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3 天津市新型研发机构典型案例

7.4.3 天津市新型研发机构典型案例

7.4.3.1 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

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服务于北京大学与天津滨海新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由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与天津市滨海新区共同组建的滨海新区事业单位。研究院以科研与产业孵化为工作核心,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前沿先进技术研发,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信息领域高科技企业,与本地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培训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

自2014年8月成立以来,下设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院办公室、财务部等部门。从北京大学引进了数十位国家杰出基金、杰出青年等领军人才及百余名项目研发博士、硕士,聘请了项目专业工程师,建立了微纳电子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新一代互联网软件研究中心、新一代有机电子器件研究中心、先进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磁共振与成像技术中心、原子钟技术研发中心、智能家居与无线感知研究中心、第五代无线通信研究中心,以及低功耗智能微纳集成系统和视频大数据处理部院士工作站等研发中心。各研发中心已成功启动多个项目的研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天津市重点项目3项;申报滨海新区合作共建研发平台科技创新项目22项,已成功孵化5家科技成果转化公司。累计申请发明专利56项,其中,PCT专利3项,6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1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2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113篇高水平论文;参与起草2项国家标准。

7.4.3.2 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

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5年3月,是开展院地合作、推进智能识别领域高科技成果研发、孵育、转化并产业化的平台。

研究院研发方向涵盖智能传感器、全媒体大数据智能处理、多模态智能识别与智能云服务等多个学科领域。研究院与10多所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组织举办智能识别领域的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技术论坛、产业研讨会,学术氛围浓厚,产业化机制灵活,是一个创新、创业的大舞台。

研究院面向大数据时代智能通关、智能监控、智能金融、智能消防等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对智能识别高科技的迫切需求,引进生物识别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图像视频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企业资源,协同国内外优势科研力量,瞄准国家重大任务和国计民生重大需求开展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和高技术产品研发。同时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智能识别数据库,为天津市智能识别产业集群提供公共技术平台、测试认证平台以及咨询论证服务,促进传统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