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 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政策概述
2025年10月20日
7.3.1 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政策概述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科技较为发达的地区。北京市域内“双一流”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众多。伴随着科技体制改革,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也逐渐发展起来。早在2005年,北京市和科技部就联合推动成立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探索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打造国际一流的基础生命科学研究机构,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随后,北京市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推动成立了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吸引集聚一批战略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其高水平创新团队来京发展,努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2018年1月,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北京市支持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实施办法(试行)》,旨在吸引集聚战略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其高水平创新团队,推动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有力地支撑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2019年11月15日,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新时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突破“卡脖子”技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开展战略协作和联合攻关,着力打造竞争新优势。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采取政府引导、税收杠杆等方式,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通过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联合资助、公益捐赠等方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支持建设一批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赋予其在人员聘用、职称评审、经费使用、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实行财政科技资金负面清单管理。鼓励新型研发机构与高等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