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 当下互联网的发展瓶颈

3.5.1 当下互联网的发展瓶颈

互联网虽然给各行各业带来了红利,但是现在的互联网已经到了红利天花板。大量资本的涌入,让互联网各行各业都趋于饱和,互联网企业巨头之间的竞争也已经呈现白热化。这种激烈竞争状态下,互联网隐藏的问题也随之浮现:互联网已经遭遇发展瓶颈,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互联网整个行业将会面临崩塌的危险。其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创新乏力。从2015年开始,各种抱团取暖的戏码在互联网领域频频上演,收购并购市场热火朝天。但这并不是行业走向成熟的表现,实质上是这些企业通过并购放弃了竞争。而放弃竞争的结果就是只能通过“烧钱大战”获取市场,而不是靠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来赢得用户,最终使得市场活力下降。目前,社交、电商、金融等互联网现有的几个行业,其呈现出的模式都是大同小异,这就是创新乏力的表现。当然,创新乏力,恶性竞争的负面结果也反馈到了互联网企业身上,以BAT为首的互联网企业增速明显减缓。

第二,市场饱和。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截至2021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0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6%;202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为5.8小时,但这个数字前几年就已经达到,6小时的天花板依旧没有被突破。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明确,中国互联网市场已经饱和,流量红利已经消失殆尽,不仅是早已在市场内的企业无法获得增长,后来者们更是没有多少成功的机会。

第三,体验单调。当前的互联网内容基本是通过文字、声音、视频的方式呈现,内容呈现方式单一,用户也无法获得更好的新鲜体验,这也是用户平均时长多年无法突破6小时的根本原因。Facebook、微信是互联网社交产业的典型代表产品,它们的出现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人们从以往的电话或面对面交流方式,转变为可以远程通过文字、语音及视频进行交流。但是,这种交流的效果却远远比不上线下面对面的交流效果。此外,人们也不会通过社交工具进行线上相亲、举办Party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