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便秘 生大黄适量。煎煮15分钟,睡前服用,次晨可排出软便,外用大黄粉10g,酒调敷脐。治疗小儿便秘30例。结果:均有良好效果。

2.急性胰腺炎 单味大黄汤冲剂或大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17年。结果:患者314例,水肿型289例,有效率100%,出血坏死型25例,有效19例。

3.急性胆囊炎 大黄适量。水煎口服,治疗急性胆囊炎40例。结果:有良好效果。

4.肠梗阻 单味生大黄粉冲剂治疗各型肠梗阻。结果:有效率97.7%。

5.各种细菌性痢疾肠炎 单味大黄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普通急性肠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取得明显疗效。生大黄煎剂治疗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出血性坏死小肠炎、急性阑尾炎、胆道蛔虫症等。结果:疗效显著。

6.粘连性肠梗阻 大黄、木香各9 g,炒莱菔子12 g。加水300 mL,先煎炒莱菔子15分钟,再放入木香、大黄煎10分钟。取药液150 mL,分2次服,每日1剂,重者每日2剂。结果:患者124例,痊愈98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86.3%。一般服3~5剂即愈。

掌叶大黄药材

7.慢性肾衰竭 大黄30~60 g,煅牡蛎30 g,蒲公英20 g。水煎保留灌肠,每日1~2次。结果:患者20例,16例厌食、呕吐等症状经3~7日消失。

8.消化道急症 用单味大黄粉(片或糖浆)。每日3 g,分3次,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890例,结果:止血有效率为97%,平均止血时间2日,平均用药18 g。单味生大黄煎剂治疗急性胰腺炎100例,急性胆囊炎10例,每次30~60 g,每日5~10次。呕吐或腹痛严重,加用大黄煎汤灌肠。单味大黄治疗三种消化道急症1000例,结果:全部病例均有效。

9.痔疮 大黄20 g,泽兰、鱼腥草各15 g,赤芍10 g。水煎局部熏洗,每日1~2次,体质健康便秘者给予上药少量内服。熏洗后外用新加双柏膏(大黄、侧柏叶、泽兰、黄柏、薄荷、通气藤)治疗痔疮54例,经5~20日;结果:治愈30例,好转23例。

10.急性肝炎 对黄疸指数在50U以下,发热在38.5 ℃以下的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采用精制大黄片治疗,取得显著效果。在治疗中,按不同病情服用不同剂量,使每日有2~3次大便为度。每日3~4次,每次3~4片。

掌叶大黄药材

11.亚急性重症型肝炎 用大黄复方汤剂治疗,按辨证分型用药,热重型:茵陈、金钱草、车前草各30 g,生大黄(后下)、生枳实、生栀子,炒竹茹各9 g,黄柏12 g,蒲公英15 g;湿重型:茵陈30 g,枳实,大黄各9 g,桂枝4.5 g,甘露消毒丹(包煎)、带皮茯苓各15 g,泽泻、黄柏、黄芩各12 g;毒邪入营型:石菖蒲、广犀角各15 g,生大黄(后下)、牡丹皮、生栀子各9 g,郁金、生地黄、带蕊连翘各12 g,大青叶、白茅根各30 g;另加紫雪散3 g分2次服。实验研究观察到,10%大黄煎液有辅助诱导干扰素的作用。

12.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 生大黄6~9 g。用开水150~250 mL浸泡饮用,服药时可加冰糖调味。结果:48小时内扁桃体脓灶减轻者21例,消失者6例;72 小时内减轻者5例,消失者21例;72~96小时内减轻者2例,消失者5例;总有效率为100%。

13.胆道出血 经静滴维生素K1和对羧基苄胺等止血药物治疗2~11日,无效后改用本法。轻者用制大黄20~30 g,每日1~2剂,水煎5分钟后服用;重者用制大黄首剂20~30 g,以后每剂10~15 g,每日2剂或6小时1剂,服法同上,共治疗18例。均配合西药治疗,经治1~5日服药2~13剂后,胆道出血均停止。

14.带状疱疹 生大黄、黄柏各2份,五倍子、芒硝各1份。共为细末,过120目筛,加凡士林配成30%的软膏。用时按皮损大小将药膏平摊于纱布或麻纸上厚约0.2 cm,贴敷患处,隔日换药1次,用药2~4次。结果:150例全部治愈。

15.脂溢性皮炎 生大黄100 g,冰片20 g。用食醋250 mL密封于瓶中浸泡7日,待变成深棕色后应用。先以35%乙醇消毒患处,然后搽本品,每日3~4次。结果:45例中治愈20例,显效15例,有效和无效各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