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和鉴定有益基因
这里只谈从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中如何分离出特定基因,原核生物的基因分离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就不谈了。从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中分离出特定基因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一个基因在整个染色体中含量极微,例如典型哺乳动物染色体有109个碱基对,而一个基因却只有1×103~5×103个碱基对,就是说,一个基因只占染色体DNA长度的1×10-6~5×10-6。其次,如前所述,真核生物的基因多是隔断型的,即在编码蛋白质的碱基序列之间常夹杂着非编码序列。这些困难告诉我们,捕捉一个基因犹如在万头攒动的人群中辨认一个逃犯,而且由于其隔断型性质,即使捕捉到了,也不易将其组装到负荷有限的载体上去。但办法总是有的,我们在基因表达一章中介绍了如何由基因产生相应蛋白质的过程,现在将这一过程反过来用于分离基因。我们可以通过蛋白质分析把具有某一性状的蛋白质找出,分离出含这一蛋白编码的mRNA,由此mRNA出发,便可合成决定这种蛋白质的基因。首先,我们以这种m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作用下,合成互补的cDNA链,这时mRNA链与cDNA链构成双链。然后,再经碱处理把此双链中的mRNA降解,继而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cDNA链为模板合成互补的新DNA链,此双链DNA就是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这一过程可用下页图表示。
双链cDNA的合成
也许人们觉得这样得到的基因数量太少,不敷需要。要想得到足够数量的基因(DNA),现在也并非难事。有一位名叫穆利斯(Mullis)的科学家,一直在思索如何使DNA得以扩增,以便适应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的需要。有一天晚上,在驱车途中,他终于悟出了门道,就是从微量DNA样品出发,用DNA聚合酶作为催化剂,经过反复循环,以对数方式合成出大量DNA。这一技术称作聚合酶链式反应,其英文缩写为PCR。他因这一技术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这一技术的梗概如下页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