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下的内丹修行——一条心灵成长之路
2025年09月26日
第四章 心理学视角下的内丹修行——一条心灵成长之路
尼采说:“人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座桥梁,这一头是猴子、虫子,那一头是超人,下面就是深渊,那是一段危险的旅程、一次伟大的超越。”尼采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超越人本身。类似的思想在我国数千年前的内丹学中早已有之,如“顺为凡,逆为仙”“我命由我不由天”等等。内丹学中“仙”的概念,与尼采的超人概念相比较,内涵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钟吕传道集》中对“仙”有这样的定义:“纯阴而无阳者,鬼也;纯阳而无阴者,仙也;阴阳相杂者,人也。”内丹学中的“仙”和尼采的“超人”都描述了人所能达到的一种最高境界。在道家看来,人生的终极目标是超越自身,实现人的所有潜能,进而突破肉体凡胎,达到“仙”的境界。这样的终极价值追求并非道家独有,类似的目标在佛家称作阿罗汉(小乘)和佛(大乘),在儒家称为圣人。内丹学在发展过程中主张儒、释、道三家合一。三家合一的根本原因和内在动力,正是儒、释、道的终极目标的一致性。
与西方哲学不同,内丹学不满足于停留在概念和思辨层面,而是要追求一种更具有现实意义的自我超越和一条可实践的生命升华之路。内丹学相信经过特定的修行和锻炼,我们的生命能够升华,达到“纯阳”的仙的境界。一切的修行方法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提升生命的境界,实现“仙”这一终极目标。
人之所以伟大,在于人有着无限潜力。体育锻炼可以改变我们的身体,让我们的肢体变得强壮有力;心灵锻炼则可以改变我们的精神,让我们获得智慧和超越自我。内丹学中有着极其丰富的关于心灵锻炼的知识和方法,这些知识和方法被整合在以打坐和内观为代表的修行体系中。内丹修行体系是我们先贤智慧的结晶,是一条由凡至仙的升华之路,是一条每个人都可以追寻和实践的心灵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