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江苏科举的发展与沉寂
2025年08月10日
第三章 宋元江苏科举的发展与沉寂
赵宋王朝崇文尚儒的治国方略,催生了“与士大夫治天下” (1) 政治格局的形成。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云:“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政治之纯乎出于士大夫之手者,惟宋为然。” (2)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成为宋朝历代皇帝所普遍认可的治国理念。崇尚文治亦成为宋朝政局的基调,直接导致了宋朝科举的发达和随之而来科举制度的革新与完善。钱穆先生说:“我们虽可一并称呼自唐以下之中国社会为‘科举社会’,但划分宋以下特称之为‘白衣举子之社会’,即‘进士社会’,则更为贴切。我们亦可称唐代社会为‘前期科举社会’,宋以后为‘后期科举社会’。” (3) 钱穆先生将科举史上唐代与宋代,区别为“前期科举社会”与“后期科举社会”,根本原因是社会身份和地位的高低不再以血统和出身为标准,而以是否科举及第及科第高低为依据。这恰恰道出了科举制度公平公正的意义所在。
元代国祚不足百年,其科举制度在总结、简化南宋科举制度基础之上并吸取了金代科举制度若干合理因素综合而成。“分榜取士”——以蒙古人、色目人为右榜,以汉人、南人为左榜,是蒙元政权独特的科举制度架构。身为蒙古族统治者,其与西域各族联手,与被统治的汉人、南人族群抗争,形成了极具时代特色的“多族群文化”。其科举政策、科举制度正是在各种力量的较量中酝酿,并最终以蒙汉双赢的姿态出现在历史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