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宫医院》(

第三节 《迷宫医院》( Linda Vista Hospital

——纽约电影学院2014级影视制作系夏俊作品

一、作品介绍

图3-8 《迷宫医院》海报

(一)创作工具

现场主要拍摄器材:RED Dragon、RED Epic

斯坦尼康镜头使用的机器:DJI Ronin

后期剪辑软件:Adobe Premiere CC

特效及海报软件:Adobe After Effects CC、Photoshop CC

调色软件:DaVinci Resolve

(二)获奖情况

洛杉矶独立电影节最佳短片导演、最佳恐怖短片

联合国际电影节最佳剪辑

入围第十三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

入围AFMA北美青年电影节

入围好莱坞短片电影节

入围帕萨迪纳国际电影节

入围法国戛纳电影节短片角

入围洛杉矶恐怖短片电影节

(三)剧组人员

导演:夏俊

副导演:赵金铭

制片主任:李冠男

编剧:袁东靖

摄影指导:L.T. 张(L.T. Chang)

剪辑:夏俊、Momo Lee

录音:廖尚远

音乐:陈雪然

声效:陈雪然

特效化妆:Coca Zhao

特效:夏俊、Bluesky

调色:L.T.张

主演:凯蒂·波登纳默(Katy Bodenhamer)饰演凯蒂(Katie)、克里斯托弗·阿里亚斯(Christopher Arias)饰演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萨莎·安德烈耶夫(Sasha Andreev)饰演德文(Devin)

(四)故事大纲

《迷宫医院》(Linda Vista Hospital)是一部惊悚、恐怖题材的短片,片长11分,拍摄场地在美国。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年轻女孩在一家医院醒来,她发现自己被警察们围绕着,身上还沾着自己男友的血迹。她唯一的线索是一台DV机,通过 DV机中记录的信息,她一点点揭开了男友和伙伴们在恐怖医院遇害的谜团。

二、类型特点

恐怖片的类型非常多样,有心理恐怖、惊悚恐怖、视觉恐怖等。好莱坞最具代表性的华裔导演温子仁的影片为恐怖片拍摄提供了不同的手法,他更多的是把故事融入恐怖片当中,给观众带来心理和视觉的双重冲击。

本片风格属于偏美式的恐怖电影,视觉与心理恐怖结合。以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在同一时间叙述两条故事线。恐怖题材的电影往往对场景布置、镜头语言和音乐音效要求极高,这些都是恐怖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创作过程

(一)剧本创作

本片是导演纽约电影学院的毕业作品,故事灵感来源于洛杉矶市中心的一座著名的废弃医院琳达维斯塔医院(Linda Vista Hospital)。在写剧本之前,导演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曾在夜里2点自己开车去这个废弃医院体验和观察。在剧本方面,写作老师雪莉(Sherry)给了导演极大的帮助,老师一直以鼓励的方式来不断地修改剧本内容,而不是为了每节课改写的任务而让学生们改剧本。在剧本的创作过程中,导演筛选了网上的一些真实图片,根据一些进去探险的人的经历和传闻把这些细小的线索一个个整理出来,把这些传闻的故事放大化,变成一个完整而连贯性的故事写在剧本里,再加上故事人物的塑造,完整地呈现了一部恐怖片。

(二)剧组建立与演员选拔

因为导演在以前影片的拍摄中获得了剧组组建经验,所以这次建组变得更加得心应手。导演在学校期间更多的是去不同的剧组帮忙和学习,在片场不断实践,观察不同职位的人员是怎么工作的,从而积累了一些人脉,结识了不少伙伴,进而在片场帮忙的过程中筛选出自己认为可以合作的组员,而且导演已经与他们合作过多次,大家相互了解,志同道合。这样的组员才能建立起一个好团队,齐心协力拍出高质量的影片。

选演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筛选适合角色形象和性格特点的人,耐心是必不可少的。导演在纽约电影学院期间,学校老师会专门开设课程讲解怎样选演员,在哪里选演员。选演员的网站很多,比如洛杉矶选角、幕后等。在网页上建立一个剧本名字,然后把需要的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分析写到网站上,再放上剧本。如果有演员看到了这个项目并且感兴趣,他们会根据联系方式联系制片。网站上有演员的照片和资料,导演和制片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来筛选,然后跟演员取得联系,让他们在特定时间来试镜。

