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品专业性比较
除了影片的题材和内容之外,中美影视专业学生剧组在专业性上也有着较大的差异。中美艺术类院校影视专业从学情、授课思想、学习方式的不同,到学生活跃程度、学生思维与经济情况的差异,构成了学生作品所产生的差距。这些因素会影响作品的呈现效果、完整程度和后续环节的专业性。根据对学生影视作品的搜集和分析,我们能够对中美学生剧组的专业性做出比较;针对作品进行研究,我们能从各个方面观察和探究作品幕后的制作环境与创作思维。
制片是一个剧组最重要的角色之一,这体现了拍片环节中的投资模式和投资理念。导演和主创们的艺术创作是一个影视作品的灵魂,而经济条件和投资是一部影片的客观条件。场地的搭建、场景的布置、灯光的安排、场面的调度乃至道具的准备,都直接地影响到一部作品的呈现效果。
从影片的投资来说,投资规模、投资方式、投资理念都存在着差异。影片的投资是奠定一部影片制作水平和呈现效果的客观前提,剧组能否成功搭建、设备能否到位、演员选取是否合适,都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总体而言,中美影视高校所产出的作品往往在拍摄风格和场景选取上都比较大胆和肆意,能够在场地和资金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尽可能优先满足拍摄场地的需求和设备的要求,以保证影片有着最好的呈现效果。
例如,纽约电影学院的阎论导演的《笼》这部影片,其主角是在八角笼拳台战斗的综合格斗手,这就对拍摄场景有着较高的要求。导演可以自行搭建一个牢笼式的场景,其余全部靠演员的自我发挥;但导演依旧坚定地选择真实的牢笼格斗台作为影片的背景,这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虽然在场景设计和场地选择的过程中面临着现实困难,但阎论团队依旧争取到了当今世界最大型的综合格斗联盟UFC的专用训练场馆作为影片的取景地,并且取得了UFC的许可,在影片中使用他们的标志。有了这样的场地基础,影片的真实性和片中的氛围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展现,影片从而能够产生充分的感染力,表达导演的思想感情。
除此之外,同样来自纽约电影学院的夏俊导演的《迷宫医院》,在场景的要求上更加严苛和精致。这是一部以医院为故事发生背景的惊悚、恐怖题材的短片,因此对于场景和呈现效果的要求是更高的。夏俊导演原本打算采用真实的废弃医院,在得知无法得到拍摄许可时,导演又转向了自行改造场地来打造废弃医院的做法。以废弃的监狱作为原型,导演运用别出心裁的布光和空间的搭建方式,利用监狱空间空旷的特点营造出诡异紧张的气氛。在场景的调度和设计上,导演别出心裁地减少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光源,避免了过多的打光给影片效果带来的混乱和杂糅之感;导演只保留了原有的夜晚的自然光,除此之外就是通过人为的红色打光和场景中窗户的折射来为影片提供照明。这样所产出的效果无疑是最简单纯粹的,能够给演员的发挥和观众的观影带来极大的思考空间。
中国高校影视专业学生创作的作品中不乏优秀的影片,例如北京电影学院祁骥导演的作品《一只蓝色的虾》,其场景涉及渔村、日式餐厅、海洋馆、医院、火车等,尤其是进行剖宫产的那个画面,导演利用棚内拍摄尽全力去还原手术室的场景,呼吸机、监护仪、手术器械、两名医生、两名护士、两名麻醉人员,再现了真实的手术场景,很容易就能让观众紧张起来。在灯光方面,该片外景以天光为主,室内场景布光也以增强合理光源为主,力图增强影片的纪实感与临场感。值得一提的是,火车戏份因是棚拍,所以火车车厢内的灯光打造显得比较重要。该段用人工方式进行光线变化以营造火车的动态效果,打造出的画面基本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同时,本片采用了原创音乐,并邀请管弦乐队进行实录,通过点状的弦乐和钢琴搭配来展现情感,起到了很好的烘托气氛、渲染情绪的效果。考虑到这部作品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联合作品,制作班底和经费支持都比较到位,因此能呈现出如此细致和真实的画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张祎导演的《耐斯姐妹》是一部小成本但高质量的作品,在爱奇艺播出之后热度峰值一度达到过3000,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和反响。该作品属于展现当代单身青年喜怒哀乐的情景喜剧,破除了传统情景喜剧三面墙的传统,呈现了极具喜剧性的影像风格。该片的主场景为“耐斯酒吧”,为了避免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主创团队耗时一个多月依据剧本设计了若干个主要场景,确保了场景的完整性和层次感。在拍摄方面,制作团队在前期就根据剧本和场景要素分析了拍摄条件,充分策划好基本镜头和主光来源,通过好莱坞专业软件Shot Designer进行镜头设计,并在中期适时根据拍摄现场情况及时调整机位及灯光,最终呈现了较为理想的画面质感。对于一部喜剧作品而言,能否保障作品的“喜感”是关键问题,因此在拍摄过程中,该片根据现场的氛围临时改戏、调整剧本,利用拍摄角度、镜头调度提升整体的喜剧性,以实现作品的最佳“喜感度”。作品的专业性在置景和场面调度方面得到了充分展现。
