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古籍类

巴泰等:《世祖章皇帝实录》,《清实录》第3册,中华书局,1985年

戴均元等:《仁宗睿皇帝实录》,《清实录》第32册,中华书局影印,1985年

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4年

不著撰人:《京口耆旧传》,中华书局,1991年

不著撰人:《都城纪胜》,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蔡冠洛编纂:《清代七百名人传》,(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

曹操:《曹操集》,中华书局,1974年

曹允源、李根源:民国《吴县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曾巩撰,陈杏珍点校:《曾巩集》,中华书局,1984年

曾嘉诰等纂:嘉靖《尉氏县志》,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

晁补之:《鸡肋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118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

陈宝琛等:《德宗景皇帝实录》,《清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

陈骙、佚名撰,张富祥校点:《南宋馆阁录·续录》,中华书局,1998年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71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

缪荃孙纂:民国《江阴县续志》,凤凰出版社,2008年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64年

陈暐:《吴中金石新编》,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目录类,第683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陈高华等点校:《元典章》,中华书局、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

陈文和:《嘉定钱大昕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

陈玉璂纂:康熙《常州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36,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1991年

程穆衡:《娄东耆旧传》,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董诰:《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

杜文澜辑,周绍良点校:《古谣谚》,中华书局,1958年

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

鄂尔泰、张廷玉:《词林典故》,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职官类,第599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

法式善等:《清秘述闻三种》,中华书局,1982年

范成大撰,陆振岳点校:《吴郡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范仲淹撰,李勇先等点校:《范仲淹全集》,中华书局,2020年

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

费兖撰,傅毓钤标点:《梁溪漫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封演撰,张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中华书局,2005年

冯桂芬等:同治《苏州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8,凤凰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2008年

甘熙:《白下锁言》,南京出版社,2007年

高嶐等辑:《东林书院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影印版

高廷珍:雍正《东林书院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龚明之:《中吴纪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龚延明主编,方芳点校:《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宁波出版社,2016年

龚自珍著,王佩诤校:《龚自珍全集》,中华书局,1959年

顾公燮撰,甘兰经等点校:《丹午笔记·平定姑苏始末》,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顾起元撰,陈稼禾点校:《客座赘语》,中华书局,1987年

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顾沅辑:《吴郡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郭大纶等纂:万历《淮安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8,上海书店,1990年

韩浚等纂:万历《嘉定县志》,凤凰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2014年

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何乔新:《椒邱文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249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

洪迈:《容斋随笔》,学苑出版社,1999年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书店,2001年

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

胡培翚:《研六室文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黄明曦:《江上孤忠录》,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0册,中华书局,1985年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1997年

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32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黄之隽撰,尹继善修:乾隆《江南通志》,凤凰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2011年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黄宗羲著,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

黄佐:《南雍志》,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霍有明、郭海文校注:《钦定学政全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清高宗敕撰:《清朝通志》,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第2辑,商务出版社,1936年

嵇璜:《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计有功:《唐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55年

季念诒等纂:光绪《通州直隶州志》,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43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江藩:《汉学师承记(外二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焦竑:《国朝献征录》,吴相湘主编:《中国史学丛书初编》,(台北)学生书局,1964年

柯劭忞:《新元史》,中国书店,1988年

郎瑛:《七修类稿》,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乐史:《广卓异记》,《笔记小说大观》第1册(合订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

礼部编纂:光绪《钦定科场条例》,沈云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3编第38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饮冰室文集之三》,中华书局,1988年

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1年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李德林:《定颖记事》,道光六年(1826年)刻本

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中华书局,2014年

李望周:《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台北)华文书局,影印版,1966年

李焘撰,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95年

梁章钜撰,陈居渊校点:《制艺丛话·试律丛话》,上海书店,2001年

梁章钜、赵翼撰,何英芳点校:《枢垣记略》,中华书局,1984年

凌迪知:《万姓统谱》,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类书类,第957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

李兆洛等纂:道光《江阴县志》,道光二十年(1840年)刊本

李肇:《唐国史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厉鹗:《宋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李心传撰,徐规点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华书局,2000年

李元度纂,易孟醇校点:《国朝先正事略》,岳麓书社,2008年

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

凌万顷、边实纂,李勇先点校:淳祐《玉峰志》,宋元珍稀地方志丛刊乙编3,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

