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漏
1.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
【组成】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芍药各等分。
【主治】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
【用法】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2.漏胎方(《外台秘要·妊娠漏胞方》)…………………………………………
【组成】生地黄,干姜。
【主治】妊娠下血不止,及腹内冷者。
【用法】上两味等分,同煎服。
3.漏胎方1(《经效产宝·妊娠漏胎下血方论》)…………………………………
【组成】甘草三两,黄芪二两,人参二两,白术二两,芎䓖二两,干地黄二两,吴茱萸二两。
【主治】胎数落而不结实,或冷或热。
【用法】上为末,空腹酒调二钱。忌菘菜、醋等物。
4.漏胎方2(《经效产宝·妊娠漏胎下血方论》)…………………………………
【组成】生地黄汁一两,酒五合。
【主治】漏胎下血不止,胞干即死,宜急治之。
【用法】上同煎三五沸,分三服,频吃,瘥。
5.漏胎方3(《经效产宝·妊娠漏胎下血方论》)…………………………………
【组成】生干地黄为细末。
【主治】妊娠下血不止,血尽子死。
【用法】上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夜一服,即愈。
6.漏胎方4(《经效产宝·妊娠漏胎下血方论》)…………………………………
【组成】阿胶三两(炙)。
【主治】无故卒下血不绝。
【用法】上清酒一升半,煎取一升,顿服。
7.漏胎方5(《经效产宝·妊娠漏胎下血方论》)…………………………………
【组成】生地黄八两。
【主治】漏胎。
【用法】上捣碎,以酒浸,绞去滓,分两服,以止为度。
8.漏胎方6(《经效产宝·妊娠漏胎下血方论》)…………………………………
【组成】干地黄五两,干姜五两。
【主治】妊娠下血如月信来,若胞干则损子伤母。
【用法】上以水六升,煎取二升,下蜜少许,更煎两沸,分二服。
9.十二味安胎饮(《陈素庵妇科补解·妊娠漏胎方论》)…………………………
【组成】当归,熟地,白芍,黄芪,人参,茯神,白术,牡蛎,阿胶,枣仁,麦冬,甘草。
【主治】漏胎。
【方论】漏胎与下血不同,或因久病气血两亏渐积所致,或因男女多欲所致,但妊娠全赖诸经血以养胎,漏而不已,胎必受损,母亦致病,痨瘵之所由生也。是方气血交补,冲任得调,四物去川芎,四君苓换神,大有深意。而茯神、牡蛎、阿胶、枣仁、麦冬安神养心,补血安胎,固脱助肾大有奇功。
10.止漏散(《女科百问·第五十五问》)…………………………………………
【组成】熟地四两,干姜二两。
【主治】妊娠漏胞。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下。
11.文仲安胎寄生汤(《妇人大全良方·妊娠门》)………………………………
【组成】桑寄生、白术各五分,茯苓四分,甘草十分。
【主治】血流下方。
【用法】上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若人壮者,可加芍药八分,足水二升;若胎不安,腹痛,端然有所见,加干姜四分即安。忌海藻、菘菜、酢物、桃、李、雀肉等。崔氏、《小品》《经心》同。
12.漏胎方1(《妇人大全良方·妊娠门》)………………………………………
【组成】续断八分,艾叶六两,当归六两,干地黄六两,竹茹四钱,阿胶四钱,鸡苏四钱。
【主治】妊妇三四个月,腹痛时时下血。
【用法】上以水一升,煎取六合,去,空心再服。隔日更服。
13.漏胎方2(《妇人大全良方·妊娠门》)………………………………………
