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中“眨眼”的星星
2 夜空中“眨眼”的星星
巴吉、小琦和阿旺进入了飞船,巴吉看着窗外的满天星斗,不禁发出了赞叹:“看啊,天上的星星真漂亮。”
小琦说:“是啊,星星闪闪发光,就像在对我们眨眼睛。”
阿旺说:“你们知道天上的星星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吗?”
在晴朗的夜空,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数不清的星星,在黑暗中闪耀着白色的光芒。
巴吉说:“我经常在晚上数星星,一颗、两颗、三颗……怎么数也数不清。阿旺,你知道天上究竟有多少颗星星吗?”
阿旺说:“据科学家们估算,天上至少有1500亿颗星星,这么多的星星,光凭肉眼肯定是无法数清楚的。”
巴吉惊讶地说:“原来天上有这么多星星!我还以为星星的数量很少呢。”
恒星的颜色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颜色就越接近蓝色。有些恒星看上去是红色的,它的温度在2 000K到3 000K(K,开尔文,开尔文=摄氏度+273.15)之间。有些恒星的颜色是黄色的,它的温度在6 000K到7 500K之间。当温度达到10 000K左右时,星星看上去就是白色的。若温度继续升高,这颗恒星的颜色看上去就是蓝色的。
阿旺说:“宇宙实在太大了,人类现在对宇宙的了解还很有限,大多数星星是无法用肉眼看见的,我们在地球上能够看到的星星,其实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巴吉说:“天上的星星都是一样的吗?”
阿旺回答:“不,星星并不都是一样的。通常人们把星星分为五种:恒星、行星、卫星、小天体以及矮行星。恒星是一种能够发光发热的天体,它主要由氢、氦等元素构成,这些粒子会发生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行星本身是不发光的,它们的质量比恒星小得多,受到恒星引力的影响,围绕着恒星运行。卫星的体积更小,它们通常围绕行星运行。小天体的体积和质量非常小,远远比不上行星,通常包含小行星和彗星等。矮行星的体积和质量处于行星和小天体之间。
“我们在夜空中看到的星星,大多数是遥远的恒星,少数是反射恒星光线的行星,也有一些是偶尔出现的彗星。”
为什么星星的亮度不一样?
小琦说:“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的星星看起来又大又亮,有的星星看起来却又小又暗,这是什么原因呢?”
阿旺说:“星星的亮度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比如有些星星距离我们很近,所以看起来很亮;还有一些星星的体积很大,表面核反应剧烈,看起来就会更亮一些。为了衡量星体的目视亮度,科学家们把星星的亮度分成几个等级,叫作星等。最亮的是一等星,人类用肉眼只能勉强看见六等星。”
小琦问:“那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星星呢?白天星星去哪儿了呢?”
阿旺说:“其实白天的时候星星也还在,只是跟太阳相比,它们的亮度很有限。白天时,太阳发出的光线把地球照得十分明亮,所以我们就看不到星星了。只有到了晚上,太阳落山了,天空是漆黑的,我们才能清楚地看到星星。”
想一想,为什么人们会误以为星星的颜色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