令狐德棻等:《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

刘吉等:《明宪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影印本,1962年

刘启瑞等纂: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80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刘宰:《漫塘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17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

刘文琪、张安保纂:道光《重修仪征县志》,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1991年

卢文弨辑:《常郡八邑艺文志》,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目录类,第9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卢文弨:《抱经堂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卢宪撰:嘉定《镇江志》,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429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

卢熊:洪武《苏州府志》,广陵书社,2015年

陆揖:《蒹葭堂杂着摘抄》,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

陆九渊:《陆九渊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16年

陆以湉著,崔凡芝点校:《冷庐杂识》,中华书局,1984年

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5年

陆游:《避暑漫抄》,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

陆游撰,马亚中、涂小马校注:《渭南文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

吕祖谦:《宋文鉴》,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第135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

吕祖谦:《东莱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15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马令:《南唐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书》本,1989年

毛一鹭纂:万历《遂安县志》,凤凰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2014年

马端临撰,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点校:《文献通考》,中华书局,2011年

缪荃孙:《艺风堂杂钞》,中华书局,2010年

缪荃孙撰:《续碑集传》,周俊富辑:《清代传记丛刊·综录类》4,(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

缪彤纂:康熙《苏州府志》,《江苏历代方志全书》(苏州府部),凤凰出版社,2016年

莫祥芝、甘绍盘合纂:同治《上江两县志》,《江苏历代方志全书》(江宁府部),凤凰出版社,2016年

耐得翁:《都城纪胜·三教外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第59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欧阳修撰:《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版

皮锡瑞撰,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

彭文杰:《彭氏宗谱》,民国十一年(1922年)衣言庄刻本

钱大昕:《安定言行录》,丁宝书辑:《丛书集成续编·史部》,上海书店,1994年

钱谷编:《吴都文粹续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第1385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

庆桂等:《高宗纯皇帝实录》,《清实录》第9—25册,中华书局,1985年

邱浚:《大学衍义补》,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

屈万里主编:《明代登科录汇编》,(台北)学生书局,1959年

钱泳撰,张伟校点:《履园丛话》,中华书局,1979年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桑悦等纂:弘治《太仓州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续编,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故宫出版社,2014年

上海书店编:《清朝野史大观》,上海书店,1981年

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

盛康编:《皇朝经世文编续编》,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85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盛仪纂:嘉靖《惟扬志》,《江苏历代方志全书》(扬州府部),凤凰出版社,2017年

石韫玉等纂:道光《苏州府志》,《江苏历代地方志全书》(苏州府部),凤凰出版社,2016年

史能之纂:咸淳《重修毗陵志》,续修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第69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史能之纂:咸淳《毗陵志》,宋元方志丛刊本,中华书局,1990年

司马光:《传家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09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司马光撰,胡三省音注,“标注资治通鉴小组”校点:《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

司马光撰,邓广铭、张希清点校:《涑水纪闻》,中华书局,1989年

素尔讷撰,霍有明、郭海文校注:《钦定学政全书校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苏颂:《苏魏公文集》,中华书局,1988年

苏天爵:《元文类》,商务印书馆,1958年

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

孙佩纂:康熙《吴县志》,《江苏历代方志全书》(苏州府部),凤凰出版社,2016年

龙文彬:《明会要》,中华书局,1956年

孙桐生辑,赵荣增重辑:《国朝全蜀贡举备考》,清光绪九年(1883年)刻本

孙云锦等纂:光绪《淮安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54,凤凰出版社,2008年

谭吉璁:《历代武举考》,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第85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谈迁:《枣林杂俎》,上海进步书局,石印本,1932年

谈迁撰,汪北平点校:《北游录》,中华书局,1960年

陶安:《陶学士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225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

滕珙:《经济文衡后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儒家类,第704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

托津等纂:嘉庆《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67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91年

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

王定保:《唐摭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王夫之:《宋论》,商务印书馆,1936年

王昶:《金石萃编》,续修四库全书·史部·金石类,第89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完颜纳丹等撰,方贵龄点校:《通制条格》,中华书局,2002年

王鏊:《震泽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256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

王鏊等纂:正德《姑苏志》,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26,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

王峻等纂:乾隆《苏州府志》,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刻本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中华书局,1981年

