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钩牌线位

二、钩牌线位

泰顺提线木偶的线牌多为竹制,形制为向前勾状,钩牌是伸出来的竹子枝杈,制作者为当地的木工师傅。线牌制作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穿线,这也是木偶人制作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线位的设置不尽相同,差异来自木偶提线艺人的表演习惯与木偶角色动作的复杂程度,一般为7—30条线不等。在此,笔者整理了泰顺木偶戏班中不同的线位组合形式,总结了其一般制作规律:线牌的牌柄处多为后脊线的位置,有的加设臀线、尾巴线、控制木偶嘴和眼活动的机关线,以及控制木偶人特殊动作的丝线;从牌柄往前延伸,牌板的排线顺序依次为头线、臂线、手线、腿线、脚线,有的会将大臂、小臂,手掌、手指,大腿、小腿分设线位。此处列举猪八戒偶身的排线方法[6],以便读者理解木偶线牌的线位编排与木偶身体如何产生结构关联。

猪八戒角色线牌头左右前后线位分别为(共21根):

牌左:太阳穴线、叉腰线、肘线、手背线、手指线、腿线、脚线;

牌右:太阳穴线、叉腰线、肘线、手背线、手指线、腿线、脚线;

牌前:腹线;

牌后:柄前头线、左耳线、右耳线、左臀线、右臀线、柄末后背线。

图33 猪八戒偶身的排线方法及线牌头排线示意图(绘制:张冬萍)

笔者总结了十几种常见的木偶戏牌的排线方式(按线排排线从前至后、从左至右的次序):

1.10条线:后脊线;(左)头线、(左)小臂线、(左)手线、(左)小腿线;(右)头线、(右)小臂线、(右)手掌线、(右)手指线、(右)腿线。

2.10条线:后脊线;(左)头线、(左)小臂线、(左)手线、(左)腿线;(右)头线、(右)小臂线、(右)手掌线、(右)手指线、(右)腿线。

3.10条线:后脊线;(左)头线、(左)小臂线、(左)道具线、(左)小腿线;(右)头线、(右)小臂线、(右)手掌线、(右)手指线、(右)腿线。

4.12条线:后脊线;(左)头线、(左)小臂线、(左)手线、(左)衣线、(左)小腿线、(左)脚线;(右)头线、(右)小臂线、(右)手掌线、(右)手指线、(右)腿线。

5.12条线:后脊线;透明线控制嘴和眼;(左)小臂线、(左)手线、(左)小腿线、(左)脚线;(右)头线、(右)小臂线、(右)手掌线、(右)手指线、(右)腿线、(右)脚线。

6.12条线:后脊线;(左)头线、(左)小臂线、(左)手线、(左)小腿线、(左)脚线;(右)头线、(右)小臂线、(右)手掌线、(右)手指线、(右)腿线、(右)脚线。

7.12条线:后脊线、控制抱手动作;(左)头线、(左)小臂线、(左)缠住龙角道具和手、(左)鱼线勾住嘴和龙角道具、(左)腿线;(右)头线、(右)小臂线、(右)缠住剑道具和手、(右)手线缠住剑道具和手、(右)腿线。

8.12条线:(左)头线、(左)小臂线、(左)手线、(左)腿线、(左)脚线;(右)头线、(右)小臂线、(右)手掌线、(右)腿线、(右)脚线2条;肚子线。

9.12条线:后脊线;(左)头线、(左)臂线、(左)手线、(左)腿线、(左)脚线;(右)头线、(右)小臂线、(右)手掌线、(右)手指线、(右)腿线、(右)脚线。

10.13条线:后脊线;(左)头线、(左)臂线、(左)手线缠住龙角道具3条、(左)腿线;(右)头线、(右)手线、(右)缠住剑道具、(右)腿线;控制提裙子动作2条。

11.17条线:后脊线、(右)臂线2条、(右)手腕线2条、(右)肩线2条、控制嘴和眼线;(左)头线、(左)小臂线、(左)手线、(左)腿线;(右)头线、(右)小臂线、(右)手掌线、(右)手指线、(右)腿线。

12.17条线:臀线和尾巴线2条、后脊线、控制抓手动作2条、控制嘴和眼线;(左)头线、(左)小臂线、(左)手掌线、(左)手指线、(左)膝盖线;(右)头线、(右)小臂线、(右)手掌线、(右)手指线、(右)膝盖线;肚脐线。

13.19条线:(右)脚后跟线、(左)后脊、(右)后脊、其他后脊线2条、控制抱手动作2条;(左)头线、(左)小臂线、(左)手掌线、(左)手指线、(左)腿线、(左)脚线;(右)头线、(右)小臂线、(右)手掌线、(右)手指线、(右)腿线;(右)脚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