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身边》(

第五节 《在你身边》( Now You See Him

——纽约电影学院2016级电影制作专业王界文作品

一、作品介绍

图3-18 《在你身边》海报

(一)创作工具

现场主要拍摄器材:RED Dragon

镜头:Carl Zeiss CP.2(25mm、35mm、50mm、85mm、100mm)

后期剪辑软件:Avid Media Composer

特效及海报软件:Adobe After Effects CC、Photoshop CC

调色软件:DaVinci Resolve

(二)获奖情况

入围2018年第三届多伦多诺莱坞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

入围2018年第三届欧洲电影奖

2018年洛杉矶电影节最佳故事短片、最佳演员奖

(三)剧组人员

导演:王界文

副导演:马佳楠

制片主任:岳圆

编剧:王界文

摄影指导:陈逸伦

剪辑:王界文

录音:杨松婷

音乐:朴星华

主演:贾斯廷·霍尔特(Justin Holt)饰演达伦(Darren)、格雷格·劳伦斯(Gregg Lawrence)饰演布朗(Brown)

(四)故事大纲

达伦是一个15岁的男孩,他热爱魔术并立志成为世界级的魔术大师。下班回家的父亲布朗看到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练习魔术的儿子,二人又一次因魔术问题发生了争执,达伦一气之下冲出了家门。

走出家门的达伦在街道上突然发现了一家装饰奇特的魔术店。他走进店里,店员向他介绍了一款“产品”——巫毒娃娃(见图3-19)。店员说,这个巫毒娃娃能控制任何人的思想。正当他想掏钱买下这只神奇的巫毒娃娃的时候,他却发现巫毒娃娃已经出现在了他的手里。

图3-19 《在你身边》 剧照

回到家的达伦尝试用这个巫毒娃娃 “施法”,开始一切似乎都很顺利,但他扎下最后一根针时意外扎破了手指。似乎是骨肉相连的缘故,此时从梦中惊醒的父亲来到儿子的房间,正在“施法” 的儿子赶紧将巫毒娃娃藏在身后,但父亲却视他不见,自顾自地在房间寻找。达伦这才发现此时父亲已经看不见他,他兴奋地看着父亲报警,看着父亲忧伤的面容,此时还处在“自由了”的兴奋中的达伦还有些得意。

警察来到了他们的住所,却被达伦支走了。无奈中的父亲看到了达伦常看的魔术书,他仔细地将书粘好,决定自己出门寻找“丢失”的儿子。看到失去儿子的父亲的样子,这时的达伦才知道自己错了。

达伦决定将巫毒娃娃还回魔术店,魔术店的老板还在诱惑着他,“这个巫毒娃娃能让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魔术师”。但他还是拔下了那根插在娃娃头上的针。一瞬间,魔术店消失了。他站在自己家门口的街道上,看着远处的父亲,那个佝偻的身影正在贴寻人启事,满墙的寻人启事上都是达伦的名字和照片。达伦走过去,正要扯下其中一张来看,却被不知情的父亲拦下。此时,父亲终于又能看见他了。

二、类型特点

本片是一部具有奇幻色彩的现实主义故事短片,改编自导演的童年经历,并在此基础上做了相应的艺术加工。导演在本片中加入了一定的魔术表演技巧,运用魔术的方法,讲述了一个与魔术有关的爱的故事。

三、创作过程

(一)剧本创作

本片的导演也是编剧,本片从剧本创作之初就同时伴随着导演思维与编剧思维的双重关注。这两种思维不断地磨合与碰撞,形成了现在的作品。

本片根据导演亲身经历改编,从魔术爱好者到追求电影之梦,导演同父母的“博弈”从未停止,这样的争论发生在每一个孩子(年轻人)和父母之间,这样的讨论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面对职业与未来的选择,父母总有自己的眼界和见识,但子女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这些思想和意识上的碰撞总是困扰着年轻人。

剧本的故事非常简单,也许就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但是导演加入了魔幻色彩,将简单的故事奇幻化,给观众带来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官冲突,使人耳目一新。

(二)剧组建立与演员选拔

导演在本片演员的选拔过程中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整个演员选拔过程一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制片人根据导演提供的人物小传与参考照片,将招募信息上传至美国专业的演员选拔网站幕后和洛杉矶地区的演员选拔网站洛杉矶选角,并通过网络上演员投递的简历进行了第一轮筛选。此轮筛选主要考察演员形象与剧中人物形象的匹配度。第二,制片人通过邮件向被选中的演员发出试演邀请,此轮面试过程中导演会为每个角色准备一小段台本由选角导演同演员对戏,导演会根据演员在试演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进一步的筛选。此轮的面试主要关注的是演员个人的表演能力(如台词的功底和对对方台词的反应)和对导演给出的说明的服从能力(这一点很重要,表演能力很强但服从能力较差的演员将会给之后的拍摄带来比较大的麻烦)。第三,组织二次试镜,导演会要求有对手戏的演员对戏,邀请摄影指导一同到场,目的是为了观察被选定的演员之间的配合能力,以及在画面中的搭配程度。

