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写在前面的话

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里地域辽阔,山峦纵横,河流奔腾,滋养着一代代亚洲先民在此耕作繁衍,生生不息。从两河流域到长江、黄河流域,从德干高原到蒙古草原,这里孕育出了众多古老的文明,它们彼此交相辉映、多元共生,共同谱写了绚丽多彩的亚洲文明发展史诗。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亚洲各国山川相连,人文相亲,各国人民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开展文化交流与商贸往来。“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东方的丝绸、漆器、瓷器、铜器、茶叶,以及西方的香料、玻璃器、珠饰、雕塑等,都伴随着丝绸之路上悠扬的驼铃、蔚蓝海洋上飘扬的风帆,穿梭于亚洲各个文明之间,共同绘就亚洲先人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画卷。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今天的亚洲,文明更加多元,交流互鉴日益频繁,为承接亚洲文明对话交流的历史轨迹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湖南省博物馆联合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共同筹办此次“我们亚洲——亚细亚古代文明展”。本次展览汇聚了来自叙利亚、黎巴嫩、巴基斯坦、日本、斯里兰卡和中国等亚洲10国220多件(套)珍贵文物,以文物讲述历史,展现各文明之间对话、交流、互鉴的成果,展示亚洲文明的风采与魅力,体现“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亚洲文化。

巴基斯坦犍陀罗佛像、土耳其乌拉尔图狩猎纹青铜腰带、伊朗山羊纹陶钵、柬埔寨吴哥窟神像、叙利亚楔形文字泥版、阿富汗山羊纹银杯、黎巴嫩椰枣形玻璃瓶……它们让广大观众在感受不同地域艺术形象的嬗变中,寻觅亚洲各民族多元的文化传统,聆听古老丝路商道上娓娓道来的交流互通的感人故事。这些丰富多彩的珍贵文物,可以让观众感受亚洲文明的多元、深邃与辽阔,实现从“文物”到“文明”的升华,在启迪滋润的交融中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源源不竭的文明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道:“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筹办此次彰显文明交流互鉴的“我们亚洲——亚细亚古代文明展”,对湖南省博物馆来说,既可以提升自身对文物的研究与利用水平,又可以借此文化交流盛会向观众展现亚洲文明的绚烂多姿,开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我相信,“我们亚洲——亚细亚古代文明展”将为观众奉上一场独具匠心的文化盛宴,并必将给他们留下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湖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