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 河北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加快发展高附加值的再制造产业,具有突出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是实现绿色发展、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事实上,再制造必须采用先进技术恢复原机的性能,并兼有对原机的技术升级改造,再制造后的产品性能要达到或超过新品。然而,公众和社会对再制造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并不高,对翻新、再制造之间的界限分辨不清,所以再制造产业发展尽管潜力很大,发展之路却任重道远。
河北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研究院)是独立法人机构,位于河间经济开发区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内。该公司于2017年8月在河间经济开发区注册成立,2018年6月正式运行,是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再制造工程系主任张伟教授组建的一支高水平专业技术团队实施组建,依托“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与“机械产品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两个国家级研究平台的智力、技术和军队资源优势,聘请我国再制造学科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教授为研究院荣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群基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一批长期从事再制造研究的高水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技术团队,高级职称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50%。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拥有各类先进的再制造损伤检测与评估、产品性能质量检测、增材再制造工艺等装备30余台(套),具备完备的旧件评估、损伤修复、产品性能检测能力。
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国内唯一面向全流程再制造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力争成为再制造产业的技术创新者和价值供应者,主要从事再制造技术研发、再制造产品检测认证、再制造成果孵化转化、再制造咨询以及再制造人才培训等服务工作。
平台建设和资质申请取得实质性进展。该公司加快推动再制造产业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快速发展,系统搭建各类再制造平台组织,为提升河间市再制造产业地位、扩大河北省再制造产业影响发挥了显著作用。该公司先后获批“国家再制造标准化委员会秘书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国家级平台资质5项,“河北省机电产品再制造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院士工作站”“河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再制造技术研究所”等省级平台资质7项,“沧州市智能再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沧州市重大创新平台”等市级平台资质2项。该公司先后担任“中欧再制造产业技术合作联盟”秘书处、“中英再制造标准工作组”秘书处、“中德再制造标准工作组”秘书处等国际秘书处组织3家,作为“中国再制造50人论坛”发起单位和秘书处、“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再制造委员会”秘书处、“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再制造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标准化工作组”秘书处等国内行业协会秘书处4家。
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近年来,该公司先后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等部委咨询论证项目、军队装备预研基金重点项目、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河北省人才团队建设项目、沧州市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15项。2020年,由该公司作为牵头单位、张伟院长担任首席科学家,联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陆军装甲兵学院、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等10家著名院校、科研院所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废旧智能装备机电一体化再制造升级技术”项目成功获批,项目总经费4868万元,其中国家拨付专项资金2368万元。该公司作为国家政府智库咨询专家单位,先后获批国家发改委课题《规范和推广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政策研究》、国家工信部论证项目《实施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相关工作支撑》《自贸区推进高端智能再制造相关工作支撑》《再制造电机发展政策研究》等项目4项。上述研究工作先后获得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标准贡献创新二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累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件,获得软件著作权10件,发表学术论文25篇,出版《中国再制造产业技术发展2019》等专著14部。
再制造标准创新能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该公司作为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再制造分技术委员会(TC337/SC1)的秘书处单位,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指定的国内唯一一家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展再制造标准业务对接的平台机构。近年来,积极推进与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接,申报再制造国际标准提案;大力推进中英、中德再制造标准国际化合作,积极与英国标准化协会(BSI)、德国标准化协会DIN交流,开展标准对比分析与标准互认工作。自该公司建设运营以来,发布国家标准6项、团体标准11项,立项国家标准5项、团体标准8项,目前在编国家标准5项、团体标准8项。
再制造技术服务与检测认证能力取得显著提升。该公司作为全国唯一服务再制造全行业的公共检测服务机构,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先后购置或研发再制造检测评价和再制造工艺技术等仪器设备100余台(套),通过商务部“信用中国”信用评级与信用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同步开展了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成功申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和中国计量认证(CMA)等检测资质,已累计为北京、上海、河北、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四川、河南等省市20余家再制造企业开展技术培训和检测咨询服务,为航空发动机、工业动力装备、油田钻采装备、工业电机、工程机械、盾构机等近10家再制造企业开展再制造升级和绿色化改造,为提升我国再制造技术水平、保证再制造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再制造学术交流与人才培训引领全国产业发展。近年来,该公司先后主办、承办各类再制造国际和国内会议20余次,组织开展再制造产业技术交流、再制造企业现场诊断与人才培训等活动100余次,有力地扩大了该公司的影响力和河间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的行业引领与示范效应。该公司先后于2018年3月在河间主办了“中英绿色制造与再制造产业发展峰会”,2019年5月在英国伦敦主办了“中英绿色制造与再制造论坛”,2019年5月在德国巴登符腾堡主办了“中德先进制造与再制造论坛”等国际会议。主办“2018全国再制造大会”“高端智能再制造产业发展论坛”“中国再制造50人论坛成立大会”“再制造国家标准研讨会”等相关国内会议。同时,该公司为各级干部、再制造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人员培训和技术讲座,累计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依托多个再制造学会协会秘书处单位,平均每年委派相关人员赴全国各地再制造企业开展再制造人员培训、再制造技术交流等活动20余次,年均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
显著提升带动地方再制造能力建设。近年来,该公司充分发挥团队在再制造领域的智力和技术资源,结合地方政府和领导高度重视的管理和政策优势,以及沧州、河间当地再制造产业基础和市场潜力需求巨大等优势,积极推动地区再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再制造产品检测、再制造人才培养培训,成功打造了国内特色鲜明、行业引领的河间再制造产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