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与油》(

第十节 《弓箭与油》( Arrow and Oil

——纽约电影学院2015级电影制作系周经纬作品

一、作品介绍

图3-37 《弓箭与油》海报

(一)创作工具

摄影机:超级35毫米胶片摄影机ARRI 535B、Phantom高速摄影机(少量镜头)

镜头:Zeiss Super Speed镜头组

辅助摄影器材:Chapman Super PeeWee IV 移动摄影车

胶片转制:Fotocam公司35毫米胶片转制系统

剪辑软件:Avid Media Composer

特效软件:Adobe After Effects

调色软件:DaVinci Resolve

(二)获奖情况

入围罗德岛国际电影节决赛

入围百慕大国际电影节

洛杉矶音乐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配乐

入围曼彻斯特国际短片电影与动画电影节

入围Kinoproba国际电影学院奖

好莱坞Just4Shorts电影编剧竞赛最佳影片

入围基韦斯特电影节

入围阿德莱德国际青年电影节

入围帕萨迪纳国际电影节

纽约电影节最佳影片

(三)剧组人员

编剧、导演:周经纬

制片人:张兰月

摄影师:叶戈尔·波沃洛茨基(Egor Povolotskiy)

美术指导:雷动

剪辑:毛泽坤、阿时希·德梅略(Aashish D′Mello)

声音指导:段佩琪,张添富

配乐:乔治·奥尔德兹(George Oldziey)

演员:埃迪·于(Eddie Yu)、雷蒙德·马(Raymond Ma)、邱林斌、于博文

(四)故事大纲

大约公元1010年,北宋年间,朝廷文官陈尧咨射箭技术高超且引以为傲。有一天,陈尧咨在自家靶场射箭,遇到了一位要进城卖油的老翁,老翁看了一会儿陈尧咨射箭后露出不屑的笑容,陈尧咨上前问他为何轻视自己的射术,老翁表示没什么了不起,只是熟能生巧罢了。说罢,老翁拿出铜钱放到葫芦瓶口,用勺子舀起一勺油,陈尧咨不甘示弱,让随从把一枚铜钱悬挂于靶前十丈之处。老人开始倒油,陈尧咨同时也射出一箭,回过头发现老翁将油倒入铜钱口且没有洒出一滴。老翁收起东西再次表示没什么了不起,只是熟能生巧,但是他仍然要以卖油为生。老翁离去后,随从跑来告诉陈尧咨,其实刚才他射穿了铜钱而且正中靶心,比老翁倒油厉害得多,陈尧咨却仍然失落,表示老翁其实是在告诫自己射箭再厉害也不能改善百姓的生活,他更应该做的是一名文官该做的事——做出政绩,造福百姓。

二、类型特点

本片包含了历史、剧情、动作等元素,是介乎于艺术片与商业类型电影之间的一部影片。从故事构思、镜头语言、构图以及16∶9的画幅选择来看,其定位是艺术片;但是要让一个寓言故事改编的影片吸引观众,其又有商业类型电影的戏剧冲突及剧情转折手法的使用,影片内容也有以动作片的元素来呈现的。

三、创作过程

(一)剧本创作

影片是根据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寓言故事《卖油翁》改编而来的,导演根据对当时的历史和人文的了解,把原文进行解构,改变了故事发生的过程和结局,也改变了故事要表达的意义。对于对话的创作,导演结合了原文,写了很多文言文对话,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文言文本身是古代书面语,但导演在这个影片中想要尝试文言文的形式感表达,因此将所有的台词设置为文言文,并为影片的开头写了一首文言文的古风歌曲。

(二)剧组建立与演员选拔

本片的制片人张兰月经验丰富,在纽约电影学院期间,制片了多位学生的毕业作品,并且在毕业之后也制片了多部影片和广告。导演在和制片人选择其他剧作人员时,首先考虑的也都是之前合作过的搭档,如摄影师叶戈尔,在此之前已经和导演有三年的合作历史,他本人作为一名好莱坞年轻一代的摄影师,有多部长片拍摄经验,包括华纳兄弟的影片。执行导演金凌霄与本片导演多次合作,两人配合非常默契。

