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怒吼——地震

4 大地的怒吼——地震



巴吉、小琦和阿旺刚通过时空之门从北极回来,就立刻感到天旋地转,仿佛大地在晃动。

“呀!地震了!快躲起来!”小琦喊道。

巴吉大惊失色,他紧紧地抓住窗户,说:“我们该怎么办啊?”

此时,阿旺早已经躲在桌子底下了,它冲着小琦和巴吉喊:“快躲到桌子下面!”

12

几秒钟过后,地震渐渐停止了。巴吉问:“为什么会出现地震呢?”

小琦说:“导致地震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几种不同的类型。在前一节内容中,我们学习了大陆漂移学说,其中提到当地球上的某个板块发生位移,与其他板块发生挤压和碰撞时,就会引起地震。这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叫作构造地震。火山爆发时,会释放巨大的能量,也有可能引起地震,叫作火山地震。岩层崩塌陷落也可能引起地震,叫作陷落地震。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因素可能导致地震,例如陨石坠落、水库蓄水等,人们把这些因素导致的地震叫作诱发地震。

“地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自然现象,也是十分常见的地理活动,一旦发生大地震,就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例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都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人们一直没有放弃研究地震。”

巴吉说:“哦,原来是这样。”

阿旺对小琦的话又做了一些补充,它说:“地震发生的时候,不同地方的人们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叫作震中,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叫作震源深度,观测点或某个地点与震中的直线距离叫作震中距。地震后,在地图上把地面震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作等震线。地震对震中的破坏通常最大,常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可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山体滑坡、地面塌陷、地表裂缝等次生灾害。”

13

地震发生以后,释放出的能量会像水波一样向周围传递,这就是地震波。地震波分为三种:纵波、横波和面波。通常,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但是破坏力比较小;横波和面波的传播速度比较慢,但是破坏力很大。为了提升预测能力,人们在世界各地布置了数以千计的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仪器监测到纵波时,就会发出预警信号,让人们在横波和面波到来之前做好准备,尽量减少伤亡。


人们经常使用震级来表示地震的规模和大小,震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最早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提出的,所以人们把它称为里氏震级。里氏震级每增加一级,就表示地震的能量大约增加32倍。目前人类记录的最大地震震级是里氏9.5级。

抵御地震灾害,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自己。

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屋子里,应当马上躲到床或桌子下面,这样可以降低被砸伤的概率;如果你的周围没有床或桌子,可以站在门口,门框会有一些保护作用;不要靠近窗户,以免被碎玻璃割伤;不要乘坐电梯,应该走安全通道。如果你在屋子外面,应该尽快跑到空地上,然后趴下或者坐在地上,尽量远离楼房、树木、电线杆等,以免被砸伤。如果你不幸被掩埋,不要大声呼叫,不要随意移动,要保持体力,同时用手帕遮住嘴巴,避免吸入粉尘;你可以用石块敲击身边的管道或墙壁,以便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预防地震,准备防灾用品。

14

在阿旺的帮助下,小琦和巴吉很快就行动了起来,他们准备了一个家庭应急包,包中有食物和水(每个人5天的量);有一些防灾用品,如防灾头巾、手电筒、蜡烛、急救药品、灭火器、手套、毛毯、半导体收音机、急救药箱等。


夜里睡觉时,我们如何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地震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