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张良英
1.诊治特色 妊娠期间,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称为胎漏。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少量阴道流血者,称为胎动不安。临床上,先兆流产、前置胎盘出现上述症状者属于中医本病范畴。
2.临证关键在于辨清胎元已殒或未殒 张良英指出,本病辨清胎元正常与否很重要。对于胎元未殒者,主张以安胎止血为主,使之继续妊娠;对于胎元已殒或胎堕难留者,则应下胎以益母体。判断胎元情况可根据临床表现与检查:一般有停经及早孕反应史,尿妊娠试验阳性,阴道流血不多,腹痛腰酸轻微,宫口未开,子宫大小与孕月相符,B超见宫内妊娠囊形态正常,有胎动、胎心者,提示胎元未殒;阴道流血量多或时间长,早孕反应消失,尿妊娠试验阴性,B超无胎动、胎心,说明胎元已殒;若阴道流血量多夹组织样物,腹痛腰酸加剧,宫口已开,则为胎堕难留。
3.保胎以补肾健脾止血为主 引起胎漏、胎动不安的原因虽有肾虚、气血虚弱、血热、跌扑外伤、癥疾伤胎、毒物毒药等诸多方面,但张良英认为最主要原因是脾肾虚弱、胎元不固,胎元和肾脾有密切的关系。肾中先天之精决定胎元的禀赋,后天之精可供胎元生长,肾精充足,则胎有所系养;脾气健运,气血充沛,则气以载胎,血以养胎。当各种因素导致肾虚胎元不固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气虚不摄、血虚失养时,均会引起胎漏、胎动不安。因此,张良英针对脾肾虚弱、胎失载养之核心病机自拟了保胎方治疗。
4.下胎应活血逐瘀益母为主 张良英认为,下胎可根据患者妊娠时间的长短及孕妇体质的强弱,或采用中药活血逐瘀去胎,或采用手术去胎。中药去胎以生化汤为主加减应用。张良英指出,若要采用中药下胎,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①应向患者交代清楚病情,若阴道流血量多者,需立即到医院处理。②必须是停经时间在50日以内者。③患者的体质较好。④妇科检查及血常规检查未发现异常。
5.前置胎盘以益气升提为主 前置胎盘的诊断,张良英认为应分期命名,如妊娠中期称妊娠中期前置胎盘,妊娠晩期称妊娠晩期前置胎盘,妊娠早期因胎盘尚小,可称为妊娠早期低位胎盘(常可发展为中、晚期前置胎盘)。有了早期的明确诊断,采取积极的期待疗法及适时的分娩,能明显降低流产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张良英指出,本病病因病机有胎元本身因素及母体因素两个方面:胎元方面多因父母先天精气不足造成胎元不能成实,发育不良而延缓着床时机及部位;母体方面多因禀赋不足,或房劳多产肾气受损,或气血不足,造成冲任气血不调,胎元不能准时、精确着床所致。胞络系于肾,冲任之本在于肾,肾虚则冲任不调,胎失所系;又气以载胎,血以养胎气血虚弱,濡养不足,胎气不固,则胎盘低置而不能附于子宫的正常部位,出现阴道下血、腰酸腹坠等现象。本病还可因子宫内膜炎、瘢痕子宫或多次人工流产刮宫以致胞宫气血受损,加之孕后脾胃易虚,导致严重气血化源不足,气虚下陷,日久胎元失养及升举无力而渐成。张良英善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
(1)保胎方:菟丝子,熟地,党参,女贞子,黄芪,白术,山茱萸,怀山药,桑寄生,续断,阿胶,海螵蛸,甘草。
方中菟丝子、黄芪、白术、熟地补肾健脾,益气养血为君药;桑寄生、续断、山茱萸、女贞子、党参、怀山药为臣药,桑寄生、续断助菟丝子补肾固肾,山茱萸、女贞子滋肾养阴,体现补阳不忘阴,滋阴不忘阳之理念,以补肾固肾,滋养肾阴,阴阳双补,共为臣药;党参、怀山药健脾益气,在调补肾中阴阳时酌加参芪则可调补肾气,阿胶、海螵蛸为佐药,以补血滋阴止血,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本方针对肾虚胎元不固及脾虚气血不足这两个病机而设,全方药味不多,但配伍精当合理。在临床应用中,若患者热象明显,症见咽干口燥,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滑数者,在保胎方的基础上加玄参、白芍、墨旱莲以养阴清热;气虚明显、下腹坠痛者,加炙升麻。对于外伤直损冲任,内扰胎元,令胎气不安者,在保胎方的基础上加炒蒲黄治疗,保胎用炒蒲黄乃张良英用药独到之处,经过长期实践,认为由于瘀血而致的阴道少量下血,腰酸腹痛之胎动不安,尤其经B超证实宫腔内有积血者,用之不但无害,还可起到化瘀止血安胎的作用,所谓“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2)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太子参,炙升麻,炒柴胡,白术,炙甘草,菟丝子,枸杞子,当归,白芍,阿胶(烊化),川续断,杜仲,桑寄生。
此方具有益气升提,安胎止血之功。方中黄芪、太子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为主药;伍柴胡、升麻之轻举以协助主药升提举陷,助胎盘逐渐恢复到正常位置;配川续断、杜仲、菟丝子、桑寄生、枸杞等补肾系胎之品,加当归、白芍、阿胶养血止血安胎。全方脾肾同补,益气升提止血,故能迅速控制出血,缓解腹痛,多可继续妊娠。
(3)生化汤加味:党参、红花、益母草、当归、川芎、桃仁、炮姜、枳壳、台乌、甘草。全方具有益气活血,逐瘀下胎的作用。方中党参、红花、益母草益气活血逐瘀,为君药;当归、川芎、桃仁活血化瘀,助逐瘀下胎之力,为臣药;炮姜、枳壳、台乌温经理气止痛,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和中缓急为使药。若阴道少量流血时间较长,下腹部疼痛明显者,加生蒲黄、川楝子、牡丹皮、延胡索;若神疲乏力明显者,加炙黄芪、白术、怀山药;腰痛明显者加川断、补骨脂。(《张良英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集·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