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了就回家吧》

第十五节 《累了就回家吧》

——中国传媒大学2017级新媒体研究院康彩恩作品

一、作品介绍

图3-56 《累了就回家吧》海报

(一)创作工具

摄像设备:Canon 5D mark Ⅲ、DJI Phantom 4 Pro

镜头:Canon 24—70mm

后期剪辑软件:Adobe Premiere CC

特效及海报软件:Adobe After Effects CC、Photoshop CC

调色软件:DaVinci Resolve

(二)获奖情况

2018年第三届“科德杯”全国大学生无人机航拍竞赛一等奖

(三)剧组人员

编剧:邢琦争、康彩恩

导演:康彩恩

制片:张斌

执行制片:沈秋芳

指导老师:张斌

主演:武汶霞、邢琦争、沈秋芳

航拍:康彩恩

航拍助理:武汶霞

地拍摄像:汤静文

地拍摄像助理:沈秋芳

灯光:沈秋芳、武汶霞

场记:沈秋芳

剪辑:邢琦争、康彩恩

包装:沈秋芳

配音:汤静文

海报:康彩恩

(四)故事大纲

短片采用拟人手法,以一架离家出走的无人机为主视角,记录了“远行游子”的心路历程。

故事按照线性叙事展开,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开篇在一间学生宿舍里,通过主角无人机的自我介绍,观众得以了解故事建制的独特世界观。无人机“小白”原本和主人亲密无间,他陪主人去了很多地方,两人有过很多难忘的回忆。但“小白”渴望更加自由的生活,想要去更远的地方闯一闯。于是,这天趁主人不在的时候,“小白”艰难地挪着步子走向桌边,并从打开的窗户飞了出去。

“小白”离家之后,故事便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小白”跨过高山和江河,看了日出和日落。除了瑰丽的自然风景,他还认识了一群可爱的朋友(见图3-57)。他们一起玩耍嬉戏,“小白”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快乐。只可惜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旅程中除了阳光还有阴霾。在故事的第三部分,“小白”进入了命运的低谷。和新朋友们分手之后,他便迷了路,不光遭遇了暴风雨,还撞见了老虎和恐龙。从未经历过风霜的他被眼前的危机吓坏了,他在池塘上迷迷糊糊地打着转,最终响起了电量耗尽的警报声。

图3-57 《累了就回家吧》剧照

在故事的最后,“小白”掉落在一片人烟稀少的空地上。恍惚之间,一双熟悉的大手将他捧了起来,“小白”安全地回到了家。经过这次历险,他更加珍惜和主人之间的羁绊,也真正明白了“家是心灵的港湾”这个道理。

二、类型特点

《累了就回家吧》是一部极具特色的剧情类短片,故事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一名“远行游子”在经历欢笑和风雨后被主人寻回的故事。拟人化的角色以及轻松易懂的剧情奠定了短片“童话剧”的色彩。故事虽然只有短短5分钟,却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剧情轻松而不浅薄,结局的引申含义令人深思。

这部短片在第三届“科德杯”全国大学生无人机航拍比赛中受到评委喜爱,除了视角新颖,“常回家看看” 的主题同样触动了每个“游子”的心。

三、创作过程

(一)剧本创作

由于短片拍摄时间紧迫,留给主创团队的构思时间并不多。短片的灵感源自于《玩具总动员》系列动画。在《玩具总动员》的故事中,主人公不再是人类,而是儿童房里散落的各种玩具。编剧邢琦争认为,《玩具总动员》系列动画最吸引人的一点,就是创新性地将视角进行转换,通过“玩具”的眼睛来反观人类,使观众对早已熟悉的世界“陌生化”。经过视角的变化,周围的世界从熟悉变得陌生,这是非常有趣的。

剧本的主题由导演康彩恩提出。“累了就回家吧”紧扣习近平主席的家国观念,在贴近主旋律的同时,也让整个作品的层次提升了不少。故事情节的梳理和细化则是由小组成员们一同讨论完成的。在临近大赛前的一天,成员们在小组会上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包括正式堪景、拍摄的时候,剧组各位成员也都全程参与了创作,并对短片的完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剧组建立与演员选拔

学生作品预算有限、创作时间有限;短片主角的特殊性决定了演员的演技不需要很高,因此,剧组成员沈秋芳、武汶霞和邢琦争三人饰演了短片中的相关人物。

不过,虽然对演员的专业度要求不高,在现场拍摄之前,剧组依然进行了非常严苛的预演和排练。由于无法提前预知拍摄场景,编剧和其他剧组成员几乎是在现场临时堪景并确定动作内容的。在滴水湖的一场戏里,几片湖水之间只留有非常狭窄的一条小路,单人需要侧过身才能勉强前行。相关拍摄过程既要保证人身安全,又要注意随着无人机距离变化动作,还要保持三位演员之间的互动,这对于每个参演的同学来说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场景设计与拍摄地选择

短片《累了就回家吧》作为第三届“科德杯”全国大学生无人机航拍竞赛的参赛作品,除了制片时长被限定为三天,所有参赛人员还被统一安排去到滴水湖、九眼楼长城、北京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等限定地点。因此,短片场景及拍摄地的选择余地非常有限,这就决定了导演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依据故事内容选定场景。

