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精华
我们很难想象,在内丹学理论成型的初期,其所代表的是那个时代的最高科技。那个时代的内丹学的地位,就如同量子力学和人工智能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地位一样,是当时最先进思想的代表。
东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后世奉为“万古丹经之王”。他借用外丹的炼丹术语和《易经》卦爻之说,系统阐述了内丹炼养体系,奠定了内丹学说的理论基础。古时候,文化知识被士人阶层所垄断,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文化知识的门槛很高。在文化最昌盛、识字率最高的两宋时期,民众的识字率也只有30%多而已。铅、汞、鼎炉、爻辞等是平常百姓无法触及的知识。外丹炼制的复杂工艺,堪比近代化学工业,对于当时的士层精英来说,也是难以理解的。在当时,内丹学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
各位内丹立派宗师和丹道大家,都是所属时代的文化精英,有着极高的文化修养。魏伯阳出身于高门望族,自幼受正统儒学教育,儒学功底深厚;吕洞宾十岁能文,十五能武,中过进士,做过官吏;张伯端自幼好学,学贯三教经书,曾任台州府吏;王重阳出身于地方大族,幼好读书,后入府学,曾中进士,才兼文武。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他们的文化水平顶得上几个博士。当时的内丹学理论,是融儒、释、道三家之理,聚天文、地理、书算、医卜百家之术,集合了当时所有的知识精华而产生的。
历代内丹祖师先贤所生活的那个年代,内丹学采用的话语体系是当时最先进的思想。然而,时光飞逝,斗转星移,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情况已经变得有所不同。近百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大到航空航天太空探索,小到纳米芯片量子物理,更有人工智能全面超越人类,被誉为人类智力之巅的围棋也被机器攻克,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学技术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自然和自我的认知,与古代相比,已是天壤之别。许许多多几百年前不曾有过的新概念层出不穷。历经百年的发展,科技已经对人类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相比之下,内丹学的话语体系却显得陈旧落后,格格不入。
毋庸置疑,内丹学的内核是极具生命力的。对永恒生命的追寻和探索,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最具挑战和最有价值的目标。然而,内丹学的外衣,即用来描述内丹学义理的话语体系,在当代已显得有些简陋。陈旧的话语体系给内丹学的发展和学习都带来了诸多问题,成为影响内丹学发展的瓶颈。其实,语义的精准性问题一直是传统内丹学的一个弊端,是内丹修行文化中的一些魔咒怪圈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