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玄关一窍的方法

第三节 开启玄关一窍的方法

凝神入气穴是内丹各派一致推崇的修行方法。白玉蟾写道“昔逢师传真口诀,只教凝神入气穴”,《太乙金华宗旨》中写道“玉清留下逍遥诀,四字凝神入气穴”,薛道光在《还丹复命篇》中写道“昔日遇师亲口诀,只要凝神入气穴”,陈虚白在《仙传玄机口诀》开篇就讲“修仙之法,在乎凝神入气穴,炁穴即元关一窍”,陆西星的《玄肤论》中有“盖凝神者,入玄之要旨,丹家之第一义也。所谓凝者,非块然不动之谓也,乃以神入于气穴之中,与之相守而不离也”,《道言浅近说》中有“‘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功夫……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调息者,调度阴跷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会于气穴中也”,等等。各家各派无不视凝神入气穴为入玄要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凝神入气穴的方法,能够逐步实现心依息,息依心,心息相依,以至神气相抱,人我两忘,内外具泯。当修行进入虚极静笃、气住脉停阶段时,玄关一窍显现,先天得以联通。凝神入气穴实际就是使神与气、精融合的方法。

神与气、精在内丹学中有很多别称,如坎离、铅汞、日月、乌兔、龙虎、水火、婴儿姹女等。神气相抱有时也被称为坎离相交、铅汞相合、龙虎交媾、水火既济等等,如《悟真篇》中有“取将坎位中心实,点化离宫腹内阴”“调和铅汞要成丹,大小无伤两国全”“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抟乌兔药来烹”等,其中的坎离、铅汞、乌兔等都是同一事物的指代。《指玄篇》中有“急捉虎龙场上战,忙将水火鼎中煎”“婴儿日食黄婆髓,姹女时餐白玉杯”等,其中的龙虎、婴儿姹女也一样是指神与气、精。此外,《还丹复命篇》中有“师指青龙汞,配归白虎铅。两般都会合,水火炼经年”等,《打坐歌》中有“秘秘绵绵调呼吸,一阴一阳鼎内煎”“黄婆其间为媒妁,婴儿姹女两团圆”等,都是比喻神与气、精的相互作用和交融。

总之,在这些丹经著作中,对神与精、气的种种比喻,本质上都在讲一个模式:阴阳两极相交相合,最后融合成一片。《指玄篇》中写道“玄篇种种说阴阳,二字名为万法王”,认为人身中阴阳的和合之法是内丹修行中最重要的方法,堪称万法之王。如果人能领悟其中精妙,则可一通百通,修行上更能一日千里。由此可见,神与气、精融合之法,也就是身中阴阳融合之法,是所有修行方法的核心关键点。

坎离、铅汞、龙虎这些都是指人身阴阳两极。阴阳要想完全融合,还需要一个必要的媒介力量。内丹学中,这个中间力量常常被称为黄婆媒妁,有时也叫作戊己、真土等等,实际上皆是元神真意的代称。真意在阴阳融合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悟真篇》中有“离坎若还无戊己,虽含四象不成丹”“黄婆自解相媒合,遣作夫妻共一心”等,《指玄篇》中有“西北东南在两厢,长房缩地合中央”,白玉蟾有诗云“雄虎雌龙各一厢,凭媒牵引入中央”。可以说,没有真意的力量,阴阳两极的融合就不可能完成。这三个要素就如同化学反应中的两种反应物和催化剂,缺一不可。在《悟真篇》中称这三个要素为“三家”,有“三家相见结婴儿”之说,认为在元神真意的作用下,神与气、精可以融合为一,进而结成金丹圣婴。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人身阴阳在心理学中的意义。德国汉学家卫礼贤在《金花的秘密》中说:“这两极心灵因素是彼此对立的,可以把它们表达成逻各斯(心、意识、属火、离卦)、爱洛斯(肾、欲望、属水、坎卦)。自然人让两者之气外行(理性活动和生殖过程),于是精气外泄,终将耗尽。修行者则使它们转而向内并结合在一起,使之相互滋长,并产生出富有心灵活力的、强壮的精神生命。”在分析心理学中,逻各斯(Logos)代表的是理性、规则、逻辑等,爱洛斯(Eros)代表的是生的本能、生命能量、爱欲等。卫礼贤所说的代表理性的逻各斯很接近内丹学中神的概念,而代表生命能量的爱洛斯很接近内丹学中的精与气的概念。所以他的这种解释与内丹学的神气相抱原理是一致的。