值得庆幸的是,被限定的几个地点大多为山水、公园等自然风光,与《累了就回家吧》的剧情契合度较高。在堪景的过程中,除了剧情必需的巍峨的群山、碧绿的湖水、壮丽的长城等景色,还有不少让人惊喜的新发现。譬如,滴水湖景区边缘的一块相对荒凉的芦苇丛,就非常适合作为无人机“小白”身处逆境时见到的景象。北京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中圈养的大鹅和伫立在森林深处的老虎、恐龙等雕塑更是为短片增添了不少趣味性。

(四)现场照明与摄像

短片将近90%的篇幅为户外场景,再加上剧情需要尽可能地还原真实生活,因此大多选用自然光进行拍摄。

开篇室内的部分补充了两个LED灯进行照明,为了突出“家”的温馨感,同时也为了与离家后旅程的孤独感形成对比,在室内选用暖光进行氛围的烘托。

现场摄像分为地拍和航拍两个部分。为保证真实生活的还原,地拍部分的摄像多采用固定机位,每个镜头都尽可能做到稳扎稳打,不追求花式炫技。航拍部分除了常规的推、拉、横滚、滑翔等基本操作,还依据剧情创新性地加入了旋转。在无人机“小白”迷路后进入芦苇丛的一场戏里,主人公的旅程陷入困境。湖面上吹来的自然风让无人机拍摄的图像呈现出摇摇晃晃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强调“小白”的逆境,短片在该部分加入了一段旋转的主观镜头。现场拍摄与后期的配音、音效结合起来,非常好地呈现出了无人机在电量即将耗尽时的疲倦与无助。

(五)排练与表演

短片的演员并非科班出身,因此正式拍摄前的排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堪景之后,导演、编剧和三位演员就现场的情况进行讨论,并通过多次排练和试拍确定动作和表情。

本片的主题相对简单直接,不涉及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及复杂的情感呈现,表演难度不大。三位演员的表演几乎全部围绕着和无人机的互动展开,在没有对话的情况下,喜悦的情绪全部由肢体动作来呈现。

四、导演阐述

图3-58 康彩恩

(一)导演简介

康彩恩,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广播电视专业,本科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动画专业。

(二)导演阐述

拍摄《累了就回家吧》这部微电影确实让我自己得到了不少成长,向我们剧组的各位成员以及一起参加这次大赛的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学到了很多宝贵的拍摄经验。其实这也是我第一次执导参加此类大赛,这种限时、限地、限器材的比赛模式确实给微电影的拍摄制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还好团队的小伙伴们群策群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并完成了这次拍摄任务。关键时刻大家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朝着目标一起前进的精气神真是太难能可贵了!比赛前,我们先收集了前几届大赛的情况,分析讨论出几种可行的主题方向。经过分析前几届优秀作品的获奖情况,我们慎重考虑,最终选择了家国情怀的温馨主题,呼吁大家常回家多陪陪亲人。全片采用无人机视角进行回忆叙事,进行了形式上的创新。

由于拍摄地点及行程全部由主办方安排,我们到达指定拍摄地点后才能快速踩点,并且根据实地情况随时调整剧本进行拍摄,更加具有挑战的是同时还有很多其他的拍摄团队也要进行拍摄。这就需要我们前期做好充分的计划和预案。每到一个拍摄地点,我们会按照计划快速行动,导演、摄像马上踩点寻找合适的拍摄位置并快速定出机位和演员走位,与此同时,剧务寻找电源给轮换的备用电池充上电。这次的拍摄现场人多物杂,给摄像和演员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们为了保障画面只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迅速完成拍摄。

另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体力和脑力的双重考验,两天时间辗转多地,紧凑的行程、紧要的拍摄任务,对我们都是巨大的挑战。晚上修改剧本、整理拍摄素材,白天赶路、进行拍摄,回来后立即进入后期工作,大家都是身兼数职,基本上连续几天都没合眼,高强度的拍摄状态使我们的体力都用到了极限,包括我在内的两名成员都因为劳累而晕车呕吐。最后提交作品的那一刻,我们都开心地大笑起来,如释重负。在那一刻,是否能够获奖已经不重要了,我们终于完成了这件来之不易的、汇聚了大家心血的作品,这种成就感和获得感才是最最重要的。

当然,我们最后也获得了评委老师们的认可,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对此,我衷心感谢团队每位小伙伴的辛勤付出。

五、优点与不足

(一)影片优点

短片《累了就回家吧》作为第三届“科德杯”全国大学生无人机航拍竞赛的参赛作品,在限定时间、限定地点(滴水湖、九眼楼长城、北京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限定拍摄器材(无人机拍摄段落不少于总时长的50%)的情况下,以独特的创意和全新的视角从众多参赛短片中脱颖而出。短片创新性地以无人机作为第一视角,这是历届无人机参赛作品中很少有的。此外,以“累了就回家吧”作为主题,紧扣习近平主席近年来提出的“家国情怀”,也成为该片获奖的重要条件。

(二)不足之处

一是,作为低成本学生作品,《累了就回家吧》在画面呈现、配乐的制作以及后期包装上存在着诸多缺憾和不足。二是,由于拍摄时间紧张,创作团队在没有事先踩点的情况下,很多镜头的安排和分镜设计都是在现场临时讨论出来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剧情节奏把握不准,在后期剪辑时重新梳理叙事逻辑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