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丹学中“炼精”的奥秘

第六节 内丹学中“炼精”的奥秘

《金刚经》是佛门中最为重要的一部经书,相传禅宗六祖慧能因闻《金刚经》得悟。全书从始至终都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即“云何降伏其心”。《吕祖百字碑》开篇即点明内丹修行主旨:“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降心”是各个修行体系的共同主题。很多古老的修行宗派都把降服自己的情欲,让心灵摆脱肉体束缚作为修行的目标。内丹学主张性命双修原则,认为身、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提倡修行应该从身、心同步入手,不可偏废一边。

修行者们遵循特殊的方法进行长期的训练,使得欲力得以升华和回收,将快感功能与生殖等功能分离,建立起新的心理能量承载中心和表达渠道,从根本上改变欲望的生理、心理结构基础。荣格把这种心理能量的回收称为“内倾化”,他写道:“欲力变得完全无对象(客体),它不再与具有意识内容的任何东西相关;因而它沉入了无意识,在那里,它自动地占有那些预备给幻想的材料,然后使它活跃起来。”“解脱随欲力收回其所有内容之后产生,导致一种完全内倾的状态,这一心理过程被极具特色地称为禅定。”

心理能量从被投射的外部对象上完全回收回来,所有的欲望从根本上被瓦解,心理能量不再通过流注到客体对象上表达自身。这种状态在《金刚经》中被描述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内丹学中,这个过程被称为炼精化气和炼气化神,这种心理能量的升华和回收被称为返还,其成就得成后被称为“金丹”。成就以彻底摆脱肉体的欲望和束缚为标准。

内丹学在理论上没有达到近代科学那样严谨和精确的水平,但这并不影响内丹学在修行实践方面获得了极为瞩目的成就。在很多经典的修行方法中,虽然没有现代心理学中的种种概念和理论,但对于身心规律的掌握和运用,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例如,有一种初步控制欲力的方法叫作“白骨观”,在修行中常被提到。其核心方法是通过想象尸体腐烂变白骨的过程消除对色身的贪恋。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羞愧感和厌恶感是心灵中天然用来限制本能的力量,他写道:“通过对性倒错的研究,我们发现,性本能必须与作为抵抗的某些力量做斗争,其中最主要的抵抗是羞愧和厌恶。可以想象,这些力量本来是限制本能的。”可见在我们的心灵结构中,如果把欲力比作河流,那么厌恶感和羞愧感就是堤坝,它们是欲力的天敌,是我们心灵中天然用来束缚欲力的力量。白骨观方法正是对这一原理极具想象力的发挥。

对欲望的约束只是一个初步的技术,还不能实现快感功能的剥离和摆脱肉体欲望的束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形成一个新的快感功能的载体,一个能够让心理能量聚集和表达的新的渠道。内丹学认为当修行者的训练到达一定阶段后,会有气机发动,此时周身会产生如暖阳熏蒸的体验,如同阳春三月盎然的生机。这种现象被称为阳生。

黄元吉在《乐育堂语录》中对日常生活中的阳生现象做了非常详尽的总结:“读书诵诗,忽焉私欲尽去,一灵独存,此亦阳生之一端也。”“更有琴棋书画,渔樵耕读,果能顺其自然,本乎天性,无所求,亦无所欲,未有不优游自得、消遣忘情者,此皆阳生之象也。”读书、琴棋等活动中的阳生现象与弗洛伊德的升华理论中的描述是完全一致的。

此外,还有“诸子谈及阳生之道,已非一端,总不外无思无虑而来。如即贞女烈妇,矢志靡他,一旦偶遇不良,宁舍生而取义。又如忠臣烈士,惟义是从,设有祸起非常,愿捐躯以殉难。此真正阳生也,不然,何以百折不回若是耶?由是推之,举凡日用常行,或尽伦常孝友,或怜孤寡困穷,一切善事义举,做到恰好至当,不无欢欣鼓舞之情,此皆阳生之候”,在烈女、忠臣的例子中,其超出自我私欲的目标和具有集体色彩的动机已经表明,这些行为背后的力量只可能来源于集体无意识的原型。

自我生存是所有私欲满足所能付出代价的上限,只有那些具有超越个体、超越小我,具有集体和永恒意义的价值,才具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能够驱使自我做出完全的牺牲。从黄元吉的描述可以看出,无论是升华后的心理能量还是来自集体无意识原型的心理能量,都不是基于人的普通欲望产生的。按内丹学的说法,即阳生现象不是后天之精。这与炼精化气中“炼精者,炼元精”的原则是一致的。

关于修行中的阳生体验,丹经著作中有很多描述,如:《入药镜》中写道“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金丹四百字》中写道“修炼至此,泥丸风生,绛宫月明,丹田火炽,谷海波澄。夹脊如车轮,四肢如山石,毛窍如浴之方起,骨脉如睡之正酣,精神如夫妇之欢合,魂魄如子母之留恋,此乃真境界也,非譬喻也”;《道言浅近说》中写道“心止于脐下,曰凝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两忘,神炁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入醉矣”。从这些描述中可知,阳生体验如微微的醉意,又如沐春风,肌肤爽透,如痴如醉,四肢美快无比。在张伯端的描述中还特别说明“此乃真境界也,非譬喻也”,认为这些体验不是比喻,而是确确实实的身心感受。

佛学体系中用“极乐”一词来形容这种体验。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提出过类似的概念叫作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人们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是一种趋于顶峰、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的满足与完美体验。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这样描述:“无线广阔的地平线在眼前展开,同时出现未曾有过的更有力和更无助的感受、极度的狂喜、迷茫、敬畏、失落于时间与空间之中的感受。”单就强度而言,阳生的快感体验甚至超过性行为中的快感体验。令人惊奇的是,在内丹学的修行体系中,这种体验的产生,并不依赖于器官的刺激,而是通过打坐、内炼等方法实现。

通过对内丹修行中的阳生现象和阳生体验的考察,可以得出结论:内丹修行中追求的摆脱欲望的束缚,不是简单地依靠意志力压抑欲望,而是通过特定的修行方法,实现对欲力的升华和回收。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多个层面,产生本质性的变化,进而实现高级的精神成就。如此复杂的体系,对身心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心灵的如外科手术般的精准操控技巧,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内丹学主张通过一种返还的过程,使生命由有漏至无漏,在生命能量日积月累以后,修行者的身家性命会突然现出一种质的飞跃,有限无限的阈值被打通。这是一个令无数帝王将相为之向往的终极目标。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继续探索之旅,深入到内丹学中最核心和最神秘的话题,逐步揭开内丹学奥秘的层层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