【组成】川芎八分,桑寄生四分,当归十二分。
【主治】妊娠六七个月,忽胎动下血,腹痛不可忍。
【用法】上以水一升,煎取八合,下清酒半升再煎,取八合,分三服,如人行五六里再服。
14.漏胎方3(《妇人大全良方·妊娠门》)………………………………………
【组成】当归一两,川芎一两,阿胶一两,炙人参一两,大枣二十个。
【主治】《广济》主安胎,胎病,漏血,腹痛。
【用法】上切,以水三升,酒四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五日一剂,频服三四剂,无所忌。
15.漏胎方4(《妇人大全良方·妊娠门》)………………………………………
【组成】生艾,阿胶,生蜜。
【主治】妊娠忽下血,胎上冲心,手足逆冷。
【用法】用生艾汁二盏,入阿胶、生蜜各二钱,煎至一盏半,稍热服。如无生艾,浓煎熟艾汁。
16.漏胎方5(《妇人大全良方·妊娠门》)………………………………………
【组成】鹿角半两,细当归半两(锉)。
【主治】妊娠忽然下血,腰痛不可忍。
【用法】只作一服。以水三盏,煎至一半,空心,食前顿服,不过二服即安。
17.漏胎方6(《妇人大全良方·妊娠门》)………………………………………
【组成】阿胶一两,炒艾叶灰半两。
【主治】妊娠忽然下血,腰痛不可忍。
【用法】上为细末,空心,糯米饮调下二钱。
18.漏胎方7(《妇人大全良方·妊娠门》)………………………………………
【组成】生干地黄。
【主治】妊娠下血不止,血尽子死。
【用法】生干地黄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即愈。不过三服,良。
19.漏胎方8(《妇人大全良方·妊娠门》)………………………………………
【组成】阿胶三两,用清酒一升半。
【主治】妊娠无故卒然下血不绝方。
【用法】煎取一升,顿服。
20.固胎散(《松厓医径·胎前》)………………………………………………
【组成】条芩五钱,白术一两,砂仁(炒),阿胶珠三钱。
【主治】胎漏。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煎艾汤调下。
21.郑氏人参散(《女科证治准绳·胎前门》)……………………………………
【组成】人参五钱,黄芪五钱(炙),阿胶(炒)五钱,竹茹半钱,木香半钱,炙甘草半钱,附子(炮)半钱,川芎二钱半,陈皮二钱半,苎根二钱半,生姜(炮黑)三钱。
【主治】漏胎,败血凑心,日渐胎干,子母危困。
【用法】上㕮咀,每四钱,糯米三七粒,水煎热服,忌生冷、鸡、鸭、鱼、面。
22.二黄散(《女科证治准绳·胎前门》)…………………………………………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等分(锉)。
【主治】胎漏。
【用法】水三盏,煎半干,去滓服。
23.漏胎方1(《女科证治准绳·胎前门》)………………………………………
【组成】阿胶二两,生地黄半斤。
【主治】胎漏下血。
【用法】阿胶捣末,生地黄捣取汁,以清酒三升,绞汁,分三服。
24.漏胎方2(《女科证治准绳·胎前门》)………………………………………
【组成】生地黄汁一升,陈酒五合。
【主治】胎漏下血不止,胎干即死,宜急治之。
【用法】上同煎三五沸,温三服,以止为度。
25.地黄汤(《女科证治准绳·胎前门》)…………………………………………
【组成】生地黄酒擂取汁,半两,薄荷三钱,甘草一钱。
【主治】经血妄行,及鼻衄不止。
【用法】上二味为末,新汲水合地黄汁调,食后服。
26.枳壳汤(保命枳壳汤)(《女科证治准绳·胎前门》)…………………………
【组成】枳壳半两,黄芩半两,白术一两。
【主治】妇人胎漏下血,及因事下血,亦进食和中,并治恶阻。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七,水一盏,七分,食前服。