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

王钦若:《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86年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中华书局,1985年

王士禛撰,靳斯仁点校:《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

王栐撰,诚刚点校:《燕翼诒谋录》,中华书局,1981年

王有庆等纂:道光《泰州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50,凤凰出版社,2008年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王应奎撰,王彬等点校:《柳南随笔 续笔》,中华书局,1983年

王恽撰,杨亮、钟彦飞点校:《王恽全集汇校》,中华书局,2013年

王仲瀚点校:《清史列传》,中华书局,1987年

汪士铎等纂:《上江两县志》,凤凰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1991年

王原祁等编:《万寿盛典初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第653册,(台北)商务印书馆,2008年

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

魏徵:《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

文莹:《湘山野录·玉壶清话》,中华书局,1984年

文徵明著,周道振辑校:《文徵明集》(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吴荣光:《吾学录初编》,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第81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吴敬梓:《儒林外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

吴铠义纂:《如皋县续志》,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44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吴肃公:《读书论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北京出版社,1999年

吴应箕撰,吴小铁点校:《留都见闻录》,南京出版社,2009年

吴振棫撰,章正伦点校:《养吉斋丛录》,中华书局,2005年版

吴自牧:《梦粱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夏力恕编纂:《湖广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第534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

夏燮:《明通鉴》,岳麓书社,1999年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

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1年

徐松辑,刘琳等点校:《宋会要辑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

徐世昌等纂,沈芝盈、梁运华点校:《清儒学案》,中华书局,2008年

徐东等:《宋元科举题名录·宋历科状元录附元朝历科状元姓名》,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21史部·传记类,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年

徐应秋:《玉芝堂谈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第88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杨士奇等纂:《明宣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杨廷和:《杨文忠三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昭令奏议类,第428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

杨廷和等纂:《明武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上海书店,1984年

杨万里撰,辛更儒笺校:《杨万里集笺校》第6册,中华书局,2007年

杨亿:《武夷新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08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杨仲良编:《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姚广孝、解缙等主编:《永乐大典》,中华书局,1986年

姚文田等纂:嘉庆《重修扬州府志》,《江苏历代地方志全书》(扬州府部),凤凰出版社,2017年

叶德辉:《书林清话》,岳麓书社,1999年

叶德辉:《吴中叶氏族谱》,宣统三年(1911年)活字本

叶恭绰:《矩园余墨》,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叶子奇:《草木子》,中华书局,1959年

伊桑阿等纂修,关志国、刘宸缨点校:康熙《大清会典》,凤凰出版社,2016年

佚名:《吴城日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尹会一:《尹少宰奏议》,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

尹会一纂:雍正《扬州府志》,《江苏历代地方志全书》(扬州府部),凤凰出版社,2017年

殷自芳纂:《阜宁县志》,光绪十一年(1885年)本

俞希鲁编纂,杨积庆等点校:至顺《镇江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俞宪:《皇明进士登科考》,嘉靖鴸鸣馆刻本

张海鹏,王廷元:《明清徽商资料选编》,黄山书社,1985年

张瀚:《松窗梦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张集馨撰,杜春和、张委清点校:《道咸宦海见闻录》,中华书局,1981年

张弘道、张凝道:《皇明三元考》,周骏富辑:《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台北)明文书局印行,1991年

张弘道、张凝道:《科名盛事录》,周骏富辑:《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台北)明文书局印行,1991年

张金吾编纂:《金文最》,中华书局,1990年

张镜寰等:民国《重修常昭合志》,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153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

张九征等:康熙《江南通志》,《江苏历代方志全书》(省部),凤凰出版社,2015年

张九征等:康熙《镇红府志》,康熙十三年(1674年)刻本

张鼐等:《虞山书院志》,明万历中刊本(复印本)

张溶、徐阶等纂:《明世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

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张廷玉等撰:《清朝文献通考》,王云五:《万有文库》第2集,商务印书馆,1936年

长秀等纂:《钦定礼部则例》,故宫珍本丛刊,第288册,海南出版社,2000年

张萱:《西园闻见录》,杭州古旧书店,1983年

张铉纂、王会豪等校点:至正《金陵新志》,宋元珍稀地方志丛刊5,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

