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箱之配置组成

二、戏箱之配置组成

木偶戏班的戏箱容纳了木偶戏表演中会使用到的全部戏具,一般一个木偶戏班有5—6个戏箱。戏箱中的戏具包括40—60身完整的木偶、备用的木偶头和备用的服饰、盔头、木偶面具、髯口、武器等道具。今天泰顺地区使用的戏箱多为铁皮制成,外面有铁框加固,并且上锁。这些戏箱外部写有戏班班名,并根据箱内存储的不同木偶加以编号。

木偶戏箱内的全部戏具最终都要参与木偶戏演出,戏具配置的庞杂多样也是为了保证木偶戏演出剧本的完整性与生动性。

本节将以泰顺县泗溪镇泰顺提线木偶戏市级传承人包日拼的木偶担子——泰顺县石门木偶戏传习所为例,结合木偶最为重要的构件(木偶头、木偶服饰、木偶盔头、髯口),呈现木偶戏箱的主要配置组成。

(一)木偶头

一堂木偶一般要配备40—60个木偶头,包括祖师爷2个(1个是专作供奉用的田公元帅,1个是参加演出的王乞老),老头1个(王乞老和老头嘴眼活动),童子1个,文华脸(俗称奸臣脸)1个,武大花1个(眼舌活动),丑角(文丑、小丑、武丑、女丑等)5个,旦角(小旦、花旦、青衣旦、老旦、女童等)9个,生角(文生、老生、武生等)20个。其他特定人物数量各异,如演《火焰山》就要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牛魔王、龙王等。[19]

石门木偶戏传习所的木偶头共有60个,大致包括:祖师爷1个(实为丑角),生角32个(文生27个、武生4个、老生1个),旦角16个[花旦与青衣旦差距较小难以区分,共计11个;武旦2个、老旦1个、彩旦1个、女童(娃娃旦)1个],丑角8个[文丑1个、武丑3个、茶衣丑(劳动人民身份的丑角)4个],净角1个(大花脸1个),其他特定人物“红毛猴”木偶头2个。

(二)木偶服饰

泰顺地区的木偶造型也受到当地瓯剧、越剧、京剧等地方戏曲的影响,其服饰也与当地戏曲的戏衣存在很大关系。叶明生将福建傀儡戏服粗分为蟒袍、甲靠、衫类、褂类、杂类等。泰顺木偶戏班对木偶人物服饰的设置一般分为:文堂八身(五色袍六身,分黄、红、蓝、绿、白、黑,红官、蓝官两身),武堂七身(五色靠五身,白、红战袍两身),七生、八旦十五身,师爷(俗称王乞老)一身,陈靖姑娘娘一身,其他八身(院门、家院、短打等),共四十身。其他特定人物(如孙悟空、猪八戒等)不计在内。[20]

结合京剧服饰的分类,综合泰顺县石门木偶戏传习所木偶服饰来看,其戏服多为京剧服饰中的大衣(蟒、官衣、判官衣、八卦衣、宫衣、帔、褶、古装、僧衣)、二衣(侉衣、箭衣、硬靠),以及口述采访中提到的“杖衣”“茶衣”几种类型。

(三)木偶盔头及髯口

要用数量有限的木偶头表现千差万别的人物,盔头的化妆代替起到了重要作用。泰顺提线木偶帽饰盔头常用的有帅盔、老王盔、天官翅、三顶套、文武扎巾、纱帽、软帽等。[21]根据常用的盔头类型,结合木偶艺人的口述采访,石门木偶戏传习所的帽饰可分为冠、帽、盔、巾四大类。

木偶戏班的盔头箱实质上就是存放帽冠的木质抽屉,其中一并放置的有木偶所佩戴的各类假须,即髯口。戏曲中常用的样式有三髯、满髯、扎髯等。在对泰顺提线木偶髯口的调查中,根据对泰顺提线木偶戏国家级传承人张良华的口述采访,可知木偶戏中使用到的髯口分为三类,即满口、三牙、短凿,分别对应戏曲中的满髯、三髯、扎髯,颜色多为白色、灰色、黑色、红色。满口用于表现强势的上层人物,三牙表现较为文雅的文人角色,短凿多表现粗鲁不加修饰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