在本片中,演员的选定中也出现了一些插曲。由于本片中有表演魔术的镜头,导演又希望演员能够在镜头前真实表演魔术,同时,片中男主为15岁的少年,导演也希望使用真实同龄演员。(通常情况下,在好莱坞的制片流程中会尽量避免使用未成年演员,而会选择长得年轻的成年演员,因为未成年演员会带来更多的制片成本。)这就给选角带来较大的难度,导演在第一轮试演中实际上已经选定了一位有着数年魔术表演经历的成年演员。但在二次试镜的对戏中,导演始终觉得其与父亲的角色对戏过程不和谐。于是,导演果断在备选名单中选择了真实年龄与片中人物年龄一致的未成年演员贾斯廷,而将原定主角更换为配角(魔术店的老板)。

贾斯廷正好15岁,但是不会魔术。导演在确定了角色后根据剧本要求教会了贾斯廷相应的魔术,并要求他在开拍前练习熟练。此时距开拍只有1个月的时间,对于完全没有魔术基础的人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他每天练习都很刻苦,有时甚至抱着牌就睡着了。这样的状态,也恰好帮助他提前进入角色,最后在片中呈现的效果,导演还是比较满意的。

贾斯廷也通过该片获得了洛杉矶电影节最佳演员称号,而这事实上是他的第一部作品。

(三)场景设计与拍摄地选择

为了节约成本与时间,经过导演和各组主要负责人的讨论并综合了布光及拍摄的实际情况,导演最终选择在影棚拍摄。在影棚中拍摄有着多方面的优点。首先,洛杉矶有着诸多成熟的电影影棚,这些影棚能够满足在同一实际位置拍摄多个不同场景的需求,这就能大大节约时间成本,减少每日在转场过程中所消耗的不必要的时间。在堪景过程中,导演选取了能够最大程度满足拍摄场地需求的一个影棚。

(四)现场照明与摄像

本片的场景数量虽然不多,但由于片子风格具有奇幻色彩,且日夜切换比较频繁,在影棚中拍摄可对光线有着更强的把控度,且不用担心追赶天光带来拍摄仓促的问题。摄影组有相对更多的时间将每一个镜头的画面及布光调整到最好。但影棚中拍摄也有其弊端,如其布景比较简单、缺少生活化的气息,这就需要美术组花费更多的时间使其看起来更加真实可信。

在与摄影指导的前期沟通过程中,导演根据事先创作好的分镜脚本与摄影指导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力求将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画面做到完美(见图3-20)。当然,器材、预算以及场地等也会导致某些导演希望的镜头无法实现,此时摄影指导会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出替换办法。

图3-20 分镜头示意图

比如,在一场戏中,导演希望在室内制造闪电的效果,但由于经费限制,灯光师就使用了一盏600W的Joker灯作为闪电的来源,并用一面黑旗作为遮挡,使用时快速旋转黑旗来制造闪电效果,在画面中达到了不错的效果。正是这种前期长时间的沟通与讨论,使得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摄影指导能够完全理解导演的拍摄意图,减少了摄影与导演在拍摄过程中的沟通时间,使导演能够更加专注于演员的表演,大大提高了拍摄效率。

(五)排练与表演

有些导演认为,大量的前期排练有助于拍摄过程中演员理解剧本,这点无可否认。但本片导演认为,过多的前期排练会导致演员丧失对剧本情感的代入或刻意回忆照搬排练期间的表演感觉,从而丧失了根据现场情绪做出反映的真实感和自然度。

基于以上原因,导演并没有选择进行大量的前期排练,而是仅做了简单的剧本围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与演员的沟通上。

在开机之前,导演分别与两位主演进行了两次单独会面,而会谈的主要目的是给演员充分的机会提出他们对剧本的看法,导演给出相应的解释,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在拍摄过程中因演员对剧本不理解而造成的时间损耗,也有助于导演理解演员的困惑之处,并为之做好相应的准备。导演在与演员的会面中,会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解演员的日常生活上,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导演与演员之间事先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了进组之后的陌生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导演更加深入地了解演员的个人生活和心理状态,有助于导演借助演员的人生经历,引导演员更好地进入剧中情绪。