演员的选拔过程比较坎坷,其实卖油翁的角色,导演心里的人选是合作过多次的好莱坞美籍华裔演员雷蒙德,他曾在很多好莱坞大片和美剧中演出,例如电影《致命武器》、美剧《无耻之徒》,但他因为档期只能拍摄两天,剧组当时只好再面试演员。导演最后并没有找到其他心仪的演员,精确地调整大计划,把雷蒙德的戏排在了他可以拍摄的这两天中。扮演陈尧咨的演员埃迪也是和导演合作多次的美籍华裔男演员,另外两个演员则是通过演员海选选出的(见图3-38)。

图3-38 《弓箭与油》角色服装照

(三)拍摄工具选择与获取

导演对这个故事的最初构想是北宋江山,轻风拂水面,箭震弦脱弓,油滴滴入孔等,而这些画面像是一幅幅的中国画。中国画的构图方式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留白,不同景别选择时导演都考虑了构图的情况,最后选择了16∶9的画幅。在影像质感上,相比于数字摄影机的色彩还原和锐度,导演决定使用更有质感的胶片。在胶片的选择上,相比16毫米胶片的“脏”,导演选择了超级35毫米胶片。

其中有几个镜头导演需要高速摄影,不是普通的高速,而是极高速,所以选择了700帧每秒的高速摄影机Phantom。根据场面调度的需要,有一个轨道镜头需要随着镜头在轨道的移动来调整视线的高低以烘托连续出场的人物的状态,根据场地和镜头完成度需要的技术指标,导演选择了Chapman Super PeeWee IV 移动摄影车。当然,使用这些拍摄工具的预算成本也是很高的。

(四)场景设计与拍摄地选择

关于场景选择,经多方寻找,最后选择了马里布山溪州立公园(Malibu Creek State Park)。这个公园面积很大,拍摄场地的选择极为不易,经过反复对比,终于在一条河的河边找到了拍摄的两个场景。虽然都是在景区内,但是两个场景的场地距离还是很远的,而且这两个场景都是三个方向可以拍,另一个方向就会穿帮的,这也导致导演要根据场地设计分镜。在这里取得摄影许可的难度要比在Film LA(负责洛杉矶拍摄场地申请许可的机构)难得多,需要得到景区和当地政府的许可,这里又不属于Film LA管理,制片人经过多次沟通才在开拍前拿到摄影许可。

(五)现场照明与摄像

在摄影方面,导演对影像风格和镜头语言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设计,和摄影师前期沟通了意图后,两人达成了一致。因为使用的ARRI 535B胶片摄影机的记录方式是物理的,为了防止曝光,剧组在机器的每个缝隙都贴了胶布,以防机器老化有缝隙导致漏光。胶片拍摄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每拍一卷都要重新拍灰卡,为了在后期转制的阶段可以把颜色都统一化。这个胶片机链接到导演大监视器上的成像是很不清晰的,这给导演对表演的观看以及摄影机运动的细节还有焦点的精准把握都增加了难度,这个时候相信队友是很有必要的。

在灯光方面,影片全是日戏,没有太多用到电路部门,难度是导演要在拍摄前就计算好每时每刻太阳的位置,利用各种反光板来做光影。但是,在拍摄的第二天就遇到了问题,因为多云的天气,太阳光源时不时会被挡住,对拍摄进度产生了一定影响。

(六)排练与表演(场面调度)

