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 中医临床用柴胡治疗寒热往来的半表半里之热有确切疗效。这种热象大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风湿热、化脓性感染及疟疾等。历代医家将柴胡作为治疗发热性疾病的重要药物。实验研究显示,柴胡煎剂、柴胡注射液、柴胡醇浸膏、挥发油及粗皂苷等对多种原因(如发酵酸奶、伤寒副伤寒菌苗等)引起的动物实验性发热,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并且可使正常动物的体温降低。解热主要成分为柴胡皂苷、皂苷元A和挥发油。柴胡皂苷与挥发油的解热作用相比较,后者具有用量少、作用强及毒性小的特点。柴胡总挥发油中的丁香酚、己酸、γ-十一酸内酯和对-甲氧基苯二酮是其解热的主要成分。目前认为cAMP是重要的发热介质之一,可引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凋定点升高,从而造成机体发热。实验提示,柴胡挥发油可能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抑制该部位cAMP的产生或释放,从而抑制体温调定点的上移,使体温下降。

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体外实验显示,柴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霍乱弧菌、结核分枝杆菌、钩端螺旋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尚可抑制肝炎病毒、牛痘病毒,对抗I型脊髓灰白质炎病毒导致细胞病变的作用。柴胡注射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有效,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有一定作用。实验性病毒性肺炎小鼠灌服柴胡水提取物,可显著降低肺指数和死亡率。

3.抗感染作用 柴胡粗皂苷、柴胡皂苷、柴胡挥发油均有抗感染作用。柴胡皂苷对正常或去肾上腺大鼠由多种致炎剂引起的炎症反应均有抑制作用,并且口服或注射给药均有效,但注射给药作用强于口服。

4.促进免疫功能 柴胡多糖、柴胡热水提取物(高分子组分)等能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柴胡多糖可增强枯否(Kupffer)细胞吞噬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提高病毒特异抗体滴度,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柴胡皂苷在小剂量时可促进脾细胞DNA合成和IL-2的产生,但剂量增大后则抑制DNA的合成。

5.镇静、镇痛、镇咳作用 柴胡煎剂、总皂苷、柴胡皂苷元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使动物的自发活动减少,条件反射抑制,延长巴比妥类药物的睡眠时间,拮抗中枢兴奋剂(苯丙胺、咖啡因等)的作用。正常人服用柴胡粗制剂后也可出现嗜睡等中枢抑制现象。柴胡煎剂、柴胡皂苷对多种实验性疼痛模型动物呈现镇痛作用。柴胡皂苷可提高实验动物的痛阈值,并且该作用可部分被纳络酮所拮抗。柴胡、柴胡粗皂苷、柴胡皂苷元有较好的镇咳作用。柴胡总皂苷的镇咳强度略低于可待因。柴胡皂苷元注射给药,镇咳效果良好。

6.保肝、利胆、降血脂作用 柴胡、柴胡皂苷、柴胡醇、α-菠菜甾醇具有保肝作用,对多种原因(化学、生物因素等)引起的动物实验性肝损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能使ALT、AST降低,减轻肝细胞损伤,促进肝功能恢复正常。临床研究显示其降酶速度快,作用强。柴胡保肝作用以复方制剂效果更佳。

7.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 柴胡粗皂苷可明显增强乙酰胆碱对豚鼠、家兔离体肠肌的收缩作用,而其复方制剂又可对抗乙酰胆碱、氯化钡、组胺等所致的肠肌痉挛。柴胡粗皂苷、柴胡多糖对多种实验性胃黏膜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柴胡还有兴奋子宫的作用。

8.影响物质代谢 柴胡皂苷A、C、D混合物可促进动物体内蛋白质合成;柴胡皂苷能使肝糖原合成增加,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脂肪的分解。

9.抗辐射作用 柴胡多糖注射给药对接受γ射线照射的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可提高存活率,保护脾脏、骨髓等组织,并加快胸腺细胞合成DNA的速度。

10.对肾脏的影响 给水负荷大鼠灌服一定剂量的柴胡能抑制排尿,而大剂量时则促进排尿。此外,柴胡可降低SOD的活性;柴胡皂苷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抑制作用;柴胡水提取物有抗癫痫作用;柴胡皂苷对胰蛋白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北柴胡(习用品)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