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

赵升撰,王瑞来点校:《朝野类要》,中华书局,2007年

赵晔:《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赵翼:《竹叶亭杂记·檐曝杂记》,中华书局,1982年

震钧:《天咫偶闻》,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

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年

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周必大:《文忠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147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

周必大:《二老堂杂志》,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

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南京出版社,2009年

朱国桢:《涌幢小品》,大达图书供应社,1935年

朱启钤:《丝绣笔记》,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年

朱轼等:《圣祖仁皇帝实录》,《清实录》第4—6册,中华书局影印,1985年

朱寿彭:《旧典备征》,中华书局,1982年

朱舜水:《朱舜水集》,中华书局,1981年

朱熹:《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今人著作类

[美]艾尔曼撰,赵刚译:《经济、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日]仓桥圭子:《科举世家的再生产:以明清时期常州科举世家为例》,《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9卷,2008年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曹树基:《中国移民史》(明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陈高华等:《元代文化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

陈乃林、周新国主编:《江苏教育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陈元晖:《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

陈垣著,陈智超导读:《元代西域华人考》,中华书局,2016年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三联书店,1983年

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程章灿:《世族与六朝文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戴显群、方慧:《福建科举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

邓洪波:《中国书院史》(增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

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范凤书:《中国私家藏书史》,大象出版社,2001年

范金民、金文:《江南丝绸史研究》,农业出版社,1993年

都兴智:《中国科举制度通史》(金代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3编,人民出版社,1978年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87年

高立人主编:《白鹭州书院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

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龚延明、祖慧:《宋代登科总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郭培贵:《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明代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韩大成:《明代社会经济初探》,人民出版社,1986年

何明星:《著述与宗族:清人文集编刻方式的社会学考察》,中华书局,2007年

侯福兴:《中国历代状元传略》,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

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人民出版社,1997年

胡适:《胡适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胡应庚、陈钟凡纂:民国《续修盐城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5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贾志扬:《宋代科举》,(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蒋纯焦:《中国私塾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7年

江庆柏:《明清苏南望族文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江庆柏:《清朝进士题名录》,中华书局,2007年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江苏省志·教育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江苏省通志稿》2《方域志·都水志·建置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江苏省通志稿》5《选举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金滢坤:《中晚唐科举与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2009年

金滢坤:《中国科举制度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

李国钧:《中国书院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李弘祺:《宋代官学教育与科举》,(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年

李润强:《清代进士群体与学术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李嘉球:《苏州状元》,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李世愉:《清代科举制度考辨》,沈阳出版社,2005年

李世愉、胡平:《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清代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李天石、潘清主编:《江苏通史》(宋元卷),凤凰出版社,2010年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凌郁之:《苏州文化世家与清代文学》,齐鲁书社,2008年

刘虹:《中国选士制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

刘海峰:《科举学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刘海峰:《科举制与“科举学”》,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年

刘海峰:《中国科举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

刘琴丽:《唐代武官选任制度初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刘希伟:《清代科举冒籍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

罗时进:《地域·家族·文学——清代江南诗文研究》,凤凰出版社,2010年

柳诒徵:《江苏书院志初稿》,赵所生、薛正兴主编:《中国历代书院志》第1册,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

马镛:《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清代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年

毛佩琦:《中国状元大典》,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华书局,1986年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三联书店,2001年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80年

乔卫平:《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宋辽金元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秦国经主编:《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上海嘉定博物馆、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编:《科举文化与科举学》,海风出版社,2007年

沈兼士:《中国考试制度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19年

沈仁国:《元朝进士集证》,中华书局,2016年

宋大川、王建军:《中国教育制度通史》(魏晋南北朝 隋唐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宋元强:《清朝的状元》,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

苏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范仲淹史料新编》,沈阳出版社,1989年

孙国栋:《唐宋之际社会门第之消融——唐宋之际社会转变研究之一》,《唐宋史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孙建胜辑:《陈宜中集》,黄山书社,2012年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

孙中山:《孙中山先生演说集》,民智书局,1926年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98年

唐力行等:《苏州与徽州:16—20世纪两地互动与社会变迁的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

陶易:《唐代进士录》,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

潘群、周志斌主编:《江苏通史》(明清卷),凤凰出版社,2010年

戚康福:《中国书坊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

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王炳照:《中国古代私学与近代私立学校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王成:《中国政治制度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年