卫礼贤认为逻各斯和爱洛斯对应着内丹学中的性和命,他写道:“性无疑与逻各斯接近,在进入现象时与命紧紧结合在一起。命这个字原本指一种王命,然后指命运、厄运、宿命、寿命、能够使用的生命能量等,因此命与爱洛斯相近。可以说,这两种本原都是超个体的。”这种解释与内丹学中的性命相合原理是一致的。由此可见,卫礼贤完全是在内丹学框架下,用现代科学体系术语对神气相抱、性命相合的原理进行了诠释,其独到的见解颇具启发性。

按照分析心理学的观点,世世代代的无数关于男人和女人的同类经验会在人类的心灵沉淀,在每个人的集体无意识层面都同时形成了关于男性和女性的集体形象,即两性的原型。当一个男人发展出相应的男性特征时,其心中的女性原型(阿尼玛)会在无意识中,以与外显型人格相补偿的方式运行。简单地讲,在男人伟岸的身躯里,生存着阴柔的女性原型意象;同样,在女人娇柔的灵魂中,也隐藏着男性原型意象(阿尼姆斯)。这与内丹学中的人身自具阴阳、坎中含有真阳、离中含有真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思想颇有相似之处。荣格认为这两个原型具有重要意义,它们一方面属于个体意识,另一方面又扎根于集体无意识,它们是个人与超个人、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桥梁。内丹学也认为坎中真阳和离中真阴是阴阳得以相合的桥梁,因此这种对应关系还是比较合理的。

比起对自身阴影面的整合,人心灵中互补的男人或女人原型更难被整合。它们只能在向外投射的过程中被发现和理解。男人心中的完美女人形象和女人心中的完美男人形象,这两者往往是心灵深层互补的性别原型的投射和具象化。男人把自己的女性原型形象投射到一个真正的女人身上时,这个投影会把全部超自然的无意识特性赋予那个女人。两性原型的这种特性,让人联想到西派丹法中提及的“彼家”这一概念。如果从心理投射和神圣外显而不是有形之肉身的角度去理解彼家的含义,这更符合内丹学不落于后天有形有质的核心宗旨。清修派的人人自具阴阳与双修派的借助彼家阴阳,这两种看似冲突的理论,在心灵层面终于可以达成一种共识。

这里需要指出,现有的心理学理论在很多玄妙的内丹学现象面前常常捉襟见肘。神气相抱、坎离相交这些概念的内涵比卫礼贤和荣格的理解要更广泛,但这些精妙绝伦的心理学研究仍然能给我们带来诸多指引。想要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一切,我们需要发展出一种更宏大和深刻的学问,而这必然要对现有的心理学有一个极大的扩展。

总结起来,理性与感性、逻辑与情欲、外显人格与内化异性原型、逻各斯与爱洛斯,用内丹学的术语来讲,所有这些都是人身的一对阴阳。这些彼此对立的心灵因素,看似水火不容,实则同根同源。它们都起源于一个混沌的未分化的原始的精神基底,即原初的集体无意识。这些彼此对立的心灵因素,可以在自性的力量的作用下实现融合。当这种融合发生后,我们的意识会进入一种由二合一、超越两边、无彼此之别的状态。此时也就是所谓的玄关窍开、联通先天的状态。阴阳相合之处,即是玄关窍开之处,处处相合,亦即处处玄关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