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米饭越嚼越香
2 为什么米饭越嚼越香
“这米饭真是太好吃了。”小琦吃得好开心。
“这米饭吃起来格外甜,还很香。”巴吉帮王教授搬实验室,忙了一上午,好不容易吃上饭,别提有多开心了。
小琦听巴吉这么一说,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教授,这米饭吃起来怎么会甜呢?”
想到这两个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个性,教授卖了一个关子:“现在是吃饭时间,这个问题下午再说。不过,你们俩在吃饭的过程中好好体味一下,就会有新的发现。”小琦听教授这么一说,立刻专心致志地吃起饭来。
王教授、巴吉和小琦三个人忙了一上午后,现在正在餐厅里吃着香喷喷的饭菜。突然,巴吉和小琦发现米饭越嚼越香,注意到这一现象之后,俩人向王教授提出自己的疑问。
饭是吃完了,可俩人心中的疑惑还是没有消除,亟须解决。俩人催促着王教授往实验室去,看来今天这个问题非解决不可。
俩人乖乖地坐在座位上,听王教授为他们拨开迷雾。
王教授:“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的甜度非常低,人的舌尖很难感觉到。”
“但是通过反复咀嚼,淀粉在口腔内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会被分解成分子较小的糖。”王教授看了看两个孩子,继续说道。
酶是人体分解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核心要素,它是健康的源泉,也是生命的源泉。
人体分解食物的第一步是物理消化,发生在口腔内,牙齿将食物咬断、磨碎,增加食物与唾液淀粉酶的接触面积,咀嚼越细就越容易消化。在食物进入胃后,开始了人体分解食物的第二步——化学消化,胃液中的胃蛋白酶会将大分子食物分解成小分子养分以供细胞吸收和利用,淀粉分解成单糖,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脂肪分解成脂肪酸。以上物质进入小肠后,小肠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水解、消化与吸收。
“不仅米饭,还有很多食物也是同样的原理,比如馒头、某些水果。”王教授继续说。
小琦发现这一知识点不太符合日常饮食习惯的逻辑,就举起了手,问:“教授,淀粉怎么就被直接转化成糖了呢?”
“我在这里补充一下。口腔内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帮助分解淀粉,加强分解作用。整个咀嚼过程中,食物中的淀粉会不停地分解,不停地产糖。”教授耐心地解惑。
“所以吃米饭或馒头,会越嚼越甜。”巴吉做了个小总结。
“对的,看来今天吃饭吃得很认真啊!”
“那为什么口腔不能把食物全都消化呢?”巴吉这时又插了一句。
“由于我们的口腔容积有限,此外,口腔内的酸性环境和胃的也不一样,这些都不利于淀粉消化,因此,淀粉在口腔内只进行初步消化。我们吃的食物只有一小部分在口腔中被分解成糖,剩下的部分都由胃液来帮助消化。”
“那为什么有的食物要通过咀嚼才能感觉到甜,而有的就不用呢?”小琦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
“因为不同的食物属于不同种类的糖。”
“原来糖还分种类啊?”巴吉露出一副震惊的表情。
“糖分单糖、双糖和多糖等。其中,双糖最甜,比如蔗糖、麦芽糖;其次是单糖,比如葡萄糖、果糖等;而淀粉的甜度就非常低,属于多糖。”教授提到了一个新知识。
“那是以什么标准来区分呢?”小琦进一步把话题延伸下去。
“这和糖经水解后的分子量有关。一般来说,分子量越多,糖的甜度越低;分子量越少,糖的甜度越高。”
什么是生物大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