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多年以来,我国通过多种途径转化科技成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成果转化率低、中试环节薄弱、风险投资机构不完善等“老大难”问题,亟须新的模式和新的平台来融通从创新到产业的“最后一公里”。新型研发机构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推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载体”。1996年,深圳市和清华大学签署协议成立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被称为我国第一个新型研发机构,开启了我国科技研发平台与市场结合开拓创新的探索之路。随后,相继有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06年)、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2013年)、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2014年)在国内各地成立,并对推动当地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历经多年探索与实践,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转型升级扩展到全国,科技体制改革给予制度创新空间等一系列因素的催化下,2016年5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创新成为中国未来长期发展的战略选择,这也加速了“新型研发机构”这种面向市场的新研发机构形式正式出现在国家纲领性文件中。2018年,新型研发机构被首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9月,科技部印发《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我国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的重要成果,在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纵观各地新型研发机构实践现状,全国起步最早的广东,其市场相对成熟,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高且自身研发能力较强,故企业在广东新型研发机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相对于广东,江苏企业实力稍逊,但凭借众多地方高校优势,江苏沉淀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因此,在江苏特别是南京等地市,其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更侧重发挥领军人才、项目经理团队的作用。其有力的股权激励手段,导向性明显,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积极性。南京等地还特别规范高校和科研院所不能以无形资产作价入股,只能以现金入股,由此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新型研发机构真投入、真支持。在东北地区,辽宁、吉林等省发布建设文件后新型研发机构也纷纷涌现。一时间,新型研发机构在全国“遍地开花”,大有“燎原之势”。
河北省于2017年启动了新型研发机构建设。2018年,河北省科学技术厅作为牵头单位,开始培育和分批比选符合条件的新型研发机构试点单位。截至2020年底,河北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累计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试点单位110家,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市和各个行业,实现了《河北省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关于河北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目标。当前,河北新型研发机构已经初具规模,为河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创新动力。然而,在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现行新型研发机构政策还存在政策设计不够完整配套、资金奖补缺乏竞争优势、创新机制缺少市场参与、管理体制依然保守僵化、技术转移政策机制仍需落实、评价考核尚未成熟等问题。基于对广东、江苏、北京、天津等兄弟省市新型研发机构政策的比较研究,遵循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服务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原则,本书对河北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提供了一系列政策分析。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8章。第1章市场化新型研发机构,主要阐述了本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全书研究内容进行了介绍。第2章河北新型研发机构的目标定位,重点阐释了新型研发机构的概念界定和功能定位,为新型研发机构研究明确了研究范畴。第3章河北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概况,主要介绍了河北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现状、主要特征等方面内容。第4章河北新型研发机构现行政策梳理,重点分析了河北现行的有关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层级体系、政策过程及政策工具。政策过程及政策工具主要包含新型研发机构的促进机制、申报机制、助力机制、综合评议机制、退出机制等。第5章河北新型研发机构政策效果评价,作为全书的重点内容之一,结合河北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实际,从政策效果评价标准、取得成效角度对河北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效果作了系统分析。分析重点包括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增长情况、地域和行业分布、高水平研究机构数量等。第6章河北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中亟待破解的难点问题,深入系统地梳理了制约河北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主要有政策设计不够完整配套、资金奖补缺乏竞争优势、创新机制缺少市场参与、管理体制依然保守僵化、技术转移政策机制仍需落实、评价考核尚未成熟系统等。第7章兄弟省市新型研发机构政策经验,以广东、江苏、北京、天津等省市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为基础,对比河北新型研发机构政策现状,为提出河北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政策路径奠定基础。第8章河北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政策路径,从政策优化的背景原则和政策优化的聚焦方向两大角度,为河北新型研发机构政策路径提供了整体政策方案和新版升级政策工具箱。结束语,通过回顾新型研发机构在推动我国科技体制创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指出河北市场化新型研发机构正从初创期转向成长期,推进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措施应适时调整,逐步实现“1.0版”政策向“2.0版”政策的转变升级,从而为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创造更好政策保障、构建更好创新生态,深化科技改革创新,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我们期望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分析和实证研究,提供符合河北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政策工具,以期协助建立更具创新意义和河北特色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氛围,推动市场化新型研发机构在河北走向成熟,促进河北经济社会不断高质量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