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体系的碰撞
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是荣格在对考古学、人类学和神话学进行研究时发现并提出的。实际上,在人类的历史中,在一些古老而神秘的宗教或哲学中,类似的概念早已存在,例如佛教中的阿赖耶识,以及我们内丹学中的先天元神等。荣格的贡献在于他从科学心理学出发,利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认知视角,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把内丹学和心理学两个体系进行比较,我们会得到很多启示。在荣格关于人类心灵结构的理论中,个人意识部分(意识和个人无意识)正对应着内丹学中的后天识神的概念,而集体无意识对应着先天元神的概念。至于先天的元精和元气,可以理解为集体无意识的动力方面的特性。元精和元气的具体内容,我们会在下一章详细论述。接下来,让我们考察一下元神和集体无意识两个概念之间的种种联系。
内丹学认为先天是后天的基础和起源,常常用五行学说来比喻,如《悟真篇》中有“二物会时情性合,五行全处虎龙蟠”“四象五行全藉土,三元八卦岂离壬”等,借用五行学说中木生火、金生水比喻先天和后天的关系,即元神(木)衍生出后天之神(火),元精(金)衍生出后天之精(水)。《青华秘文》中有“元神见而元气生,元气生则元精产矣”,认为元神是生命化生的根源。荣格认为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是从集体无意识中生长出来的,集体无意识是意识的根源,这与内丹学中的理论是相似的。
在荣格看来,人的精神世界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神圣领域”,英雄、自我牺牲、重生、正义与邪恶等这些世代相传、令人着迷的永恒主题都源自那里,它以一种隐秘的方式左右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命运。内丹学中把这个世界称作先天道境。如果把饮食男女、生存繁衍等人类本能视作人的兽性,把温良恭俭让、礼义廉耻视作人的人性,那么这个先天之境就可以视作人的“神性”。内丹学中先天的含义与集体无意识的这一特性是完全一致的。
内丹学常用无形无质、恍惚杳冥等词语来形容先天事物,如《道言浅近说》中写道:“凡丹旨中,有‘先天’字、‘真’字、‘元’字,皆是阴阳鼎中生出来的,皆是杳冥昏默后产出来的。”我们发现,如果用这些词语来形容集体无意识,也非常恰当。无法被理性所直觉,无法被意识所认知,这是内丹学中的先天事物和集体无意识中原型的共同特征。面对同样的难题,在两个体系中分别发展出了各自不同的方法和技巧。
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原型本身是无意识的,无法被直接认识,但是可以通过分析原始意象的象征意义间接地接触到。荣格总结出通往原型的三条路径:梦的分析、积极想象技术和在恍惚状态下的幻想中。在精神分析中,需要用分析象征性的方法,理解意象背后隐藏的含义,如解谜一般,逐步揭示无意识世界的秘密。
荣格讲过一个梦的分析案例,一个患有高山病症状的来访者,在治疗中做了这样的梦:“他乘坐火车赶往一个重要会议,火车在一处本应减速的弯道处,司机却完全打开蒸汽阀门,火车全速前进,结果冲出了轨道。”这背后,是来访者心灵深处在向他发出警告:他的努力和野心已经远超出他的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高山病症正是这一状况在躯体上的表现:他不能再往上爬了。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建军讲过一个梦例:“一个年轻人,在结婚前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被关进监狱,这个年轻人的潜意识中表达了他认为结婚会失去自由的想法。”梦的解析是精神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弗洛伊德称之为通往潜意识的康庄大道。这种方法对分析师的个人素养和经验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不同于精神分析,我们的先贤们发明了无为的方法,找到了一条通往这个神秘的先天世界的独特路径。我们的先贤们智慧过人,很早就发现,人的认知是有极限的,意识是有边界的。超出我们意识世界之外的“先天之境”无法用平常方法触及,也很难用思维和语言来理解和表达。在内丹和禅宗的修行体系中常常能见到“无为”和“无心”的说法,如《吕祖百字碑》中有“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悟真篇》中有“但见无为为要妙,岂知有作是根基”,法融禅师有诗句“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为和无心都是说不要用后天的意识去认知和思维。内丹学主张遣欲和澄心,如《清静经》中有“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主张清净无为,于定静中求端倪。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体悟真如、明心见性、开启先天的力量的目的。
内丹学相信人经过修炼后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长生久视、与道合真。内丹学认为先天元神是不生不灭的,不会随着个体的死亡而消失。人经过特定的修炼,可以返还先天,与先天合一,如先天元神一样永恒。《太乙金华宗旨》中有:“吕祖曰:天地视人如蜉蝣,大道视天地亦泡影。惟元神真性,则超元会而上之。”元会是古代计算天地生灭的时间单位,一元会相当于129600年。这里形容元神是不会消亡的,是永恒的。
同样,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永恒性,它不会随着个体生命灭亡而消失,是一种超越个体且更真实的存在。在这个层次上,个体间的差异已经无足轻重,所有的人都是相同的。个人的心灵也不再是单个的有意识的心灵,而是融入了潜意识之后的心灵。他有这样一个比喻:“如果允许我们将无意识人格化,则可以将它设想为集体的人,既结合了两性的特征,又超越了青年和老年、诞生和死亡,并且掌握了人类一二百万年的经验,因此几乎是永恒的。如果这种人得以存在,他便超越了一切时间的变化,对他来说当今犹如公元前一百世纪的任何一年。他会做千百年前的旧梦,而且,由于他有极丰富的经验,他又是一位卓越的预言家。他经历过无数次个人、家庭、氏族和人群的生活,同时对于生长、成熟和衰亡的节律具有生动的感觉。”
内丹学中的元神概念和分析心理学中的集体无意识概念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一种隐秘而强大的精神实在,两者都被描述为个体意识功能的起源和生命发展的主宰。与转瞬即逝的个体生命相比,两者却能跨越无尽的时间维度,有着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特性。两者都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属性,是所有后天意识活动的动力来源。同时,两者都不属于见闻觉知,不能被理性所直觉,不能被意识所认知。所有这些恰合,都指向这样一个结论:元神和集体无意识是在两个不同的认知和术语体系下,对同一事物的发现和探索。内丹学与心理学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我们能从更多的角度来认知这一伟大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