(六)现场录音

录音组出色的工作也是本片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片的录音师与混音师由一人同时担任,这是为了压缩剧组人数,且在本片中没有过多复杂的收声环境。由于是影棚拍摄,在空旷环境下搭制的景板会在收声中带来回声,这是本片收声的一个难点。但本片的混音师有着丰富的拍摄经验,她会借助环境优势选择挑杆的位置和演员的距离来尽量避免此类问题。同时选取录制挑杆和“小蜜蜂”收声,来保证最大限度地将同期声(包括台词、动作、环境音的声音)及纯净的台词录制清楚。这给后期的声音制作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和便利。导演坚决杜绝后期进棚补录。虽然现在的技术可以达到完全使人无法察觉哪些是现场同期录制哪些是后期补录,但这不仅意味着额外的花销,而且除非是有着极其丰富经验的演员,否则很难找回当时的情绪和状态。

(七)后期制作

本片后期剪辑由导演完成,由于拍摄过程中严格按照分镜脚本及故事板工作,后期剪辑并没有太大的困难。本片使用的是Avid Media Composer剪辑软件,并配合了Adobe After Effects作为辅助的特效软件(见图3-21)。

图3-21 后期制作示意图

在调色过程中,导演首先确定了全片风格,调色师根据影片故事以及片中各场(scene)给其带来的感觉给出了不同的调色方案,并最终由导演确定再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不同调色风格对影片整体情感基调的影响是很大的。

如果色调相对偏暖,则给人较为温馨且平静的感觉,即使演员的表演已经能较好地诠释“丢子”后的伤心心情,仍然感觉情绪表达不到位;换成阴冷的色调,更有助于表达此刻人物的内心状态,此时的环境也更符合人物的心境。

在剪辑定版之后,调色的工作会与混音以及作曲同时进行。本片的原创音乐出自朴兴华先生之手,在经过了反复多次的交流沟通和改版之后,最终呈现出的配乐更加烘托了气氛,为整部影片增色不少。很多人说,感情不够,音乐来凑。但朴兴华先生并没有喧宾夺主地通过音乐去强化或者渲染某一部分的情感,而是对片中人物的情感做了恰当的补充与修饰,这一点非常难得。

四、导演阐述

(一)导演简介

图3-22 王界文

王界文,1992年出生于中国河南,导演,纽约电影学院电影制作专业硕士。读研期间为了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好莱坞的影视工业化流程,他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各类短片、MV以及广告的拍摄与制作,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双丰收。王界文自2016年至今共参与了近百部短片的拍摄,担任过剧组中几乎全部的职位,曾在环球影业、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华纳兄弟等好莱坞著名影视公司参与拍摄,对影视制作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由他担任编剧、导演的短片电影Front Door荣获2017年洛杉矶短片电影节最佳学生电影,2017年洛杉矶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由他担任编剧、导演、制片、剪辑的短片电影《在你身旁》荣获2018年洛杉矶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等奖项。

(二)导演阐述

该片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我的亲身经历。还记得我从高中开始喜欢上了魔术,没事儿就天天手里握着一副扑克牌练习各种技巧,而这些事在父母眼中便成了“不务正业”。即使到了大学,这样的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爱好与生活哪个更重要?这样的话反复击打着我的耳膜。

突然有一天,我看着父亲变白的双鬓,看着母亲鼻梁上的花镜,才明白他们的这些唠叨其实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爱与关怀。我觉得是时候用一部电影,一部包含着我们曾经的争执以及每个人都会经历过的事情的电影来向父母致敬。整个片子表达的问题看似很简单,是一个父子相互理解的过程,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但是很多时候,不是不爱与爱的问题,而是爱就在那里,你是否选择看见。在故事中,儿子意外在父亲眼中消失了,父亲却发现了儿子对魔术的爱和做出的努力;儿子则借助“隐身”看到了这个暴躁的父亲也会在雷雨天忧郁地望向窗外,担心着不知所踪的儿子。见与不见,是我想通过影片表达的内核,这也是本片片名的由来。

五、优点和不足

(一)影片优点

影片选取魔术、奇幻为故事叙述的载体,使整个片子充满了悬念和吸引力,将简单的故事变得鲜活起来。导演在片中尝试使用了一些电影视觉特效(VFX),来增强观众的视觉感官体验。在表现男主消失的段落中,导演充分利用镜头语言及演员表演来展现,避免了直接通过台词或画外音展示,体现了导演镜头语言的表现能力。

(二)不足之处

本片的故事创作还存在不足。从剧本来看,本片过多地展示了“奇幻”“魔术”等元素,而忽略了故事中的核心——人物。片中人物的动机不够清晰,人物的转变也比较突然,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没有很好地与观众建立起共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