27.子芩丸(子芩散)(《女科证治准绳·胎前门》)………………………………
【组成】细条黄芩。
【主治】肝经有热,妄行下血。
【用法】炒为末,每服一钱,以秤锤烧赤,焠酒热调服,若脾胃虚不用。
28.防风丸(《女科证治准绳·胎前门》)…………………………………………
【组成】防风。
【主治】肝经有风,以致血崩、血得风而流不归经。
【用法】用防风为末,每服一钱,白汤调服。
29.防风黄芩丸(《女科证治准绳·胎前门》)……………………………………
【组成】条芩(炒焦)、防风,等分。
【主治】肝经有风热,致便血、尿血。
【用法】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远或食前米饮或温酒送下。
30.桂枝茯苓丸方(《女科证治准绳·胎前门》)…………………………………
【组成】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芍药,各等分。
【主治】胎下血不止。仲景云: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害。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下血者后断三月也。所血不止者,其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用法】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31.榆白皮散(《女科证治准绳·胎前门》)………………………………………
【组成】榆白皮二钱,葵根二钱,瞿麦二钱,大麻仁(去壳)一钱,木通一钱,牛膝(去芦,酒浸)一钱半。
【主治】妊孕胎漏去血,恐其难产,常宜服之。
【用法】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32.加减固胎饮子(《宋氏女科秘书·妊娠门》)…………………………………
【组成】白艾一钱,熟地一钱,川芎一钱,条芩一钱,白芍一钱,阿胶一钱,白当归一钱五分,白术一钱五分,甘草三分,加茯苓、桑寄生,名安胎饮。
【主治】怀孕血漏者,是气血两虚,腹中温热。或为风邪下陷血分使然,不必分治。急宜大补清热。不然,胎干不动,奔上冲心矣。
【用法】如果气虚不能固守者,加人参一钱。如觉有痰下堕者,升麻三分,制半夏八分。如觉有风者,加荆芥穗一钱。如觉心手热甚者,加黄芩八分、生地一钱。
33.川芎汤(《宋氏女科秘书·妊娠门》)…………………………………………
【组成】当归五钱,川芎五钱。
【主治】胎漏下血不止,或心胀痛,一服立效。
【用法】共作一剂,煎用酒,入童便一盏,同服。
34.紫苏汤(《邯郸遗稿·妊娠》)………………………………………………
【组成】紫苏,桑皮,桔梗,甘草,茯苓,陈皮,五味子,大腹皮,草果,生姜,盐。
【主治】怀妊之后,经水虽不多,虚热而下者。以紫苏汤加黄芩、白术、阿胶、砂仁。
【用法】水煎服。
35.胶艾四物汤(《产鉴·胎漏》)………………………………………………
【组成】当归,黄芩(酒炒),白芍(酒炒),白术(土炒),熟地黄(姜汁炒),艾叶少许,砂仁(炒),香附(童便炒黑),真阿胶(蛤粉炒珠)。
【主治】胎漏属气血虚有热。
【用法】上锉一剂,用粳米同煎服。
36.芎归汤(《产鉴·胎漏》)……………………………………………………
【组成】当归尾五钱,南川芎五钱。
【主治】胎漏下血不止,或心腹胀满,一服立效。
【用法】上锉一剂,黄酒煎,临卧服,入童便一盏,即止。
37.当归寄生汤(《济阴纲目·胎前门》)…………………………………………
【组成】当归一钱,川芎一钱,艾叶一钱,白术一钱,人参二钱,桑寄生二钱,续断二钱,熟地黄二钱。
【主治】妊娠胎漏,非时下血。
【用法】上水煎,空心温服。
38.四圣散(《景岳全书·妇人规》)………………………………………………
【组成】条芩、白术、砂仁、阿胶各等分。
