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突变的细胞分类
就突变的细胞类别而言,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上,便是体细胞突变。人和动物体细胞突变往往发生在发育过程中,一般只影响局部的特征,不会遗传给后代。突变体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形成完全等同的一类细胞,这类细胞就叫作无性变异系,又叫克隆(Clone)。大家都知道“谈癌色变”,癌症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正常细胞突变后,就可能形成恶性细胞,以后,这个恶性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分裂增殖,即形成恶性细胞群——可怕的癌肿。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体细胞突变都是有害的。据说,西印度群岛的马提尼克岛有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不仅岛上自然居民个个身材很高大,就是外来者,即使已过而立之年,到此住一段时间后,也会蹿高几厘米。人们到了这里,就像到了《格列佛游记》中的大人国。这种变异很可能就是因体细胞突变所致,如果能把这里的土著居民迁移到其他地方,对他们的后代的身高进行调查,可能就会对变异的性质有所了解。但是对于植物来说,因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一般情况下任何一个细胞都可以发育成一个个体,所以在人为条件下体细胞突变可以传给后代,这也就是通过细胞培养或组织培养,引起体细胞变异,创造植物新类型的原理,我们在以后的章节中将进一步讨论。人和动物体细胞突变一般不会传给后代,然而随着分子遗传技术的发展,这一障碍有可能会被克服。
突变若发生在性细胞上,就是性细胞突变。自然,这一突变通过受精可以遗传给后代,但是由于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在后代的表现型上未必能显示出来。不过若突变正好发生在性细胞的性染色体(控制性别的染色体),而且又是雄性所具有的X染色体上,这种突变在雄性后代上显示的概率就会很高。例如维多利亚女王在X染色体上发生了一种凝血缺陷的隐性基因突变,结果在后代一些王子中就表现出与此相应的血友病。
另外,我国法律上有一条明文规定,即禁止近亲结婚。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规定呢?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性细胞突变是可以遗传的,据统计,我们每人都是5~6种有害基因的携带者,那么近亲人群中含有相同有害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兄妹之间基因相同的可能性为1/2,表兄妹、堂兄妹之间基因相同的可能性为1/8,一旦近亲结婚,这些有害基因很可能同时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发病。因此,近亲结婚中先天聋哑、先天愚型及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遗传机会大大高于非近亲结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