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蔡圣朝案

十五、蔡圣朝案

吴某,28岁。

初诊(2015年11月12日) 患者主诉孕2月余,阴道流血2日。患者2个月前月经延迟,于外院诊断为早孕,2日前出现阴道少量流血,色红。遂前往外院就诊,查妇科彩超提示“宫内未见明显胎心搏动”,医生建议其行无痛人流。患者拒绝并前往我院就诊。舌红,苔微黄腻,脉细数。中医诊断:胎漏,证属冲任不固。治则调补冲任,补肾安胎。处方:

炒川续断10 g,炒杜仲10 g,肉苁蓉10 g,怀山药10 g,炒白术10 g,炒黄芩10 g,生黄芪20 g,何首乌20 g,怀牛膝10 g,升麻10 g,炙甘草6 g。

3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早晚分服。

并嘱患者边服药边观察阴道流血情况。

二诊(2015年11月16日) 病况同上,3剂药已服用完毕,阴道流血较前明显减少,只有几滴而下。舌红,苔腻,脉细数。仍守上法继续治疗。处方:

上方加菟丝子20 g。

3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 L,早晚分服。

三诊(2015年11月20日) 病况同上,患者诉阴道无流血,无腹痛。恶心,呕吐。舌淡红,苔薄白,脉滑数。处方:

炒川续断10 g,炒杜仲10 g,怀山药10 g,炒白术10 g,炒黄芩10 g,菟丝子10 g,生黄芪20 g,沙苑子10 g,怀牛膝10 g,何首乌20 g,肉苁蓉10 g,炙甘草6 g。

7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早晚分服。

四诊(2015年11月27日) 病况同上,患者诉阴道无流血,无腹痛,无腰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查妇科彩超示“早孕,宫内有正常胎心搏动”。处方:

上方加春砂仁6 g(后下)。

7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 L,早晚分服。嘱患者无不适服完药物即可停药。

3个月后随访患者孕中期,一切正常,无不适症状。

【按】妊娠期间,胎气受损,出现阴道流血,时下时止,淋漓不断,称为胎漏。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胎元不固。因素体虚弱,肾气不足;或因房事不节,耗损肾精,或由气血虚弱,或因邪热动胎,干扰胎气,以致胎元不固。《格致余论·胎自坠论》云:“气血虚损,不足荣养,其胎自坠。或劳怒伤情,内火便动,亦能坠胎。”《景岳全书》:“凡妊娠之数见坠胎者,必以气脉亏损而然,况妇人肾已系胞,而腰为肾之腑,故胎妊之妇最虑腰痛,痛甚则坠,不可不防。凡胎孕不固,无非气血损伤之病,盖气虚则提摄不固,血虚则灌溉不周,所以多致小产。”《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云:“孕妇气血充足,形体壮实,则胎气安固,若冲妊二经虚损,则胎不成实,无故而胎自坠,至下次受孕亦复如此。数数坠胎,则谓之滑胎,多因房劳太过……其胎因而不安,不可不慎者也。”安胎大法以补肾固胎为主,辅以益气、养血、清热等法。《傅青主女科》云:“胞胎之系通于心与肾,而不通于脾,补肾可也,何故补脾?然脾为后天,肾为先天,脾非先天之气不能化,肾非后天之气不能生,补肾而不补脾,则肾之精何以遂生也,是补后天之脾,正所以补先天之肾也。”《医学衷中参西录·论治妇人流产》云:“流产为妇人恒有之病,而方书所载保胎之方,未有用之必效者。诚以保胎所用之药,当注重于胎,以变化胎之性情气质,使其善吸其母之气,化以自养,自无流产之虞;若单补助妊妇,使其气血壮旺固摄,以为母强自能萌子,此又非熟筹完全也。”方中菟丝子、杜仲、肉苁蓉补肾益精,肾旺自能荫胎;川续断固肾壮腰以系胎;白术、黄芪益气安胎;甘草缓急调和诸药。(《蔡圣朝临证治验·临床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