王澄:《扬州刻书考》,广陵书社,2003年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

王国平、唐力行:《苏州通史》(清代卷),苏州大学出版社,2019年

王鸿鹏等:《中国历代榜眼》,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

王鸿鹏等:《中国历代探花》,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

王鸿鹏等:《中国历代文状元》,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

王鸿鹏等:《中国历代武状元》,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

王凯旋:《明代科举制度研究》,沈阳出版社,2005年

王凯旋:《中国科举制度史》,万卷出版公司,2012年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版

王炎平:《科举与士林风气》,东方出版社,2011年

王志民:《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考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吴必虎:《历史时期苏北平原地理系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三秦出版社,2000年

吴根洲:《科举学导论》,浙江古籍出版社,2016年

吴晗:《江浙藏书家史略》,中华书局,1981年

吴寄萍:《改良私塾》,中华书局,1939年

吴建华:《苏州通史》(明代卷),苏州大学出版社,2019年

吴仁安:《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吴宣德:《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

吴宣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明代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

萧启庆:《元代进士辑考》,(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12年

徐雁平:《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许友根:《唐代状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许友根:《武举制度史略》,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

严其林:《镇江进士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

扬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落日辉煌话扬州》,黄山书社,2001年

杨镜如:《紫阳书院志1713—1904》,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

俞启定、施克灿:《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先秦秦汉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苑尚义、孙华峰、李秉新编:《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张杰:《清代科举家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张静庐辑注:《中国出版史料补编》,中华书局,1957年

尹德新:《历代教育笔记资料》,中国劳动出版社,1993年

张鸣、望山:《江苏人才思想史》,南京大学出版,1994年

张倩如:《江苏古代教育生态》,凤凰出版社,2005年

张希清:《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张学峰、王亮功主编:《江苏通史》(隋唐五代卷),凤凰出版社,2010年

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赵子富:《明代学校与科举制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中华书局,1984年

周道祥:《江南贡院史话》,南京出版社,2008年

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朱保炯、谢沛霖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朱汉民、邓洪波、高峰煜:《长江流域的书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宗伟方:《宜兴科举考》,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7年

论文类

陈其弟:《“红蝇赶散”与苏北移民》,《寻根》2012年第1期

陈长文:《崇祯十三年赐特用出身科科年考实——兼谈明代进士题名碑的立石问题》,《文献》季刊,2005年

陈志学:《唐代武举述论》,《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程民生:《论宋代科举户籍制》,《文史哲》2002年第6期

邓广铭:《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

邓洪波:《理学家与南宋书院的兴起》,《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邓洪波:《明代书院讲会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春之卷

邓洪波:《中国古代家族书院简论》,《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史学年报》1934年第1期

邓小泉:《唐代科举人才区域分布概况及原因》,《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丁蓉:《明代南直隶举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范金民:《明代江南进士甲天下及其原因》,《明史研究》1997年第5期

范金民:《明清地域商人与江南市镇经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

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方芳:《清代科举家族地理分布的特点及原因》,《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葛剑雄:《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三──苏北的苏州移民》,《寻根》1997年第3期

公一兵:《江南分省考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

龚延明、邱进春:《明代登科进士总数考》,《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郭培贵:《明代解元考中进士的比例、年龄与空间分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郭培贵:《明代进士家族相关问题考论》,《求是学刊》2015年第6期

郭培贵:《明代科举的发展特征与启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郭培贵:《明代一甲进士的户类与地域分布考述》,《东岳论丛》2012年第6期

郭培贵:《明代科举各级考试的规模及其录取率》,《史学月刊》2006年第12期

郭文安:《明代乡试录取率考述》,《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何忠礼:《试论南宋的社会政治生态及其成因》,《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16年第3期

胡平:《〈钦定科场条例〉对考试立法研究的启示》,《教育与考试》2016年第3期

胡艳杰:《清代苏州科举世家研究——以长洲彭氏家族为例》,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黄继林:《有关苏北“洪武移民”的几个问题》,《江苏地方志》2001年第4期

黄炎培:《清代各省人文统计之一斑》,《人文月刊》1931年第1卷第1册

江艳:《举业金针——清代八股文读本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李伯重:《八股之外:明清江南的教育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清史研究》2004年第1期

