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品题材比较

第一节 学生作品题材比较

根据对于影片资料和素材的搜集与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当下我国国内高校学生作品依旧以现实题材为主流。这体现在涌现出的大批纪录片和我国影片分类中的“文艺片”当中。

以陆长河作品《泥人》、沈秋芳作品《民间诗话》和孙朔作品《燕北雁南》为例,我们能够发现,在题材的选取和作品类型的选择上,高校学生导演们在创作前期往往会将目光更多聚焦在社会中的小人物和普通人身上,以纪录片和剧情片作为载体,有力地展现他们真实的生活境遇和其内心丰富的精神世界。

例如作品《民间诗话》主要讲述了一名农民诗人宋成宝,在面对现实生活限制和内心文学理想追求的矛盾时,如何克服困难,协调梦想与生活之间关系的故事。导演以纪实性作为作品的核心要素,迎合当下随着时代和社会变迁而更新的社会矛盾,通过某一个社会小人物的人生经历,来以小见大地反映关注社会和贴近生活的主题。这种诗意的精神世界和真实的现实生活的结合,让更广泛的观众都能够全面了解社会的各个群体。它既没有偏离纪录片最本质的真实性,又融合了新媒体影视形态的特性和思维,也就是思维方式和传播途径的创新与跃进。从这点上来说,我们能够感受到,国内高校学生导演的创作思路是在不断拓宽的。

从作品《泥人》来说,此作品以天津地区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一位泥人老匠人在传统艺术没落的现代生活中时刻感受痛苦与孤独,在寻找传人和寻求理解的过程中挣扎的故事。透过这个故事,我们能够看出国内高校学生导演十分注重我国的精神文化传承。就我国的艺术创作来说,精神文化的传承始终是一项道阻且长的任务。无论是题材的选取、文化主题的商定,还是中期场景的布置、拍摄过程中对于情怀的表达,这些事件诠释的过程都是十分费脑筋的。在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瀚繁杂的背景和环境下,如何选取适当的宣传和传承的题材、找到与之对应的人物和线索,以及如何能够以最贴近生活、最易于观众接受的方式来达到影片创作和拍摄的目的,这种种问题催生了当下我们所存在的将剧情融入纪实类作品的创作方式。某一种文化和风格投射到市井小巷的某个人身上,让观众跟随导演以探索的眼光和心态去观察这个人身上所肩负的家族使命和文化情怀,以揭示这种文化所能够传承下来的根源所在。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它古老的精神生命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孙朔的作品《燕北雁南》,是相对少见的科幻类的主题。故事讲述了阴阳相隔的姐妹之间的情感依靠无人机科技延续着,当高科技终有一天也不得不离开时,性格自闭的妹妹努力克服心理障碍,勇敢地踏上追寻亲情的道路。就这部影片而言,在科幻题材的外壳下,包裹的依旧是剧情片的内核。但是在这部影片中,我们能够看到这些年轻导演在创作过程中对于社会的思考、对于人性的探索。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身边的高科技文明正在迅速崛起。年轻导演的目光不应当仅仅局限于以大众化的剧情来表现世俗的情感,而是更应该将思路拓宽,大胆地将新事物与情感进行结合,这是剧情片的创新,也是让科幻片变得更加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一种方式。但这种初步的尝试,难免有着局限性。例如,高科技文明与世俗情节和情感结合的过程中,怎么能够让整个故事的逻辑和环节更加完整和顺畅,让情感的过渡更加自然,这就要求导演具有更加全面大局的眼光、强大的叙事逻辑能力和情绪处理能力。在这部片子当中,导演别出心裁地采用航拍镜头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将人文地理的风情与人类情感世界的丰富变化相融合,这是一种创作手法上的创新,也是高校年轻导演们在艺术创作上的独特之处。

相对来说,美国高校学生的作品在题材和类型上更多样一些,诸如来自纽约电影学院学生杨懿陶的音乐片Forever & Always、阎论的动作片《笼》、夏俊的恐怖片《迷宫医院》,以及楼以渐、刘力所执导的科幻主题公益宣传片What’s out there。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影片在选材上的大胆和开阔,其创作者敢于想、敢于拍。无论是剧情片、科幻片,抑或是超现实题材的恐怖片,美国影视专业学生作品的内容是灵活多变的,题材选择也是琳琅满目。美国学生能够把同一个创作主题,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内容展现出来,并且能够通过跌宕惊险的剧情、紧张刺激的氛围来吸引观众的注意,使观众带着兴趣和期待去探索情节的发展,并通过影片来感受导演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美国学生在自我表达的过程中赋予了影片更多的商业属性,作品的商业化和初期如何能够炒出电影的热度成为了这些学生导演重点考虑的问题。恐怖片、悬疑片成为了美国高校作品中剧情片的主流类型,学生导演们往往热衷于将神秘的谋杀案、神奇的魔法、诡谲的争端等戏剧冲突和情节元素融入片中,这就使每一部影片都能够让观众在接触到的第一时间就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将自己的期待和对剧中人物的高度同情寄托于剧情的发展上,这即是美国高校学生在题材选取和剧作方面的长处。露骨刺激的电影画面,大胆的选材,废弃的医院、巫毒娃娃等元素尽情地使用到影片的创作当中。可以看出,他们能够更加多变地、不受限制地去选择更广泛的内容,从自己接触到的一点一滴的生活线索发掘和串联出一个完整庞大的故事体系,这是国内学生导演目前所缺乏的。

就剧作内容来说,美国影视专业学生更能够灵活自如地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并且将它们付诸实践。换句话说,美国影视专业学生在剧作上更能够摆脱桎梏,避免循规蹈矩,敢于进行实验性质的尝试。这是值得中国导演,特别是正在成长中的国内学生导演借鉴和学习的。就题材选择来说,中国影视专业学生更注重通过纪实性内容来表达人生思考、针砭社会时弊、替人民群众发声;美国影视专业学生则更倾向于选择商业上更容易成功的题材,譬如悬疑片和恐怖片,过于重视表现视听画面反而缺少了最重要的人文内涵,这样的作品不能长久留存,终有一天会被人抛在脑后,而只有贴近生活、引人深思的作品才能成为经典、历久弥新。这一点上,美国影视专业学生要向中国学生学习,学会沉下心来思考,用影像表现人文情怀、表达社会反思、反映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