【主治】漏胎下血。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艾汤调下。一方有芍药,无阿胶。按:此方若改为汤,砂仁用当减半。
39.胎元饮(《景岳全书·妇人规》)………………………………………………
【组成】人参随宜,当归二钱,杜仲二钱,芍药二钱,熟地二三钱,白术一钱半,炙甘草一钱,陈皮七分(无滞者不必用)。
【主治】补肾固胎。妇人冲任不足之胎漏。症见妊娠初期,阴道少量流血,胎动下坠,舌淡红,质稀薄,神疲肢倦,心悸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无力。
【用法】水二盅,煎七分,食远服。或间日,或二至三日,常服一至二剂。
【方论】方中人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白芍、熟地黄补精养血,杜仲固肾安胎,陈皮理气和中,使熟地黄补而不滞。方中当归虽能养血,但以行为养,恐有加重出血之嫌,故去而不用。全方补气又养血,固肾而安胎。
40.加味补中安胎饮(《绛雪丹书·胎症》)……………………………………
【组成】白术,当归,人参,熟地,生地,阿胶,白芍,条芩,续断,炙草。
【主治】胎漏。
【用法】水煎服。
41.助气补漏汤(《女科仙方·妊娠》)…………………………………………
【组成】党参一两,白芍(酒炒)五钱,益母草一钱,续断二钱,黄芩(酒炒)三钱,甘草一钱,生地三钱(酒炒)。
【主治】补其气之不足而泻其火之有余。胎漏。
【用法】水煎服。
【方论】此方用党参以补阳气,用黄芩以泻阴火。火泄则血不热,而无欲动之机。气旺则血有依,而无可漏之窍。气血俱旺而和协,自然归经而各安其所矣,又安有漏泄之患哉!补血不用当归妙。
42.柴胡山栀散(《灵验良方汇编·胎漏》)………………………………………
【组成】丹皮,柴胡,山栀,川芎,当归,芍药,甘草,牛蒡子,白术。
【主治】肝火导致胎漏。
【用法】水煎服。
43.加减保元丸(《灵验良方汇编·胎漏》)………………………………………
【组成】当归三两,川芎一两,陈皮一两,熟地四两,白术四两,杜仲四两,阿胶、条芩、益母草、续断、香附(酒、醋、盐水、童便各浸三日,各二两)。
【主治】血下如同月水来。
【用法】水煎服。
44.加味补中安胎饮(《胎产心法·胎漏并小产论》)……………………………
【组成】人参一钱,白术(土炒)二钱,当归(酒洗)二钱八分,川芎八分,黄芩八分,紫苏四分,陈皮四分,砂仁(碎)四分,炙草四分。
【主治】因劳而气血虚,或喜食博炙热物过多而致胎漏。
【用法】姜一片,水煎服,渣再煎。
45.增损八物汤(《胎产心法·胎漏并小产论》)…………………………………
【组成】人参,白术(土炒),归身(酒洗),白芍,熟地,艾叶,条芩,黄柏,知母,阿胶,蒲黄(炒成珠,去蒲黄不用),炙草,各等分。
【主治】妊娠漏胎,气血两虚,胎中有热,下元不固者。
【用法】姜枣引,水煎食远服。兼用杜仲丸。
46.止漏绝神丹(《胎产心法·胎漏并小产论》)…………………………………
【组成】白术(土炒)五钱,熟地一两,三七根末三钱。
【主治】胎漏下血,安胎更妙。
【用法】水煎服。
【方论】此方妙在三七末,乃止血之神品,故用之奏效。
47.益母四物汤(《竹林女科证治·安胎》)………………………………………
【组成】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益母草、黄芩(酒炒)、黄连(姜汁炒)、白术(白蜜炙)各一钱。
【主治】胎漏,内热作渴者。
【用法】水煎,食前服。
48.加味三补丸(《竹林女科证治·安胎》)………………………………………
【组成】黄芩一钱(酒炒),黄连一钱(酒炒),黄柏一钱(酒妙),香附一钱(制),白芍一钱(酒炒)。
【主治】胎漏,血黑成片者。
【用法】水煎,温服。
49.胶芩四君汤(《竹林女科证治·安胎》)………………………………………