在表演方面,难度最大的是让两位美籍华裔演员理解北宋时期人物的状态,尤其是埃迪,他在美国出生长大,可以讲简单的中文,读写就完全不行了,更不用说导演写的文言文台词了。两位演员对中国古代的概念和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的理解有很大偏差,因此,导演要像讲课一样先讲述演员该了解的知识,再进行表演的把控。为了让演员由内而外地找到对的感觉,导演从前期到拍摄过程中没有用一个形容词来指导表演,全部使用的是动词。另外,雷蒙德是一位老前辈,虽然是美籍华人,但存在一个和埃迪一样的问题——口音。他祖籍中国香港,在美国的生活圈子里都是讲广东话的,文言文普通话的表演对他来说是相对困难的。

在整个片子的场面调度上,主要场景是空旷的,而且为了不穿帮,能选择的拍摄方向也是有限制的。在这个空旷的场地上通过结合天然背景来搭建美术场景,以及把控人物走位和走位过程中需要表演到位的关键节奏点是导演最大的挑战(见图3-39)。

图3-39 导演在讲解一个场面调度比较复杂的镜头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动物的拍摄。影片中有两匹马,在拍摄时很难被控制。有的时候全剧组都在等马的动作,马动作做对了的时候就赶紧拍,过程十分紧张。

(七)后期制作

为实现35毫米胶片的后期制作,导演来到了距离华纳兄弟不远的Fotokem公司,这里是众多好莱坞大片胶片转制的地方。在转制的房间里,在一整个房间像科幻实验室一样的巨大设备前,导演和胶片转制师坐在一起。在经过大方向校正色差的数字中间片做好后,影片开始了后期过程。在后期过程中,本片代表纽约电影学院去参加洛杉矶音乐电影节,这个电影节的组委会邀请了很多好莱坞行业里的配乐师来挑选影片,挑选影片后和影片导演组队完成配乐进入到竞赛单元,挑选本片的是给电影《杀死比尔2》配过乐的乔治·奥尔德兹,他曾为《阿丽塔:战斗天使》《罪恶之城》等著名的电影配乐。

影片在洛杉矶音乐电影节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配乐两个奖项,本片也是此电影节历史上第一部荣获这两个重要奖项的影片。

四、导演阐述

(一)导演简介

图3-40 周经纬

周经纬,出生于中国山东青岛,导演、编剧,在中国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取得动画专业本科学位、数字媒体与电影艺术硕士学位后赴美留学,于纽约电影学院取得MFA电影制作专业硕士学位。他在学生时期编剧、导演了短片十余部,影片在超过50个国际影展入围并获奖。作为在美国学习的新生代导演,在拥有好莱坞级别制作能力的同时,他对中西方文化融合也有较深入的思考。

(二)导演阐述

故事的灵感来自儿时母亲让我读的一篇短篇古文寓言故事,这篇寓言为中国北宋时期的欧阳修所写,讲的是一个骄傲的擅长射箭的大文官陈尧咨见到一个卖油老翁后明白了其实自己没什么了不起,射箭好只是熟能生巧而已。之后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和政治书籍,我对这篇寓言故事产生了不同于原文的理解。结合历史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我对这个故事进行了重新的解构,让老翁与陈尧咨来了一场仪式感极强的“对决”,并且让寓言中挫败的陈尧咨赢得了这场对决,但是又让陈尧咨领悟了射箭输赢本身也没有太多意义,为官者应该把精力放在治理朝政和造福百姓上,由此形成了一个新的故事和寓意。

五、优点和不足

(一)影片优点

根据故事发生的年代和影片的表达方式,本片选用了35毫米的镜头和16∶9的画幅,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有种在看古画的感觉。本片也有一个新的尝试,使用文言文作为对话语言,这个大胆尝试让这则寓言故事有了一种很符合时代背景的形式感。

(二)不足之处

本片的不足之处是开场用文字去铺垫人物,使得人物还不够丰富立体,尤其是陈尧咨这个角色。片中应该有一到两场戏去铺垫这个人物所处的地位和他喜好射箭在北宋年间是很独特的。另外,影片中射箭与滴油的“对决”部分也应该更加丰富,因为这里是本片的高潮部分。弓箭穿过铜钱的镜头是实拍的,但是实拍无法捕捉到箭穿破铜钱的瞬间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