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主

一、班主

(一)班主与制作艺人

上文提到,木偶的价值实现使木偶制作者与木偶戏班发生关联,而木偶戏班主有习惯性合作的木偶制作艺人,班主选择木偶制作艺人则受到价格、操作使用情况、信任程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班主将戏班中需要修补和更换的木偶头交给制作者修缮,年岁更长的木偶头会被直接替换掉,新的木偶头可从制作者那里直接购买,也可以用一些保存时间较长、有一定收藏价值的旧木偶头换新。班主与熟悉的制作者关系密切,也经常一起参与到木偶的制作当中,甚至还会拜师学艺。

木偶担子作为班主的私人财产,木偶与其他道具的增补所产生的费用均由班主个人承担。一般一个完整的木偶担子的承建要花费几万元。随着木偶制作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木偶制作者技艺水平的不断提高,木偶价格也在不断上涨。

(二)班主与表演艺人

戏班班主是木偶戏演出活动参与成员的组织者,也多是前台首要提线人物,是整台木偶戏演出的“导演”。泰顺地区的木偶班子多为松散型的组织,其组成人员不固定,由班主临时电话邀请搭班演出,属于不固定的雇用关系。

班主对于表演艺人的选择是主动的。班主有权选择此次表演的艺人,选择的标准是多方面的:与班主的熟悉程度、角色需要、成员间戏路的匹配度等。收入的分配是行业内的潜规则,除班主以外,前台提线艺人收入最高,后台乐队次之,乐队成员的收入分配基本持平,或鼓板与主胡师傅稍多。一场七天连台木偶戏总收入在3万—5万元,每天表演时长6—8小时,其中前台艺人每人每天收入约800元,后台艺人每人每天收入约600元。在收入分配中,班主所持有的木偶担子也要占一个人头的分配。

表演艺人对于班主的选择是相对被动的,一般由班主电话邀约,很少有艺人主动联系班主演出。表演者在此次演出中负责的角色由班主与其商议决定。泰顺的木偶戏表演艺人并非永远扮演某一特定的角色,由于其掌握技艺的多样性,经常在前台与后台、后台鼓板与正吹等不同位置自由切换,具体要看戏班人员的整体组成与各自擅长的技艺。

(三)班主与戏担子的承传

戏班班主木偶担子的获得有两种途径:一是家族继承,由祖辈一代代传下来的戏担子居多;二是购买,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戏班戏况不景气的时候,有的班主会考虑卖掉戏担子,从而被其他班主通过购买获得。

总而言之,戏担子的拥有者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有一定经济基础,能支撑戏班日常消耗与增补的花销;二是戏脉要广,能使戏班演出维持下去;三是熟悉木偶戏表演艺人,从而在搭班时能保证木偶戏表演的质量;四是对木偶戏有一定了解,有助于对演出的细节与整体进行协调支配。

图34 季天渊家中保存的老式竹制戏箱
(拍摄时间:2018年2月28日)

图35 传统戏箱中老的木偶人,腿部用皮子制作而成
(拍摄时间:2018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