【组成】人参一钱,白术(蜜炙)一钱,茯苓一钱,甘草炙一钱,阿胶(炒珠)一钱,黄芩(酒炒)一钱,姜三片,枣二枚。
【主治】胎漏气虚者。
【用法】水煎服。
50.香砂四物汤(《竹林女科证治·安胎》)………………………………………
【组成】熟地黄一钱,当归一钱,白芍一钱,川芎一钱,阿胶(炒珠)一钱,条芩一钱,砂仁五分,香附(炒黑)五分,艾叶五分,糯米一撮。
【主治】胎漏气虚有热者。
【用法】水煎服。
51.加味枳壳汤(《竹林女科证治·安胎》)………………………………………
【组成】白术(蜜炙)一钱,熟地黄一钱,生地黄五分,枳壳(麸妙)五分,黄芩炒五分。
【主治】劳役下血胎漏者。
【用法】水煎服。如未效加当归一钱。
52.芎归补血汤(《竹林女科证治·安胎》)………………………………………
【组成】黄芪一钱半(蜜炙),当归一钱半,白芍一钱半,白术(蜜炙)一钱,阿胶(炒珠)一钱,五味子(杵)一钱,干姜一钱(炮),人参五分,杜仲五分(盐水炒断丝),炙甘草五分。一方有木香五分。
【主治】劳役感寒以致气虚欲堕者。
【用法】水煎服。
53.二妙煎(《竹林女科证治·安胎》)……………………………………………
【组成】熟地黄(炒)二钱,干姜(炮)二钱。
【主治】漏血如月经,以致胞干,子母俱损者。
【用法】为末,米饮调服。
54.黄芪汤(《竹林女科证治·安胎》)……………………………………………
【组成】黄芪二两,糯米一合(《妇人大全良方》有川芎)。
【主治】漏下黄汁如豆汁甚多者。
【用法】水煎服。
55.徙薪饮(《竹林女科证治·安胎》)……………………………………………
【组成】陈皮八分,黄芩二钱,麦冬(去心)一钱五分,白芍一钱五分,黄柏、茯苓各一钱五分,牡丹皮一钱五分。
【主治】火热迫血妄行,胎漏热甚者。
【用法】水煎,食远温服。如郁气逆肝,胁痛动血者,加青皮、山栀仁(炒黑)各一钱。
56.四妙散(《竹林女科证治·安胎》)……………………………………………
【组成】当归二钱,川芎一钱,白术(蜜炙)一钱,黄芩一钱。
【主治】母气壮盛,身无所苦,而月经如常漏下者。
【用法】水煎,食远服。如未效加阿胶炒珠,一钱。
57.寄生散(《胎产秘书·胎漏下血》)……………………………………………
【组成】寄生、川断、阿胶、香附(黑)、人参、白术、川芎,各等分。
【主治】胎漏。
【用法】加生姜五片,水煎服。
58.参归饮(《胎产秘书·胎漏下血》)……………………………………………
【组成】人参一钱,当归一钱,寄生一钱,怀生一钱,怀熟一钱,条芩一钱,香附一钱,茯苓一钱,阿胶一钱,川芎五分,生甘草五分,白芍二分,黄芪一钱半,黄杨叶三片,生姜二片。
【主治】胎漏。
【用法】水煎服。甚者日进一剂。
59.阿胶济阴汤(《胎产秘书·胎漏下血》)………………………………………
【组成】阿胶一钱,白术一钱,地黄一钱,白芍一钱,当归一钱,川芎一钱,砂仁带壳五分,条芩一钱半,蕲艾一钱半,香附八分,炙甘草五分。
【主治】胎漏。
【用法】黏米一撮,水二汤碗,煎至一碗,温服。如下血块加地榆,腰痛加杜仲,触患胞胎,加金银花,须一日一夜三服,以防败血攻心。如血不止,加川断二钱,炒黑荆芥一钱五分,黑大豆四十九粒。如因伤瘀而痛怕按者,加桂心三四分。
60.保产无忧散(《胎产秘书·胎漏下血》)………………………………………
【组成】生绵芪二钱半,归身(酒炒)一钱,川芎一钱,甘草一分,菟丝饼二钱,羌活七分,厚朴(姜汁炒)七分,枳壳(面炒)六分,蕲艾(醋炒)七分,荆芥穗一钱,川贝一钱,白芍(酒炒),冬月八分,夏月一钱。
【主治】胎漏。
【用法】日进二剂,亦可。此方兼可催生,如不见血,加生姜二片。
61.四圣散(《不知医必要·胎漏》)………………………………………………
【组成】条芩一钱五分,白术(净)二钱,阿胶(蛤粉炒珠)三钱,砂仁(杵)六分,艾叶五分。
【主治】内有热而胎漏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