咳作用(氨水引咳法)。浙贝母芯(商品幼芽)及乙醇浸剂,分别按2.4 g/kg给小鼠灌服,或浙贝母生物碱3 mg/kg给小鼠腹腔注射,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但亦有报告指出,浙贝母碱或去氢鼠皮下注射无镇咳作用(二氧化硫引咳法)。浙贝母0.4 g/kg给猫灌胃,亦无镇咳作用(碘溶液注入猫肋膜腔引咳法)。小鼠酚红排泌法证明,灌服家种及野生川贝流浸膏、川贝母生物碱及川贝母皂苷Ⅰ~Ⅲ号,均有不同程度的祛痰作用,其中以生物碱和皂苷Ⅲ号的作用较强。
暗紫贝母
川贝母鳞茎
2.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给猫静滴川贝碱4.2 mg/kg可产生持久性血压下降,并伴以短暂的呼吸抑制。西贝碱对麻醉犬亦有降压作用。贝母碱及贝母碱宁极少量时可使血压上升,大量生物碱则致血压下降。动物实验证明,浙贝母碱与去氢浙贝母碱给离体蛙心或兔心灌流,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可使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浙贝母碱及浙贝母碱葡萄糖苷给麻醉犬(5~10 mg/kg)、猫(1~3 mg/kg)、兔(10 mg/kg)静滴,可见血压下降。浙贝母碱葡萄糖苷2 mg给开胸犬左侧冠状动脉内注射,有增加心率和冠状动脉流量的作用,但对血压无影响。
3.平喘作用 湖北贝母醇提取物和总生物碱,对由组胺所致的豚鼠离体平滑肌痉挛有明显松弛作用。总生物碱25 mg/kg腹腔注射,对由乙酰胆碱和组胺引喘的豚鼠有显著平喘效果。
川贝母鲜药材
4.抑菌作用 体外抗感染试验表明,川贝水浸液能抑制星形奴卡菌生长;川贝醇提取物2 g(生药)/ mL在1:100~1:10000浓度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5.对胃肠道作用 西贝母碱对离体豚鼠回肠、兔十二指肠及在犬小肠有松弛作用;能对抗乙酰胆碱、组胺和氯化钡所致的痉挛,作用与罂粟碱相似。湖北贝母醇提物和总碱对离体豚鼠回肠有松弛作用,平贝母总碱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15 mg/kg或30 mg/kg,对大鼠结扎幽门性溃疡、吲哚美辛型溃疡及应激性溃疡都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胃蛋白酶活性有关。
川贝母药材
6.对心血管作用 猫静滴川贝母碱4.2 mg/kg可引起血压下降,并伴有短暂的呼吸抑制。犬静滴西贝母碱可引起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此时心电图无变化。猫静滴湖北贝母总碱30 mg/只,有短时中等度降压作用,并伴有心率减慢。湖北贝母醇提取物和总碱,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平贝母水溶成分对PAF诱导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从中分离得到的腺苷为其主要有效成分。此外,川贝母碱7.5 mg/kg兔静滴,可使血糖增高,并维持2小时以上。川贝母和湖北贝母醇提取物(生药)5 g/kg灌胃能明显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湖北贝母总碱50 mg/mL兔滴眼有明显扩瞳作用。综上所述,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肿之功效的实质是镇咳祛痰、平喘、抑菌等作用。川贝母功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主要为川贝母中的生物碱。川贝母及川贝母生物碱对胃肠道、心血管等的作用,则是川贝母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进展。
川贝母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