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独立开设的必修课,是各工科专业学生遇到的第一门实验课,是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后续实验课程的基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课堂。
本书根据《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部分本科院校近些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从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建校起,作为一门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已经历了12 个春秋。 教师在这些宝贵的岁月里积累了很多关于这门课程教学与学习的实用经验。 本校于2018 年3 月召开了编写教材的研讨会,会上大家进行了热情洋溢、认真负责的讨论和论证,并达成了以下几点共识:
①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升学生科学实验素质”。
②编写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
③确定了编写《大学物理实验》的方案,明确了编写人员的分工,制订了编写要求。
本书编写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①本书所选取的实验内容与本校实际实验设备一致。 这主要是考虑到在以往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选取教材时,无法找到一本与本校所有实验设备契合的参考书。 这不仅影响了实验课的开展效率,更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困难。
②本书在编写时对每个实验的原理讲解部分做了优化,使之更容易理解。 这主要是考虑到以往的学生反映部分实验的原理在物理课上还未学到,导致理解有困难。
③本书在实验的编排上仍然按照物质运动形态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几部分。 这主要是考虑到“大学物理实验”是为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独立而系统的实验必修课,既考虑到以学生在中学时做过的实验为基础、起点,又考虑到要与现在开设的理论课及后续实验课程相衔接。
本书由马磊担任主编,张晋、雍晓春、周春玲担任副主编,朱琳、李亚亚、陈琪睿、康四林参编。 具体分工如下:马磊编写了2.1—2.3,2.5—2.8、3.1、3.3、3.5、3.6 节;张晋编写了1.5、2.4、3.2、3.4、5.8 节;雍晓春编写了4.1—4.4 节;周春玲编写了1.1—1.4 节;朱琳编写了5.5—5.7 节;李亚亚编写了4.5、4.6 节;陈琪睿编写了5.1、5.2 节;康四林编写了5.3、5.4 节。
本书的编写凝聚了物理教研室全体教师的智慧。 本书是在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马廷福教授和马文宾教授,以及物理教研室教师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学识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编 者
2022 年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