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 元宇宙社群分配方式:收益农耕
在互联网时代,其各大平台的组织形式除了传统公司具备的股东、管理层、员工等角色之外,还出现了如淘宝卖家、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重要的参与者。他们提供了平台赖以发展的生存要素与核心资源的新劳动者。
但是,这类新劳动者的贡献与回报并不成正比。因为虽然他们借助互联网搭建的基础设施与客户资源进行了劳动,但却是以外包的身份,只能参与平台的交易分成,却没有自主权利,平台随时都能改变交易分成,或其参与平台权利。
如今,各大互联网平台都在打造元宇宙,但是如果还是把这一套价值分配方式搬到元宇宙中,不仅现实中的矛盾无法解决,甚至可能被激发。所以,只能改变价值分配方式。
在元宇宙中,人人都会成为某个平台社群中的一员,成为其中的贡献者,只要找到更好的价值分配方式,就能激励用户们为留在元宇宙中为社群去做贡献,而“收益农耕”无疑是值得探讨的一种新的价值分配方式。
收益农耕原是指在DeFi(DeFi,即Decentralized Finance,意即“去中心化金融”或者“分布式金融”)生态系统中用户赚取被动收入的一种方式,用户通过现有资产赚取更多的加密货币,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不仅可以赚钱,还能通过赚钱来换取参与DeFi应用程序的机会。收益农耕工作原理是让被称为流动性提供者的用户把加密货币添加到DeFi平台的智能合约中,添加成功后用户就能够获得一种代币形式的奖励。一般指用去中心化协议构建开放式金融系统。
因为收益农耕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而实现的自动化、定量化、透明化、实时化的平台价值分配机制,所以它比传统的价值分配方式更适合元宇宙社群。
实际上到了平台经济时代,数字贡献者已经成为平台价值的主要创造者,但显然他们并没有合理地参与平台价值的分配,也完全没有参与治理的可能。
比如我们在一个以智能合约为基础的全自动化的分布式借贷平台上,这个平台因为用户的借贷以及存储需求形成了一个元宇宙社群。用户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存入或借贷数字资产。所有的存储、借贷行为都是通过智能合约完成的,不受人工干预,任何人都无权挪用存入资产,而借贷利率也不是人为制定,而是由算法自动调节。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资金的安全、借贷的公平。
在平台上,存款和借款就是支持其运行的核心资源,存款人和借款人就是该平台的社群成员,是价值贡献者。但是如何激励这些成员做出更多的贡献呢?可以采用收益农耕的模式来公平分配平台价值。无论是借款人还是存款人,只要完成一笔借款或存款,就能定期自动获得平台发放的数字资产奖励,奖励额与资产规模挂钩。
社群规模越大,奖励的数字资产价值也就越大,社群成员获得的回报也就越高,且只要做出了贡献,就能够持续获得社群的价值分配权利。
收益农耕的价值分配方式有以下两个优势(见图7-2)。

图7-2 收益农耕分配的两个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