(三)场景设计与拍摄地选择

导演想尽可能地还原琳达维斯塔医院,在收集、筛选大量的资料之后,按剧情需要对医院真实场景元素进行了还原。比如在真实的废弃医院里墙上有字的元素,这些字在剧本里也成为恐怖气氛的一个元素,主角走进漆黑的地下室,在一处阴暗潮湿的墙上看到了这些字,然后被一种邪恶的力量从背后袭击,最终消失在阴暗的墙里。还有很多原型医院的真实元素都会在影片里呈现。在选定拍摄场地方面,剧组历经了一番波折,导演与制片在最初去堪景的时候无法申请进入这个原型废弃医院拍摄,必须重新寻找另外的拍摄场地。制片在网上先大致地搜索了一些场地,经过图片对比后导演再去现场堪景,经多方对比后最终在离市中心一个多小时路程的地方找到了符合剧本的场地。这是一座废弃的监狱,里面的设施和房间陈旧,空间大,非常符合导演的要求。虽然找到这个场地的时间离原定拍摄日期还有一个星期,但是因为前期导演已经和场景师多次讨论过布置方案,所以最终场地的布景进行得很顺利。

(四)现场照明与摄像

真实场景和摄影棚的布光有很大的不同,真实场景的灯光可控性相对较小,因此场地本身是没有任何灯光的。灯光师与摄像师须相互配合,根据故事内容、剧情、场景空间大小有效地创造灯光效果。本片中有一个在很大的食堂拍摄的场景。空间非常大的食堂,除了窗户透过月光,没有任何光源照射进来,灯光师最终把食堂的光设计成红色的,营造出非常诡异的气氛(见图3-9)。

图3-9 《迷宫医院》影片剧照

摄影指导与导演合作过很多次,非常默契并了解彼此想要呈现的镜头与氛围。在剧本前期讨论中,导演想在影片中设计几个长镜头,这也是导演惯用的手法。故事本身是想表达女主角在这个废弃医院永远逃不出去,所有的事物包括她获救、在医院病房里其实都是她脑海中的幻想。如果是正常的拍摄手法,就是利用镜头的切换来呈现出不同的场景和情节。但在与摄影指导讨论过后,导演成功实现利用两个长镜头衔接在一起,对故事进行讲述。第一个镜头从跟着警察走出病房开始,护士入画,端着药走进病房给女主角吃,镜头慢慢推近,特写手去拿药。第二个长镜头从手拿到药开始,当镜头慢慢拉出跟着护士离开,可以看到女主角在另一个像精神病房的狭小空间里靠着墙。从一个空间转换到另一个空间,可以看出病房里的空间不过是女主角脑海里的幻想。

(五)排练与表演

在开拍前,演员没有亲自去过场地,对场地的情况完全不了解,只能依靠想象排练剧本。在校期间,导演申请了学校的教室作为彩排场地,制片及副导演也同时在场。导演先给演员们陈述一遍内容,从第一场开始往后排练,导演不急于让演员从头演到尾,而是在每一场结束后都会停下来询问演员觉得他演的这个角色在剧情中有什么问题或者缺陷,让演员在没有任何道具可以借助的情况下想象与感受角色人物,同时把任何有可能出现的纰漏在彩排中解决,这样演员在现场会比较快地进入角色。

虽然在排练中解决了很多疑问,但来到拍摄现场还是会有细微的问题出现。比如,在地下室的一场戏里只有男主一个人,虽然前半段是有对话的,但他是一个人想象着在道具对讲机里与其他人对话,现场没人与他对词,节奏和表演只能靠他自己完成。导演先让演员做了一遍走位,这样可以帮助摄影指导设计镜头机位的移动变化,然后再给演员讲台词,甚至示范每一个动作。演员在现场也跟导演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演员有时更能体会在当时的情景中怎样表演更加真实生动,带动剧情发展。导演在本片镜头设计时使用了大量的移动镜头,对演员的走位和一次性表演确实是一种考验。