杨成编剧的《法医秦明之幸存者》,改编自著名刑侦小说《法医秦明》,作为一部现实刑侦风格的作品,在2018年播出后,一度引起了当时的潮流。该片将原著小说的乡野传奇移植到都市氛围中,通过快节奏的叙事手法以及高超的影视技法,利用能够加强叙事、提升画面审美度的现代视听语言,营造出一个极具悬疑感的刑侦世界。在场景的设计层面上,主创团队选择了重庆这座极具层次感的城市作为主要的拍摄地进行场景的构建,利用重庆的地势以及整体的玄妙氛围凸显剧作的悬疑度。该片的场景涉及多处外景,且这些外景均不集中,为了整体统一,架构出一个完整的刑侦世界,制作团队在满足场景调度和人员安置的条件下,通过三机拍摄的方式解决转场等问题。该片的内景戏和夜景戏居多,因此现场照明成为拍摄现场的重要控制因素,制作团队为了实现故事的整体需求,给予了灯光团队足够的时间将每一个景别进行分别的调节,确保了人物面部的光影一致性和影片基调的风格性。该团队依靠其专业性营造出了整部作品的烧脑氛围,塑造出侦探故事的悬疑感。
同时,还有部分中国学生的作品受限于资金和各种资源的不足,只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把影片做到最好。例如来自沈秋芳的《民间诗话》,我们能够感受到导演热衷于表现小人物的命运跌宕和情感遭遇。为了契合影片的主题,导演往往选取室内场景,主要包括超市、宿舍、图书馆和自习室等,来表现主人公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这样的拍摄手法和布置确实能够彰显纪录片的真实性和记录性,但与此同时,对于导演和制作团队的锻炼也会相应降低。影片通过这样的处理,更加“接地气”,但商业性也降低了,需要观众具有足够的耐心,也需要作品拥有更丰富的内涵和剧情来支撑。航拍在这部影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无人机在高空俯拍人物,整个画面纵向空间被压缩。运用航拍镜头可以介绍环境概貌,也可以营造意境。这与中美两国在影视教育上的差异有关,也与两国文化背景上的差异有关。中国文化所讲究的含蓄、淡雅、深远,已经从文化层面渗透到了影视作品的创作当中。中国学生导演从小受到这种内敛情绪的熏陶,往往也就会在片中表现这样的文化信念。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能够看出来,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无论是中国的还是美国的影视高校的学生都能积极面对困难、力求影片场景的真实展现和氛围的渲染,不断提高对场面布置和调度的要求。这样产出的作品,其画面一定是好看的,极容易吸引观众的观影兴趣,能唤醒观众探索影片的情节发展。而在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中国学生往往会选择纪实性题材来减少置景成本和美术成本等,在资金允许的范围内,认真用画面讲好故事。得益于美国专业的影视生产流程,美国学生可以在成熟的影棚中打造多样的场景。譬如王界文导演的《在你身边》就是全部在影棚中实现的。洛杉矶有诸多成熟的电影影棚,这些影棚能够帮助你实现在同一实际位置拍摄多个不同场景的需求,这就能大大节约成本。还有的学生会尽量让故事发生在同一个场景下,譬如石磊导演的《黛西》,全部故事发生在一座房子里,同时他还充分利用美国拍摄地对于学生剧组的一些优惠政策来节省成本。
总之,在专业性上,当前国内高校的大部分学生导演还更加自我,表达个人想法的欲望比拍摄商业化作品的欲望更强;他们更愿意以作业作为平台和载体,来表达自我的创作欲望和想法,并且这种倾向十分强烈。他们更希望通过贴近自身生活来创造故事,因而将商业性放在创作重心之后。这就是作品出现商业化专业性上的差异的原因。我们可以想到,这样拍摄出的影片,在专业延续性上也会出现差距。美国学生导演所拍摄出的作品更有利于过后的反思和总结,以便于下一部作品的完善和进步;当美国学生导演更多地思考应该如何细化影片的剧情冲击力和视听冲击力,怎样用丰满的人物和真实还原的场景打造最淋漓尽致的商业影片时,中国学生导演也应该跟紧影片发展的脚步,不再拘泥于作品与学业之间的小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