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的“蜂氏家族”

14 追风的“蜂氏家族”



“啊……啪……”巴吉突然大叫一声,随后一手拍在了后脑勺上。

奔跑的巴吉赶紧停了下来,只觉得后脑勺火辣辣的疼。小琦走过来一看,原来是一只蜜蜂。巴吉这是被蜇了。

巴吉捂着后脑勺,疼得差点儿哭了,不一会儿脑袋上就肿起了一个包。巴吉生气地叫道:“该死的蜜蜂,没招惹它为什么要蜇人?”

“一定是蜜蜂把你当成了敌人,所以追着风儿就来了。”小琦根据自己被蜇的经验猜测道。

“哎呀,先别讨论原因了,有没有办法止痛啊?”巴吉差点儿就哭了。

这个好办,只要小心地把螯针拔出来,然后找点儿车前子叶片揉碎敷在上面即可。

40

被蜜蜂蜇后的巴吉实在太难受了,索性坐在地上休息起来。他实在是想不通:自己也没招惹谁,怎么就被蜜蜂蜇了?小琦安慰说:“大男子汉,被小小的蜜蜂蜇一下算不了什么,蜜蜂蜇人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阿旺解释道:“其实,蜜蜂一般是不会轻易蜇人的,因为蜜蜂的螯针一旦刺入人体,与螯针相连的毒腺等内脏就会被拉出体外,意味着蜜蜂的生命即将结束。”

蜂类蜇人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靠蜂巢太近了,为了防御才攻击我们;二是我们碰到它们了,比如它们正在采蜜时,被我们不小心碰到了或是踩到了,也会蜇人。

听到这里他不禁对蜜蜂产生了兴趣,因为他只知道蜜蜂会采蜜,蜂蜜吃起来很甜,却没有深入地了解过蜜蜂。

于是,巴吉便让阿旺继续开始它的讲解,他很想知道蜜蜂群是怎样一个群体。

阿旺说:“其实,蜜蜂和蚂蚁是很类似的,尤其它们的分工与合作方式很类似,蜜蜂群体也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蜂王主要负责产卵,繁殖后代;雄蜂主要负责交配;工蜂的任务可就多了,比如筑巢、采蜜、喂养幼蜂、守卫蜂巢。有趣的是,蜂王和工蜂都是由受精卵发育的,只是吃的食物不同而发育成不同的类型。蜂王一生吃蜂王浆,而工蜂则主要吃花粉和花蜜。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发育的,也主要吃花粉和花蜜。

“所以,巴吉一定是被工蜂蜇了。因为蜂王一般很少外出,只有在交尾的季节才会飞出来,毕竟一窝蜜蜂只有一只蜂王,如果蜂王死了,那整个蜂群就很可能会慢慢消失;雄蜂则没有螯针,它不会蜇人。”

41

通常一窝蜜蜂只有一只蜂王,但会有若干个王台(即孵化未来蜂王的巢穴)。如果新蜂王出世,老蜂王则会带一小部分蜜蜂飞走;如果老蜂王出现意外死去,则会由新孵化的蜂王接替;如果两只新蜂王同时破蛹而出,就会出现“王者之争”,二者必有一死。


“这么说来,蜜蜂也挺不容易的啊!为人类勤劳地采蜜,还要担心自己的生存问题。”巴吉总算好受点儿了。

“嘿嘿,蜜蜂采蜜可不是专门为了人类哦,它们是为了给后代提供食物。只是这种食物正好被人类发现了。像其他不采蜜的蜂类就不这么受欢迎了。”小琦纠正道。

阿旺说:“的确是这个道理,比如攻击性很强的马蜂就人见人恨,马蜂的毒性比蜜蜂强很多,而且很喜欢攻击人。如果见到马蜂窝,最好离它越远越好。不过,如果是在室外遇到单只马蜂,只要不大幅度地移动或攻击它,一般是不会被蜇的。

42

“需要强调的是,蜂类对移动的物体非常敏感,如果它们飞向你,最好不要跑,因为风可能会给它们提供信息——猎物就在前面。稳妥的办法是迅速蹲下,一动不动,它们就找不到目标了。当然,如果是一大群飞过来,你就自求多福吧!”

阿旺的一番讲解让小琦和巴吉决定,以后遇到马蜂窝一定要离得远远的,毕竟谁也不想被一大群马蜂追着跑。如果追上了,那可能会被蜇得昏迷不醒或中毒身亡,简直太恐怖了。


蜜蜂是如何传递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