(六)现场录音及后期配乐

导演对声音要求极高,尤其是后期的音效和音乐,这些均由配乐师原创(见图3-10)。现场录音师非常专业,以极其认真的态度保证每一次的录音都是高质量。录音师会给每一位有对话的演员戴上小麦克风,藏在他们的衣服里,有时候演员在做大幅度动作时,麦克风和衣服的摩擦会使录制的对话声音质量下降,现场录音师需要不断地尝试和调整。在每场拍摄结束的时候录音师会录制环境音,拍摄期间录音师的精益求精给后期声音处理带来很大的便利,也使得后期人员更加容易清理对话杂音、环境音等。

图3-10 《迷宫医院》音乐师在工作室后期配乐

(七)后期制作

在过素材的时候,剪辑师筛选出一部分在表演和镜头上比较完整的素材,但在剪辑过程中发现一个一个讲完每个角色的每段故事极其枯燥乏味。因此,影片采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在同一时间讲述两组不同人物发生的故事,最后把二者联系在一起。剪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导演所拍的素材都想要剪进去,这使得故事虽然是完整的,但比较拖沓。于是,导演找了另一个剪辑师来帮忙,以旁观者的视角,删去不必要的镜头素材,使得影片在不失节奏的情况下完整地讲述故事。

特效镜头在影片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导演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就事先把所有有关特效的部分单独标注,与特效师和摄影指导在前期与拍摄期间讨论并且完整体现出来,给影片加分。但也有一个穿帮镜头在后期被擦除,因为这个镜头是运动的一镜到底,窗外的灯架出现在镜头里无法避免。还有一个镜头是在地下室里男主摔倒在地,突然被一股力量往后拉。在拍摄这个镜头时,特技人员在男主身上绑着安全的专业工具,两个人一起快速地往后拉,但是镜头当中特技人员穿帮了,这个运动的镜头在后期去除时难度颇大。

四、导演阐述

(一)导演简介

图3-11 夏俊

夏俊,出生于中国西安,是一位获得诸多国际奖项的导演、编剧、剪辑师。毕业于美国纽约电影学院,MFA研究生电影制作专业。师从《电锯惊魂》摄影指导戴维·A.阿姆斯特朗(David A. Armstrong)。在美期间指导过多部恐怖、惊悚类短片,并参与多部长片、短片、广告作品剪辑等工作。代表作短片电影《艾米丽》(Emily)、《迷宫医院》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致敬好莱坞导演温子仁。2017年参与制作影片,与好莱坞电影《潜伏》(Insidious)的摄影师戴维·M.布鲁尔(David M. Brewer)合作。2018年作为副导演参与音乐剧情片《遇见梦想》(By Way of Guitar),与好莱坞影星比利·赞恩(Billy Zane)合作。2017年拿到美国艺术家签证(O-1)。擅长惊悚、悬疑类电影,对镜头设计有较强的创造力和把控力。

(二)导演阐述

《迷宫医院》这部影片是我在上学期间投入精力最多的作品,以真实场景和传闻作为故事背景,在收集了大量网上与这所废弃医院相关的资料后,我前往这所洛杉矶著名的十大恐怖场所之一一探究竟。每一次拍摄给我带来的经验让我不断提高影片制作水平,从而让我在今后的创作和拍摄中更加自信。这次拍摄之后我也更加坚信团队的重要性,要相信每一位组员,他们认真做事的态度给予了我更顺畅的现场拍摄空间,可以应付在现场出现的一些状况,克服各种困难。我和摄影指导一直保持着合作,相互信任,这让我们在拍摄现场更加容易沟通,拍摄效率也随之提高。我对后期尤其是音效、配乐也有着极高的要求,这是作为一个导演最起码的态度和标准。我和配乐师合作过很多次,他总能做到让我无可挑剔。

五、优点和不足

(一)影片优点

导演在影片中使用了长镜头和运动镜头,使画面看起来更加流畅,具有动感。第一人称视角的主观镜头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恐怖感。从故事的完整性和流畅性来讲,故事很完善,片尾用开放性结局收尾,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后期特效做到与真实接近,让观众看不出是特效镜头,同时专业的配乐与音效进一步渲染了影片的恐怖气氛。

(二)不足之处

作为学生影片来说,本片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叙事中,每个角色身上发生的事情太短暂,观众感觉发生得太快,应该再进一步设置一些铺垫,多营造一些恐怖气氛。故事虽然讲述完整,但内容有些单一,情节设置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