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1.镇痛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生草乌3 mg/kg,对电刺激有一定镇痛作用。小鼠腹腔注射草乌70%乙醇浸剂,对电刺激鼠尾有明显镇痛作用。其0.19 g/kg、0.095 g/kg和0.48 g/kg镇痛效力分别强于吗啡12 mg/kg、6 mg/kg、3 mg/kg的镇痛效力。小鼠腹腔注射从黄草乌中分离出的全生物碱,经水解后制成的草乌注射液(以总碱计1 mg/mL)15 mL/kg也有明显镇痛作用,2 小时内作用达高峰,提高痛阈2.2倍。小鼠灌胃乌头醇提取物(浸膏)0.22~0.44 g/kg可明显提高小鼠热板痛阈,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

2.局部麻醉作用 给兔结膜囊中滴1%紫草乌碱药液4滴,具有局部麻醉作用,相当于可卡因的2倍。给小鼠大腿后侧坐骨神经周围注射紫草乌碱或异乌头碱可阻滞神经的传导,该侧腿活动出现麻痹,其有效浓度ED50分别为0.16%和0.0035%。

3.对心脏的影响 给兔静滴北乌头总生物碱23 μg/kg,能增强肾上腺素对心脏的作用。给兔静脉缓慢注射北乌头总生物碱667 mg/kg能对抗氯化钙引起的T波倒置。给兔静滴北乌头总生物碱能对抗垂体后叶制剂引起的初期ST段上升和继之发生的ST段下降。

4.解热作用 给兔腹腔注射草乌液0.7 mL/kg,对注射菌苗所致的发热兔有解热作用,但对正常体温无影响。

5.抗感染作用 给大鼠北乌头煎剂5 g/kg灌胃,可促使足跖肿胀消退。小鼠腹腔注射生草乌3 mg/kg,对涂巴豆油法致炎小鼠有一定的消炎效果。小鼠灌胃给乌头醇提取物(浸膏)0.22~0.44 g/kg对各种致炎剂,如角叉菜胶、蛋清、二甲苯、组胺、五羟色胺等引起之非免疫性和免疫性炎症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6.镇静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生草乌3 mg/20g,可延长小鼠睡眠时间,增强戊巴比妥催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