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

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

董仲舒是西汉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提出了著名的“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他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此后儒学成了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董仲舒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其专注于学习是分不开的。他少年时常常因为酷爱读书而废寝忘食,他的父亲看到这个情况心里很着急,觉得儿子要老是这么读书,时间长了身体肯定受不了,于是打算在自家的后院盖一个小花园,当儿子读书累了可以到花园里转转,休息一下。

第一年,董父一边派人到南方去学习怎么盖花园,一边着手准备砖瓦木料等一切所需的建筑材料。没多久派去南方的人就回来了,经过一番筹划,花园动工了。整个工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年修好了花园的主体部分。

建好之后的花园景色迷人,姐姐好几次邀请董仲舒一起去花园里玩,可是他的心里只有书简,根本就没心思去游园。

第二年,花园的第二部分假山也建好了,当时他们那边的人都没见过假山,很稀奇,所以亲戚、朋友家的孩子经常到假山那里玩。小伙伴们多次叫董仲舒同去,可他只是忙着在书简上抄录诗文,连头都没有抬。这一年他还是一次都没有去过花园。

第三年花园全部建好了,董父多次告诉董仲舒累的时候可以到花园去玩,可他只是点点头,根本就没去。中秋节,董父召集全家人一起在花园赏月、吃月饼,可这次董仲舒依然没有来,原来他趁着家人忙着赏月的机会,又找老师请教学问去了。

董仲舒正是因为有“三年不窥园”的专注,才最终成了一代学问大家。由此可见,专注可以帮助我们登上人生的巅峰,只要我们专注于某项事业,就一定能做出万众瞩目的成绩

专注就是让我们将有限的时间投入自己的事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将一件事做到极致。然而,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要做到专注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身边的诱惑实在太多了,我们很难完全集中精神去做一件事。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专注呢?

1.发现自己感兴趣以及擅长的事物,将其设定为目标。专注是需要方向的,而只有确定了目标才会有明确的方向。

2.把握专注力的高峰。所谓专注力的高峰,就是人体在黄金时间所保持的专注力。虽然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的来说当个体处于黄金时间,其注意力、思维敏捷性、反应力都处于相对的最佳状态。因此,我们要将所要处理的事情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将最重要的事情放在专注力高峰时段来做,这样更容易提高做事的效率。

3.繁忙时刻,要先集中精神完成一件事。当我们比较忙、要做的事情一大堆的时候,记住不要同时给自己安排多个任务。正确的做法是集中精神做完一件事之后再去做另一件事,从这些小事上培养专注的习惯。

4.在开始工作前要先做些有趣的事。在开始上班之前,做一些自己觉得有趣的事,如听听歌、看看杂志,而玩游戏、做高强度动作这些就免了。做有趣的事可以有效地转换心情,随后再做什么事自然都会更加专注。

5.设立意识隔离带。提高专注力的关键就是要阻断多余的信息,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意识隔离带,将那些不重要的事情隔离出去,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6.对情绪进行控制。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总是会被一些小情绪所影响,从而无法集中精神,最终停止工作。所以,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不要让自己被情绪所左右。

7.制定相应的规则。在做某件事的时候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则,该规则应该有奖有罚,并且严格执行。此外,最好能找人来监督自己,帮助我们遵守规则。

8.要经得起诱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只要稍不注意就会被诱惑所吸引,这样一来我们自然也就很难做到专注了。

9.有效利用睡前时间。我们入睡之前的这段时间是一天之中最容易集中精神的时间段之一,在这段时间做事的效率很高。所以,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做一些重要的工作,而不是去看电视剧、新闻。

10.拒绝干扰。相对单调或安静的环境对一个人专注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当我们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时,最好能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拒绝外界干扰。

11.每天坚持适当的运动。健康的身体是保证专注做事的基础,加强运动,保证身体健康和精力充沛,才能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

12.学习观察事物。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如何观察事物来提高自己对目标的专注力。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专心观察一个物体、人物,抑或是周围环境的变化,然后闭上眼睛在脑海中进行回忆。

13.进行意识流写作训练。所谓的意识流写作就是头脑中的思绪想到哪里,手中的笔就写到哪里,最重要的是不要出现停顿。此外,可以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限,每天都进行这样的专项训练,既可以提高专注力,又可以让思维与文笔变得更清晰、流畅。