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集体无意识
瑞士著名精神分析专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认为心灵包括三个层次: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意识是人心灵中可以被直接感知到的部分,以自我为核心,由各种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组成。个人无意识是曾经进入意识而后被压抑或遗忘的内容。集体无意识是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集体无意识理论的提出具有非凡的意义。它让我们对人的精神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让我们能够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重新理解那个一直包裹在层层迷雾中的神话与仙佛的世界的真实性。
集体无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人类存在以来,甚至可以说是有机体存在以来,亿万次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心理积淀。它经由种族遗传的方式传达给个体,是超越所有文化和意识的共同基底,是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意识和无意识现象都是在集体无意识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荣格曾用海岛做比喻:高出水面的小岛代表人的个体意识;由于潮汐运动露出的岛的水下部分,代表个人无意识;而所有孤立的海岛最终为基地的海床就是集体无意识。
荣格在考古学、人类学和神话学的研究中发现,某些表现在古代神话、传说和原始艺术中的意象,反复地出现在许多不同的文明民族和野蛮部落中。例如:古希腊神话中,大地母神是开天辟地时由混沌所生,她又生了天空、海洋、山脉。与此类似,我国神话中有盘古开天辟地,由混沌而出,眼睛化成日月,身躯化成山脉、河流。它们都描述了一个混沌创世的意象。特洛伊之战中的海伦、周王伐纣中的妲己,都是一个能够引发战争、带来灾难的美人的意象。此外,在许多民族的远古神话中都会出现力大无穷的巨人、预卜未来的先知、自我牺牲并担负拯救使命的英雄等意象。为什么这些地理隔离、独立发展的文明或部落,它们的神话意象,在结构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呢?
不仅是神话和传说,在各宗教和原始艺术中常常有花朵、十字、车轮等意象。荣格写道:“它在每一种文化中都曾出现过。今天我们不仅在基督教堂内,而且在西藏的寺院里也能找到它”“既然它产生于车轮还不曾发明出来的年代,也就不可能起源于任何来自外部世界的经验而毋宁是某种内心体验的象征”。荣格推断,这些出现在不同民族远古神话中、有着共同形式的原始意象,其背后一定有它们赖以产生的共同的心灵土壤。这些反复出现的超个人的原始意象,揭示了人类远古生活的共同经验,表明了人类共同的、普遍一致的深层无意识结构,即集体无意识。
荣格发现在人类的梦、各种幻觉以及艺术创作中蕴藏了一些并非来自个人经验的意象。这些意象和人类历史中流传的神话、传说主题有着惊人的相似度。在一个研究中,他写道:“最重要的神话主题在其全部可能性方面对所有的时代和种族而言是共同的。事实上,我已经在患精神错乱病症的纯血统黑色人种的梦与幻想中证明了来自希腊神话的全部神话主题系列。”在这个实验中,在当时的环境下,作为研究对象的黑色人种没有任何关于古希腊神话的知识,然而研究者在他的梦中找到了希腊神话中的全部主题。人类心灵发展的各个方向,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基底,这个基底可能立足于极其遥远的洪荒时代。
各个文明中存在着相似的神话和传说,存在着各种类似的原始意象——上帝与魔鬼、光明之神与黑暗之神、普罗米修斯盗火与夸父逐日,等等。荣格认为,这些超越个体且普遍存在于不同文明中的意象,是人类心灵底层的共同模式的反映。以唯物主义观点看,这些共同的模式不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它们在心理结构中,是一种稳定的主观存在。荣格称这些共同的模式为原型。它们跨越时空的限制,穿梭于各个时代各个文明之间,以不同的意象和形式,无数次地被激发和复活,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左右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这些原型背后隐藏着的集体无意识的力量,是人类精神世界中最神圣和最永恒的存在。
集体无意识是一种跨越种族、文化、地域的精神实在,是所有人类心灵的底层基础,荣格写道:“选择‘集体’一词是因为这部分无意识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它与个性心理相反,具备了所有地方和所有个人皆有的大体相似的内容和行为方式。换言之,由于它在所有人身上都是相同的,因此它组成了一个超越个性的共同心理基础,并且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语言、文化的人之间是可以相互理解的,所谓“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也是这个道理。
《摩诃婆罗多》是印度古老的神话史诗,当中提到宇宙中存在一种非实体物质,它记录了所有的事件,并且包含了宇宙中所有的信息和知识,称为阿卡西记录。阿卡西直译过来是宇宙本源的意思。传说它相当于一个宇宙图书馆,记载着宇宙所有的历史,每时每刻所产生的一切思想、言语和行动,里面存在着每个人的旅程,记录着每一个人的前世今生。这个传说的描述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的特性有很多相通之处。我们不知道荣格的理论是否受到过这个传说的影响,但是集体无意识发挥着类似于这种宇宙图书馆的功能。
集体无意识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类精神的宝库,但是它的内容并非如同我们的记忆一般可以提取。荣格将与集体无意识同层面的原型、同时性原理等视为限制性的概念,认为它们本身并不对人类的理性开放。这一点,荣格深受康德的影响。康德认为对待上帝、灵魂不朽等概念,我们只能信仰,但终究其为何物,终不可知。相比较于康德,荣格走得更远些,他认为透过象征的表现,如做梦、绘图、神话等,我们可以间接地触及这些限制性概念,只是我们不能直觉到它们,因此,对它们不可能拥有真正积极的感知。
荣格写道:“集体无意识是精神的一部分,它与个人无意识截然不同,因为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可以归结为个人的经验,因此不能为个人所获得。构成个人无意识的主要是一些我们曾经意识到,但以后由于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了的内容;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从来就没有出现在意识之中,因此也就从未为个人所获得过,它们的存在完全得自于遗传。”正如我们的身体有其历史一样,心灵也有其历史。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无数的祖先经验沉积了下来,然而这些沉积存在的形式不是知识,不是记忆,也不是鲜活的经验,而是高度凝缩的共同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