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身制作技艺

二、木偶身制作技艺

木偶的身体结构要遵循一定的比例,如正常木偶人的比例是偶头约7寸,身高1.5尺,儿童的头部所占比例则要大一些。有几种常用的木偶身体比例:8.5寸或8寸的头,身高1.8尺60公分;8寸或7.5寸的头,身高1.6尺53公分;7寸的头,身高1.5尺50公分。[3]图22的身体比例图从左至右依次为:高成年人(左脚为男性比例、右脚为女性比例),儿童,矮成年人(左脚为女性比例、右脚为男性比例)。

一身完整的木偶身子由木偶腹部和木偶的四肢构成。“腹笼”即木偶的偶腹,旧时的腹笼多为竹子编制的篓状偶腹,腹笼多为圆润的矩形状,上腹和下腹是一体的,下端开口,内部中空,形状通常为六边形,镂空面积更大;竹条处连缀木偶的双腿,腹笼外套衣饰。腹笼的这种表现形式在浙南、闽东等地区都较为常见。但腹笼实则难以区分开木偶腹部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不便于制作与人体结构相似的形状,时间成本也相对较高。现今的木偶偶腹多为泡沫制成,用泡沫塑形,将人体结构表现出来,区分开躯体的上部和下部,以腰部作为分割,上腹与下腹是分开的。上下腹之间用绳子连接,并用胶枪加固,通常上下两部分为两块泡沫结构,便于体现木偶的腰身。泡沫外一般会裹一层肉色棉布,这也是考虑到有一些木偶角色需要裸露肌肤,如猪八戒木偶往往会塑造成袒胸露腹的形象。在两肩位置有时还会用泡沫做出两个垫肩固定上去。这种新型偶腹制作工艺除了更加轻便,也更易塑形。

图22 木偶身体比例示意图(绘制:张冬萍)

图23 提线木偶人身体使用的传统腹笼
(拍摄时间:2016年8月9日)

图24 用泡沫制成的木偶偶腹
(拍摄时间:2016年8月19日)

图25 季天渊正在制作木偶人的身体(拍摄时间:2016年8月19日)

图26 包裹肉色棉布的木偶人身体,上下腹之间用绳子连接
(拍摄时间:2016年8月19日)

木偶的四肢为木头和泡沫的组合。上肢的形制分为上臂、下臂和偶手。上臂多用泡沫制成,外边同样裹有肉色棉布,用绳将其与木偶身体的两肩连接。下臂用木头,多为机器制作,上下臂之间用绳子连接起来。木偶手的制作较为讲究,有多种形制:持物或握拳的手(中间圆柱形镂空),自然舒展开的“文手”(除拇指外的四指可向里扣合,是泰顺地区提线木偶最常见的手形),兰花指,“撩珠手”[4](食指和中指伸直,拇指、无名指、小指相屈握),以及与撩珠手相似的其他手型(图29)。下臂和手之间用线连接,手臂关节处打孔穿线,形成指、腕、肘、臂等关节部位均可活动的木偶上肢,从而完成翻掌、转肘、举手、伸直等动作,手势多样。手与小臂之间也用绳子相连。

木偶的下肢形制分为大腿、小腿、脚三部分。木偶躯体的下半部分与双腿的连接处会做出近似“U”形掏空的处理,是为了方便大腿部的活动。大腿有的用细木棍表示,有的用泡沫制成,还有的则直接用粗线示意,使下半部分躯体与小腿直接相连。小腿的木棍粗于大腿,小腿后侧上部掏空,大腿嵌入小腿,大腿和小腿之间用竹钉穿插固定,以便做动作。偶身下肢的小腿与脚连接,小腿下部削细,插入脚中,并用竹钉固定,外部裹上布料小鞋,并在下肢关节与脚掌处打孔穿线,以便操弄。

图27 用车床制作的木偶四肢(拍摄时间:2016年8月18日)

图28 木偶戏表演艺人蔡晓华正在连接木偶人的腿和脚(拍摄时间:2016年8月19日)

图29 木偶手势及常用的双手手势组合(绘制:张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