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世界千奇百怪,变化莫测。且不说深邃的宇宙,就连小小地球上生物的种类,也无人能够尽数,何况还有时间和空间以无形的手不断改变和装扮生物,使本来已光怪陆离的生物界更加五彩纷呈。但是变化中有规律,无序中有秩序。不要被表面的杂乱无章吓倒,要学会解剖和分析,加以综合,找出共性,透视出本质和规律。生物——小到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大到巨鲸和已灭绝的恐龙,姑且不说它们都有一些相同的主要物质,就从直观上看去,也是有共同之处的。为什么人的后代总是人,而不是别的什么?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什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请注意,此话指生物本性而言,绝无社会意义)?为什么老鼠尾巴即使割掉10 000代,10 001代仍然会保留这一劣根?美国的狼女与狼为伍数十年,一旦返回人间,生的子女依然是人。这就是遗传规律使然。遗传是生物共有的特性。我们把这种后(子)代同亲代的相似性叫作遗传性。但是,贼的儿子未必是贼,帝王子孙也未必都会黄袍加身,当然这不牵涉到遗传;然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母生九子,子子各别”,即使同卵双生也逃不过父母的慧眼,却是尽人皆知的事实。这就说明,子女与父母不完全相似,兄弟姐妹之间也有差异,更无须说个体之间了。这就是变异性,即子代与亲代之间、群体中的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对于这些现象,自大约1万年前人类文明史发端以来,就有所认识,给予科学解释却是始于19世纪中叶。从那时起,才可以说诞生了科学意义上的遗传学。遗传学就是研究遗传与变异规律的科学。根据研究对象,遗传学可分为人类遗传学、动物遗传学、植物遗传学和微生物遗传学;根据研究层次,遗传学可分为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根据研究内容,遗传学可分为行为遗传学、发育遗传学、医学遗传学、进化遗传学以及群体或生物统计遗传学等。凡此都是人为的划分,实际上互有交叉。尽管名目繁多,但却有基本规律可循。在本书中,我们着重介绍基本规律,举例时也会涉及上述一些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