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群居的小天体
11 喜欢群居的小天体
阿旺:“哎呀,不好啦,前面有小天体,大家当心,别让飞船被撞到了。”
巴吉:“小天体在哪儿呢?我怎么没有看到?”
小琦:“小天体的体积太小啦,肉眼是很难发现的,但是我们可以在雷达上发现它们的踪影。”
在太空旅行的过程中,巴吉、小琦和阿旺三人组成的探险小分队遇到了意外的危险,一些小天体从飞船附近掠过。别看阿旺平日里充满了智慧,可是此时却吓得躲在了飞船的座椅下面。
看着阿旺的这副模样,巴吉笑了起来,他说:“阿旺,你这是怎么了呀?”
阿旺说:“刚刚雷达上面显示有一些小天体正在朝我们飞来,我就感到很害怕。”
巴吉不以为然地说:“什么是小天体?为什么你会这么害怕?”
阿旺这才安定了一点,它慢慢地向巴吉解释道:“小天体是很多物体的总称,包括小行星、彗星、流星体以及其他星际物质。小天体的体积通常比较小,看上去就像一块普通的岩石,或许我们用手就可以把它们抓住,但是也有一些小天体的体积很大。
“1801年,人类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发现了一颗星体,直径约为932千米,并把它命名为谷神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认为谷神星是太阳系内体积最大的小行星。直到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更改了标准,谷神星被重新定义为矮行星。在太空中,物体的运行速度非常快,只要被一块小小的陨石击中,我们的飞船就有可能粉身碎骨。2018年8月30日,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出现了气压下降的情况,后来宇航员在检修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直径为1~2毫米的孔洞,这正是被小天体撞击造成的,幸运的是抢修及时,没有造成更大的危险。”
巴吉惊恐地说:“原来这么可怕,那我们可得小心一点儿。”
你是否见过彗星?它们是夜空中的不速之客。当它们出现的时候,身后总是拖着长长的尾巴,古人给它们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扫把星,意思是彗星的尾巴就像扫把一样。古人认为,扫把星出现的时候,会给人带来坏运气。当然,这是迷信,不可当真。
彗星主要是由冰、氨、甲烷和固体尘埃等物质组成的,就像一个脏脏的雪球。当接近太阳时,它们就会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分解成彗头和彗尾,通过反射太阳光,在天空中留下美丽的景象。
群星聚集的小行星带
小天体大多喜欢群居生活,太阳系中的小天体主要居住在小行星带和柯伊伯带。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已经对柯伊伯带进行了介绍,这里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小行星带。
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个特殊的区域,这里存在着无数颗小行星。小行星的体积比行星小,但是也围绕着太阳旋转。它们的成分很复杂,主要为黏土和硅酸盐岩,以及铁、镍等金属混合物。大多数小行星的直径小于100千米,但是也有少数小行星的体积很大。实际上,太阳系内所有小行星的体积加起来,也没有月球大。
这些小行星是怎么形成的呢?有的科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的早期,火星和木星之间可能曾存在一颗行星,这颗行星被一股不明的力量击中了,它的星体被炸成碎片,散落在太空中,就成了我们现在见到的小行星带。
说一说,你听过哪些彗星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