李兵:《官学的替代机构——北宋前期的书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李兵:《科举成“永制”:朱元璋试行荐举后的选择》,《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李兵:《论清代科举制度发展的因革》,《教育考试》2016年第6期

李晴:《明代武状元地理分布研究》,《皖西学院学报》2017年第8期

李润强:《清代进士的时空分布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李世愉:《江南乡试在清代科举中的地位》,《科举学论丛》2014年第2期

李世愉:《科举制度下的朋党之争》,《人民论坛》2006年第5期

李世愉:《清代科举中额的分配原则及政策导向》,《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3期

刘虹:《论清代河北进士的时空分布》,《教育评论》2007年第6期

刘明鑫:《论明代南京乡试对南京旅店、娱乐、图书业的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

刘希为:《唐代宰相制度初探》,《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3期

吕肖奂、张剑:《两宋科举与家族文学》,《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马娟:《元代高昌偰氏家族再探》,《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马明达:《清代的武举制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潘晟:《宋代的常州——城市形态与科举的地理阐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5年第4辑

潘孝伟:《唐代的武举》,《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裴家亮:《明代应天府乡试录取率及举人总数考述》,《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钱慧真:《清代江苏的经学世家及其家学考论》,《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钱茂伟:《明代的家族文化积累与科举中式率》,《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乔亦婷:《宋代进士的时空分布及成因》,《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

沈登苗:《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向与明代移民史》,《历史地理》第12辑

沈登苗:《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第4期

苏桂娟:《〈皇明三元考〉考论》,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王宝树:《唐代进士群体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王凡:《南京江南贡院的“三门”》,《大众考古》2020年第3期

王金龙:《清代武状元籍贯与地域分布》,《历史档案》2017年第4期

王金龙:《潘涛武状元身份考辨》,《中国档案》2018年第3期

王明芳:《论干嘉学者与藏书家、书院及江南学风之间的关系》,《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王晓刚:《宋代常州胡氏家族研究》,《兰台世界》2017年第8期

王晓洋:《明清江南文化望族研究——以吴江汾湖叶氏为中心》,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王毓铨:《籍·贯·籍贯》,《文史知识》1988年第2期

魏峰:《宋代迁徙官僚家族研究——以两浙路为中心》,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吴必虎:《明初苏州向苏北的移民及其影响》,《东南文化》1987年第2期

吴根洲:《清代会元的殿试名次特征探析》,《教育与考试》2008年第4期

吴根洲:《科举制对中国私学的影响》,《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吴霓:《从古代私学的发展看中国文化重心南移现象》,《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第7期

吴树宝:《唐代进士群体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夏维中、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研究之二——人数众多的原因分析》,《历史档案》1997年第4期

夏维中:《江南贡院的历史地位》,《文物天地》2021年第1期

夏卫东:《论清代分省取士制》,《史林》2002年第3期

谢湜:《明代太仓州的设置》,载《历史研究》2012年第3期

熊艳娥:《宋代书院记中的教育热点问题探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第6期

徐茂明:《士绅的坚守与权变:清代苏州潘氏家族的家风与心态研究》,《史学月刊》2003年第10期

徐以纬:《徐州唐代进士考》,《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17期

许继莹:《唐代武举制度初探》,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许敏:《明代商人户籍问题初探》,《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

颜广文:《明代观政进士制度考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杨镰:《元代江浙双语文学家族研究》,《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姚大力:《元朝科举制度的行废及其社会背景》,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1982年第6期

张华:《清初江苏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江苏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张伟:《元代科举与多民族的国家精神培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年第4期

张希清:《论宋代科举取士之多与冗官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5期

张希清:《宋朝贡举释褐授官制度述论》,《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第3期

赵子富:《明代学校、科举制度与学术文化的发展》,《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赵子富:《明代的学校及其考试制度》,《清代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周勇:《明代科举会元的整体考察》,《历史档案》2012年第2期

朱季康、章琳:《清代江苏古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峰1840年前》,《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庄小虎:《庄存与家族史考述》,《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5期

宗韵:《恩科制、科举功能嬗变与清代教育危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宗韵:《明代人才选拔制度的特点及利弊》,《安徽史学》2003年第2期

邹长清:《明代庶吉士制度探微》,《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